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0
/ 2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

卞淑珍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柳桥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开放题的设计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开放题的设计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的强调学生要多做练习题,以题海战术来提高数学成绩。但是在长期这种背景下,学生的数学能力很容易受到制约。而在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改革下,小学数学开放题的设计得到了很大的重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开放题,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很强,要求学生的思维和能力都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积极应用到生活中,真正发挥数学学科的作用。小学数学主要设计到两种练习题;开放性和封闭性。开放性练习题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设计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解题思路多样,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二、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

(一)立足学生发展,精心设计开放题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导致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教师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就很难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因此,为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立足学生发展,精心设计开放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而保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例如,以青岛版(六三制)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为例。在教学完这章节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个长方体的立体图,长宽高的长度不做硬性要求。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帮自己设计合适的立体图包装方式,并对学生设问,让学生让正确的方式去探究数学问题。如:现在有总长为160cm的包装带,要如何包装这个长方体呢?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包装方式最省包装带?(注:仅包装长方体棱长。)哪种包装方式会使得整个长方体容积最大?这些问题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层次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这些问题,尽量要求成绩较好的同学全部完成,成绩一般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去探究,不懂的及时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热情,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地质量。

(二)设计一题多解的开放题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从简到难、由浅入深。因此,在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学会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在开放题练习中发展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2]

例如,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以具体的题目为例,让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来独立解决问题,随后以小组为单位来探讨每个成员的解决方法。题目:“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cm,三角形CEF的面积比三角形ADF的面积多6cm2,CE的长是多少厘米?”

5ee08dbfb1296_html_ca361515563ccccc.png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多边形的面积知识,这道开放题的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对简单图形面积知识的熟练程度,题目只给出了正方形的边长和三角形CEF的面积比三角形ADF多6cm2。很多学生在解决这道练习题的时候思维局限,很难知道CE所在三角形CEF的面积和其他边长。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数学问题,如考虑CE所在的另外一个三角形CEA,通过它来求CE的边长,或者考虑三角形ABE,通过它来求BE的边长,进而求CE的边长,CE=BE-BC=BE-6。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多种解题方法,有力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和应用性。

(三)注重问题开发

虽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但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针对这一点,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设计开放题的时候重视问题开发,合理采取问题开放策略,设计问题比较开放的数学练习题[3]。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解决开放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活跃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中,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真正发挥数学学科的应用性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格式著录标准:GB/T 7714-2015

[1]黄李薇.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8(8):136.

[2]袁翠玲.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开放式教学[J].考试周刊,2019(64):98.

[3]安香琴.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开放式数学教学浅谈[J].读写算,2019(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