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的作用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3
/ 2

朗读的作用及策略

黄玉娟

广西省 百色市百胜蓝天希望小学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老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每个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重视语文的朗读。”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具有其重要地位和作用的。

【关键词】朗读 小学语文 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包括四项基本功,那就是听、说、读、写。“读”是“写”的前提,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学习过程中“读”都是极为重要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然而当前相当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却忽略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一些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甚至都不愿开口朗读课文。因此,明确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本人将从什么是朗读、朗读的作用及朗读的策略等几个方面谈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朗读

朗读是读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用有声语言来传播文字的方式,是利用语音各种手段传情达意,让人们用听觉来理解,达到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的教学策略。朗读要求朗读者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把文章读出来,以而更好地传情达意。有感情是指在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条件下,根据感情线索的进展变化,恰当地运用语速、重音、停顿和语调等因素,正确地表达爱慕、憎恨、激动、感激、厌恶、欣喜、悲伤等不同的感情。这样看来,朗读不仅涉及到音节的声、韵、调,还涉及到句子里各音节之轻重、缓急、抑扬等。一句话,朗读并不是简单地读,这里所指的“读”是有声、有情地朗读。

二、朗读的作用

(一)朗读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必须依靠对课文的正确朗读。小学语文教学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并非轻易可以练就,它是在千百遍按照汉语普通话规则读课文的基础上形成的。“熟读是把朗读成例化成习惯。”如果能促进学生用普通话千百遍地正确朗读课文,形成了习惯,方言就容易得到纠正。

(二)朗读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体裁和不同的教学程序去选择朗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例如,我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上午或下午上课之前的时间齐读当天要讲的课文,这样在课文分析之前,通过齐读让学生熟悉内容,有利于老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在课文分析之后,再借齐读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能力。因为语感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它在理解语言,判断语言正误、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来得敏捷。反复诵读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语言,接受其影响。诵读,把文章读得琅琅上口,对文章里的词汇、词语搭配、句子的格式、语言气势与格调已经十分熟悉,这样,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这是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

(四)感情朗读能加深学生对文本主题思想的理解

朗读是一门艺术,它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樊云芳就是听了齐越广播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感动不已,而立志当新闻工作者的。我很重视发挥朗读的作用,或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或放朗读录音。可读全文,可读片段,可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朗读要求用普通话、声音洪亮、节奏分明。语速适当、感情真挚。如在教学《七律·长征》这首七律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指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把握诗歌的中心内容,让学生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朗读有利于学生去体验作品中流露的情感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文学作品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叶圣陶先生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语文学习中的朗读就是借助有声的语言文字,感受、理解源于作品的形象、道理,使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在我们的内心活起来,似乎“看到”、“听到”、“闻到”、“尝到”一样。只有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才能通过文字感受到文章的情感底蕴,感受“言尽而意未尽”的艺术特点。

由此可见,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并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时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朗读的策略

首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有个别读、引读、小组赛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等。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平时,教师可将朗读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分到不同的小组中,以带动和感染其他学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展示学生特长。教师也可以选择与作品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制造音响氛围,进行配乐朗诵。教师还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开展朗读比赛,对优越者给予奖励。总之,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读的形式多样化,学生朗读的兴趣也就随之而浓厚了。

其次,教师的示范性朗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力手段。成功的表情朗读,声情并茂,能把课文表达不同情感的地方突出表现在学生眼前,师生就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教师范读时可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渐渐进入意境。

总之,在反复的朗读实践中,学生会真正有“出于口、入于耳、记于心”的感受,在朗读中品味,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略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以达到语文教学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