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法在选煤厂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0
/ 2

目标管理法在选煤厂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陈 凡

神东煤炭集团 洗选中心 陕西省 榆林市 719315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选煤厂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煤炭行业的竞争压力日愈加大,煤炭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注重创新和发展。近年来,各大煤炭企业逐步认识到提升选煤厂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性,选煤厂在效益提升方面的优势逐渐被认可,但选煤厂管理模式缺乏更新升级,它们中的大部分仍将关注重点放在产量上,管理模式在协同性及前瞻性上有待提升。鉴于这一实际情况,选煤厂必须调整管理模式,引入并科学运用目标管理法,在提升选煤厂整体运营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日趋显著。本文就目标管理法在选煤厂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目标管理法;选煤厂;运营管理

引言

传统的选煤厂在市场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选煤厂需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发掘市场短期的供给侧需求变化,优化内部工艺和产品结构,来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

1.目标管理法应用的必要性

(1)应对煤炭市场竞争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煤炭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在管理上不断推陈出新,向管理要效益。同时,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煤矿原煤质量随之下降,选煤厂在煤炭企业价值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逐渐凸显。然而,现有的选煤厂管理模式并没有随着煤炭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改变,继续沿用着“向产量要效益”的管理模式,管理的前瞻性、协同性不足,管理模式存在滞后性和盲目性。因此,以煤炭市场为导向,以效益创造为核心的目标管理法,成为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砝码。

(2)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需要。洗选中心各选煤厂现阶段经营活动并未完全实现市场化,成本控制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生产过程中无法准确制定生产方式,很难找到选煤厂效益最大化的临界点。同时,选煤厂管理目标不明确,生产经营成本管控重点不明晰,考核体系不完善,责权利不对等均对选煤厂经济效益最大化产生了负面影响。基于此,在洗选中心各选煤厂应用目标管理法能够改善或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寻求最佳途径。

2.目标管理法在选煤厂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明确生产方式

  1. 明确适宜的生产组织形式。选煤厂在制定生产组织形式时,要以当前煤炭行业发展动向为基础,明确煤炭市场的热销种类及要求,并实施经济效益测算工作,在综合分析各个生产方式后,选择经济效益最优的生产形式,让整体效益得以增强。通过对处于不同生产形式下的产品开展抽样检查工作,有助于得出不同生产方式下的煤炭产量及品质,并以市场煤价梯度表为基础,选择对应价格,利用效益计算公式分析何种生产方式最为适宜。

(2)适当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在选煤厂生产经营过程中,要落实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有效削减在生产设备上的资金投入,让系统运行效率及质量得以提升,使相应设备工艺的配置情况得以完善。其次,选煤厂要依据实际情况,推进健全完善的保障机制及约束制度建设,进一步细化生产管理机制,将调度生产指挥作为其中关键环节,切实优化车间现场生产管理环节。

2.2制定合理的选煤工艺流程

在选煤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免还会存在部分选煤厂的产品生产效率或是产品生产质量不能够有效迎合煤炭市场的需求,以及入洗原煤的产品性质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等技术管理问题。这些生产问题想要得到有效的改善就应该将原有的选煤工艺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然后系统的制定合理的选煤工艺流程以迎合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另外针对不同的选煤厂,在原煤的选择性问题上以及客户对产品的要求问题上我们也能够清晰的发现其对选煤厂的选煤方式产生较为不同的影响。此外,根据调查发现部分老厂进行工艺流程改造时或是一些初始建设的选煤厂在工艺流程上一般会采用以下几种工艺流程:(1)块煤应该采用重介质斜轮分选机或是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分选;(2)末煤采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3)粗煤泥采用螺旋分选机或干拢床分选;(4)细煤泥采用浮选,它的尾煤需要通过浓缩压滤机进行回收。这些技术改造升级表明,传统的选煤厂已经意识到灵活的洗选工艺在产品结构多样性方面的优势,能够积极开展相关性的技术改造,来针对市场目标实施内部目标管理法的应用实践。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目标管理法对提升选煤厂经济效益的指导意义。

2.3质量管控

  1. 质量管控的分类管控。洗选中心结合选煤厂创新应用目标管理法实际情况,将质量管控目标进一步细化,将广义上的质量管控延伸扩展到选煤厂生产和检修的各个环节,进而衍生出选煤厂的产品质量管控、运行质量管控和检修质量管控三种,三者目标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了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

  2. 质量管控提升的三个方面。一是商品煤质量,选煤厂从商品煤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狠抓煤炭质量,最大程度提升系统的降灰、控水、除杂的效果,针对管控重点建立健全以煤质指标为核心的目标管理细则,完善组织机构,强化责任分工,严格奖罚兑现,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促进煤质管理效能的稳步提升。二是设备运行质量,通过建立健全设备运行管理制度,采取定期巡检和动态巡检相结合的巡检模式,在选煤厂各岗位积极推行标准作业流程,规范人员的设备操作流程,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和生产效率下降,同时加强各设备保护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务必保证设备运行可靠。三是设备检修质量,不断细化完善机电管理制度,狠抓落实,加强检修质量把关,严格执行包机责任制,切实提升设备检修质量管理,彻底杜绝设备过检修或欠检修的问题出现。通过改进现有的培训模式,让员工熟悉、熟知设备结构及检修作业步骤,提升检修质量。

2.4加大高素质成本管理队伍建设

影响煤矿企业经营发展的因素相对较多,成本管理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影响要素,必须致力于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成本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活动中,为增进选煤厂管理人员对前端煤矿生产流程及工艺的认识,可以由煤矿开采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为在选煤厂实施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奠定基础,并开展有关煤炭洗选环节的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企业成本管理人员要科学运用集中核算模式,针对各个生产环节,实施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机制,让洗选成本得到优化配置,增强选煤厂的市场竞争优势,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能源的同时保证自身效益最大化。

2.5加强选煤厂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选煤厂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已经很高,但是设备的通信功能较弱,存在“设备孤岛”的问题;监测监控水平也逐年进步,但是大多只能“看”不能“控”,存在“控制孤岛”。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已经成为抢占技术制高点的热门方向,将其应用在选煤企业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选煤厂安全管理部门和机电、调度等职能部门日常运行会产生大量的实时动态数据,例如煤质信息数据、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数据、监测监控数据(粉尘、温度、湿度等)、工作人员“三违”数据等,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深入挖掘,探索揭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和演化规律,可以为选煤厂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优化生产安全预警工作,从而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目标管理法在选煤厂的应用实际表明,在提升选煤厂管理效能、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方面存在着诸多优势,如何结合市场需求,科学的运用目标管理法是选煤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契机。另外选煤厂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要加大管理创新力度,改变粗放型管理模式,学习和借鉴现代化管理理念,对经营管理机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转变煤炭洗选经营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淑莲.浅析管理创新在煤矿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8(27):114.

[2]陈艳龙.创新管理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J].纳税,2018,12(27):169+171.

[3]赵倩,孟德淮,张姝婷.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的途径探讨[J].科技信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