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UTSAC朋辈学术俱乐部”为平台探索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0
/ 2

以” UTSAC朋辈学术俱乐部”为平台探索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赵知为

上海大学 上海市 201900

摘要:学风建设是我国高校经过长期的沉淀所形成的特有文化,习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建立良好的高校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朋辈学术辅导是根据学生主体需求,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搭建“育人共同体”的学习平台,通过学生群体的“榜样引领”、相互帮扶等形式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

鉴于此,笔者以“UTSAC朋辈学术俱乐部”为案例,该朋辈学术俱乐部是学生自发的以学业辅导为核心的朋辈辅导团队,通过该学院的培养体系,课程构架等因素为学生量身打造的多形式按类别针对的辅导模式。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参与的学生以及授课的朋辈导师进行跟踪调研,不断倾听活动参与者与活动组织者反馈的真声音,分析活动开展的效果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院学生的学习意识,形“想学、要学、会学”的良好学风氛围。

关键词:学风建设;朋辈辅导;实效性

  1. 高校开展朋辈辅导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最主要建设者、创造者群体之一,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学生成才的质量,甚至影响到能否推动学校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成为了高教教育的核心工作。

朋辈辅导(Peer Education)的概念最早应用于心理咨询,后来在各项教育实践中得到认同。朋辈教育一般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年龄相仿)的群体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方法。1在学风建设实践中,朋辈辅导区别于传统师生授课模式,最大程度的实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引领”作用,通过相同教育背景、拥有共同话题的学生“榜样”力量,利用自己的学业优势和兴趣对周围同学提供专项辅导和经验分享,帮助他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大程度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新局面,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二、“UTSAC朋辈学术俱乐部”的实效性分析

“UTSAC朋辈学术俱乐部”是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的一个朋辈学术交流实体平台,由中欧学生、法国 UT 集团的法国学生共同形成的讲师团,讲师团以“育人共同体”为原则,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院课程。

·以学生讲师团为主体

由高年级和同年级学生对高数、线性代数等课程掌握较好或乐于分享自己学习经验的同学报名应聘朋辈导师,由任课老师、团队负责同学、试听代表组成试听团对其进行考察,试讲合格的同学将进入”朋辈讲师团”为同学进行所学内容的阶段性复习并答疑。

·以学生微课堂为阵地

根据学院特色,开展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算法入门、法方课程等专业课讲堂,在每学期的第四周开始以讲解为主的阶段性复习;答疑分为线上线下两种形式,以每学期的单周开展。通过朋辈课程辅导,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沟通,有效的将课堂内容延伸到学生之间,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

·以学术沙龙会为平台

法语角系列活动可以为同学们打开一条新的学习路径,由学姐学长传授法语学习方法和经验,为大家扩充法语知识和词汇为主。法语角的所有主题涉及面广,较平时的课堂更为轻松和有趣味性;讲课方式丰富多样,富有新鲜感的同时也能”干货”满满,让学生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走近UT”系列交流沙龙是中欧学院与法国技术大学集团(UT 集团)联合创办的,每年都有许多中国学生赴法学习,同时也有许多法国同学来中欧学习。“走近 UT”系列活动邀请法国留学生、法方教授或者来自法企的校友和中方学生面对面开展的沙龙活动,在此过程中使得中方学生对 UT 集团的课程、工程师培养体系、法企文化和实习工作有一个提前了解,帮助中方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法国的学习和生活。

·以高年级讲义为载体

每届“朋辈讲师团”针对本学年的课程和自身理解编写课程复习讲义以及学习经验分享等,多年后形成了“UTSAC朋辈学术俱乐部”独有的课程讲义,内容涵盖了往年讲师团的学习方法,复习笔记等。通过每一届讲师团的思想碰撞,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思路,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UTSAC朋辈学术俱乐部”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UTSAC朋辈学术俱乐部”的实效性调研

本次问卷共发放380份,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共计380份。问卷分为参与同学版和讲师版。其中回收活动参与学生问卷334份,讲师问卷46份。UTSAC朋辈学术俱乐部”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觉性较差

据调研问卷数据显示,近五成的学生每天花费在学习上不足一小时,每天花费在学习上超过三小时的不足一成。大多数学生苦读寒窗数十年以“考入大学”为目标,但没有思考过进入大学后应该树立什么目标,完全不知道未来发展方向,只能随波逐流,进而缺少学习动力。

长期接受填鸭式教学,已经习惯了“被动式”学习状态。到了大学没有大人时刻督促和陪同,导致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无法自主学习。

2、朋辈讲师能力差异大,给予学生的帮助有限

据调研问卷数据显示,学生认为讲师能够清晰全面的解答相关问题的占68.86%;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每章知识点脉络的占67.66%;能够完全帮助学生了解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的占78.14%;认为有助于学生应对考试并提高成绩的占71.56%。

朋辈讲师完全由高年级或同年级、学生组成,由于能力和经验有限,缺少辅导所需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开展的辅导仅能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剖学生需求和达到活动目的。

3、朋辈讲师团队自身提高度较小,自我价值体现缺乏

据调研问卷数据显示,朋辈讲师从备课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学习渠道的只占32.7%,完全无法获得更多的学习渠道的占17.39%;成为讲师能够带来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只占65.23%。

朋辈讲师团的成员属于成绩较优异的学生群体,对于自身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想法,希望在做朋辈辅导的同时提升自身能力,巩固好”底板”的同时,补好自己的”短板”。但在朋辈辅导过程中并未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

四、基于“UTSAC朋辈学术俱乐部”活动开展的对策

  1. 多路径了解学生需求,摸清问题根源

学院老师走进学生课堂、开展学业座谈会,对参与“UTSAC朋辈学术俱乐部”的同学进行调研,倾听学生意见和需求,不断改进朋辈辅导模式,把控课程质量,做到切实的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形校园良好学风。

  1. 加强朋辈讲师团的专业素养,组建专业团队

朋辈讲师团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UTSAC朋辈学术俱乐部”开展的实效性与持久性。建立健全朋辈讲师团的选拔制度、培训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相关制度,搭建完善的朋辈辅导制度体系,使得朋辈辅导工作规范化。同时对朋辈讲师进行多元化培训,邀请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和试讲,提升朋辈讲师团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

  1. 营造良好的朋辈讲师氛围,促进朋辈讲师的自身发展

朋辈讲师团是朋辈辅导的重要支柱,如何提升朋辈讲师的自身发展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环节。依托朋辈辅导,建立朋辈讲师交流平台,形良好的团队文化,促进朋辈讲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助互长。了解朋辈讲师需求,凝聚多方资源,合力协助朋辈讲师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慧方,朋辈教育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运用[J] 教育探索,2014(4):106-107

[2]朱小茼,陈晓美,刘楠.高校大学生朋辈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0(8):6-7

[3]周仲海.搭建帮扶平台,构建育人模式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互动论坛,2012:88-89

[4]郭肖明.高校朋辈辅导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文化教育,2012(7):139-140

[5]王云海,滕云,童德毅.朋辈教育视角下的学业辅导工作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4(12):7-10

[6]吴星,许青.学业发展辅导的”三维框架”模式探究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134-135

[7]王穗洁,张彤.朋辈辅导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实效性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3):42

1【1】段慧方,朋辈教育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运用[J] 教育探索,2014(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