学习单也简单——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堂学习单”设计及使用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3
/ 3

学习单也简单——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堂学习单”设计及使用的策略

陈思媛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

【内容摘要】 学习单是一种学辅助工具,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可目前,笔者在听课中发现课堂学习单的设计和使用存在不小的误区:为“学习单”而学习。笔者通过实践,着眼于中段课堂利用学习单“学什么”“怎么学”的研究,来切实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本文从当前学习单的设计使用误区、有效策略两方面来具体阐述。笔者以五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为例,提出“无形有形”相结合的设计策略,以“学习单”为媒介,通过在课初、课中、课后“适时巧用”学习单,在重难点、模糊点“适度调整”学习单,促成更好的师生交流方式,提高阅读课堂的实效,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 键 词】高效阅读 课堂学习单 科学设计 有效使用

一、缘起:为何“课堂学习单”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而传统的阅读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结论的传授与解答,往往忽略了认知过程的体验和探究。如何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率,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国港澳地区和一些发达国家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学习单”。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目前,不少小学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频频运用“学习单”这种便捷的课堂学习载体。

但是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发现,许多教师对“学习单”认识不足,存在许多问题,为学习单而学习,主要误区有:

镜头1.作业练习满堂灌

X校教师设计了《慈母情深》的学习单,设计了练习快车:有读拼音写汉字,有按要求填上合适的词语,有按要求选出下列句子省略号的作用……  

【分析】教师把学习单错当作业单,认为学习单就是作业大荟萃。该教师把学习单与作业单混淆,完全把课堂练习设计在学习单上,没有给学生提供进行自主学习以达成学习目的的一种支架。

镜头2.内容分析唱主旋律

X校教师设计了《蝙蝠与雷达》表格式学习单。在运用中,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然后独立完成表格内容,最后根据学习单交流三次实验情况及科学家及自己的启示。

【分析】教师只是借“学习单”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摘录三次实验情况,违背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立足于“语言文字运用”这一中心。

镜头3.学习方式单一化——忽略形式

X县某工作室活动中,一位教师在教学《落花生》第一课时,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并使用一份带有一连串问题的学习单。

【分析】事实上,过多的问题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其积极的学习情绪。这种学习方式偏向理性,缺少情感体验,没有突出语文学科知识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并不利于发展学生能力。学生更喜欢读读圈圈画画等丰富的形式。

诸如以上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在探寻关注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过程中,如何科学设计、有效使用学习任务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二、何为“学习单”

何为课堂学习单?

学习单: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策略指导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教学目标,围绕有关主题,由教师预设的导学方案,是教师上课思路的体现,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线索。从使用的不同时段分,它可分为“课前预习单”、“课堂学习单”、“课后练习单”。课堂学习单:即指向课堂教学的“学习单”。它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例,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学生课堂学习任务单,旨在通过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来亲历知识建构的全过程的一种学习活动。

三、探索:践行“课堂学习单”

笔者以人教版五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引领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堂学习单”之科学设计——学什么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学习单”正是教师依据教材和学情,设计并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成学习目的的一种支架。这个实现高效阅读的支架,要用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它的设计要立足教材、指向表达、基于学情。如果从构建的过程来说,经历从“无形设计”到“有形设计”两个阶段。

1无形设计 促实效

所谓“无形设计”,指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把握学情、策略构思等一些看不见的设计。如何让具体的每一堂课真正为实现课程标准服务,或者说如何让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能在课堂上得以实现,这就是一张有效“学习单”最需要考虑的。

1)立足教材,明确目标

“课堂学习单”设计一定要从课标出发,以学段目标为导,立足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只有准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

【案例】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解读第九册阅读目标:能抓住文章的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等。该课文的单元主题“父母的爱”,要求:引领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执教本文,引导学生利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教与学的策略予以突破 。为此,教师设定本课教学目标:

①学习课文中“谨慎、誊写、慈祥、腼腆”等词。

②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③依托心情曲线图品析父母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对“我”的影响。(教学重点)

④利用认同刻度尺学习辨证地理解父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难点)

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师大胆设计“学习单”为大板块模式,分四块学习任务来通过主题探究学习方式,重点研读课文1-14自然段。任务一是通过读通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任务二是品读课文,梳理出人物心情变化曲线图,找到父母不同的评价,体会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的妙处;任务三是利用“认同刻度尺”,研讨思辨:对父母的评价,你倾向那一边呢;任务四是,拓展迁移积累仿写。通过这份学习单,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还有语言形式、文本结构、表达方法的积累,这体现了语文教学学语言、用语言的目的。因此,这样的“学习单”设计得重点突出,学习要点明确。这是认真研究课标,立足教材,紧扣学习目标的结果。

2)把握文本,指向表达

课堂学习单也要针对文体特征设计,这是有效课堂的最大保障。这需要教师理清课文文体,根据文体规律来框定教学范围设计,从而有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以上是叙事性作品三大文体的课堂学习单设计及要领,除此,我们还对童话、诗歌、寓言、神话故事、说明文等文本进行设计和要领提炼。就这样,用文体规律来框定学习单的设计,能更好地指向语文的本体性目标。

3)基于学情,以生为本

学情分析是设计学习单的首要前提。为了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脚手架”和路径,使学习单成为导学的有效载体,我们还需深入了解学情。

【案例】

教师在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学生正处于五年级上册。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他们对早已接触细节描写,但对细节描写手法的好处未必认识到位。教师就针对该学情,立足学生知识基点,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设计探索发现的路径,由学生兴趣浓厚地去自主探究,画出心情曲线图,依托心情曲线图品析父母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对“我”的影响,充分体现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特点。

可见,设计学习单时要抓住学生学段特点。教师在设计学习单时,要遵从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直观有趣,并有一定探索空间的学习载体,驱动其学习。

2有形设计 重情趣

所谓有形设计,是指通过设计产生的有形的结果性文本材料——学习单。

课堂学习单的“形”主要为图表式和复合式。图表式学习单一般用符合课文情景的图表来显示学习路径、学习内容。设计时,图表力求简单明了,内容侧重课时重点目标,形式丰富多样,如阶梯式、表格式、火箭式、大树式等。复合式学习单一般是问题与图表结合,或练习与图结合等,文字描述会多一些。

无论哪种学习单,设计都要面向全体,融入练习,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二)“课堂学习单”之有效使用——怎么学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曾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 课堂学习单正如这把“钥匙”,它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是要体现学习过程的方式方法的指导。

1.导在课前——未成曲调先有情

关于课前学习单,设计预习题,为学生的课前预习的高效、实效导航,为省去冗长繁琐的初读教学时间打下基础, 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能力而设计。

2.导在课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样理念的支撑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科学的导学任务的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在充分接触文本的同时进行有效地思考,还能减少教师主宰课堂、照本宣科或一问一答纤夫式的教学等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

我们清晰,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化解教学难点,就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习单”自身立足于生本,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它只是一个学习工具,关键是使用。这就需要教师对这这学习支架进行深层处理。上例中,学生学到此,强烈的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父母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到底谁对呢?学习任务单三的设计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引起学生的思辨,再次激起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找到课文中的依据。这个过程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在小组、全班的交流中形成了这两种评价的认识,解决了课文的难点。

3.导在课末——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完课文,教学并没有画上句号。如何让学生把在课堂上习得的方法加以实践,让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能力得以提升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知识迁移,我们也可适时运用学习单。这个拓展学习就是为了实现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综上所述,“导学单”是准确捕捉文本特点、明确学习任务的具体操作单,是细化学习任务、渗透学习方法的有效载体。立足文本,科学设计导学单,才能在教学中减少学生无效思维、无效问答的时间,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实现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斌,浅谈任务单导学中的任务单设计[J]教育前沿,254期,2009年1月

[2]徐瑞斌,运用学习单构建高效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8月

[3]韩士新,阅读教学尝试学习单的设计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11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J].2011

[5]朱忠华,巧学重难点,妙用学习单[J]教学月刊,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