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铁轨道线路的养护维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0
/ 2

浅析地铁轨道线路的养护维修

许海峰

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的便利性也越来越明显,地铁作为快速的交通方式,足城市发展极为重要的部分。但是,也给交通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铁的运行经验来看,地铁轨道的质量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地铁的安全行驶。本文就目前地铁轨道损坏原因及维修方式与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地铁轨道线路的维修管理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地铁轨道线路;养护维修;原因;措施

1 概述

地铁轨道线路一直承受列车的反复动载冲击,所以要经常保持其状态良好。地铁轨道线路中的工作最基本任务就是始终为地铁运输提供一个安全的基础。由于轨道线路的特殊性,养护维修工作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延长线桥设备的使用寿命。二是必须边使用边检修并确保列车安全运行。三是养护维修工作线长点多、露天作业,必须冒着风霜雨雪、酷寒炎暑,工作条件艰苦。四是在服务于运输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作业点完成养修任务。五是必须提报施工、维修计划,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事实上,轨道线路并不是通过一次系统的整修,就能经常处于完好技术状态的,而总是随着运量的增加而产生逐步恶化。如果不能摸清轨道状态恶化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一味地强调针对性不强的常规检查,将事倍功半,难以有效地实施对轨道状态的控制。实质上,最终无法真正维护运输安全。现以轨道平顺度为对象浅析轨道的养护维修。

2 地铁轨道维修方式

地铁轨道结构的维修改造基本分为巡检、日常维修。专项改造和大修更新等四类。(1)巡检。每天对轨道运行情况进行目视、检查、人工或自动采集运行过程中各种监测数据,判断轨道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属现场巡检。(2)日常维修。根据轨道结构各部件(如钢轨、扣配件、整体道床、道砟等)的不同要求。按月或季度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在设备现场更换故障部件的维修作业属现场维修。(3)专项改造。根据其他设备寿命周期。在运行若千年后对设备进行专项改造,整旧如新,重新投入使用,在此过程中对涉及到的部分轨道结构进行改造属配合推修。(4)大修更新。对使用寿命到期的轨道结构进行报废拆除和新品安装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地铁轨道线路出现损坏的原因

3.1 踏面压溃

由于地铁轨道线路设计施工处理的不够充善,就会导致路面不平整形成踏面压溃,使得地铁在行驶的过程中出现垂直方向的变化。当地铁行使到下坡角时,由于地铁较大的冲击力以及地铁自身重力会给地铁轨道造成很大损坏,使得地铁轨道表面发生塑性变形。严重影响了地铁的运行安全。以此要想控制这种损伤的发生就必须改善轨道路面的平整性,还要及时打磨地铁的波浪形轨道表面,尽量避免出现因为角度偏差而产生的冲击波动。

3.2 裂纹和掉块

地铁行使到下坡路段时会产生较大冲击,时间长了轨道就会发生塑性变形。对其原理进行分析可得知地铁与轨道接触会产生三个方向的应压力,由于水平方向受力小于垂直方向的受力,长期作用下,受力最大的部位比较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掉块或者是裂纹,无论是对地铁还是轨道都会产生磨损,影响轨道的使用年限。

4 地铁轨道线路养护管理措施

4.1 加强线路设备养护

对道床、隧道等附属设施以及轨道结构进行全面养护,改变过去线路维修只重视钢轨的狭隘维修思维,树立全方位的养护理念,从根源和基础上控制设备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既提高了设备的整体稳定性,又使设备出现的病害及早消灭在萌芽状态,大大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成本支出,提高了保证设备的安全的能力。

4.2 改进维修方法

地铁由于车流密度大,行车间隔短,目前列车间隔平均为4min左右,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维修作业,其作业的质量至关重要。而及时掌握设备状态的变化情况对于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营和开展好设备维修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在设备检修方面推行动态检测、静态监控、状态检修。动态检测方面:使用铁科院制造的GJ-4型轨道检测车每月对正线进行检测一次,将检测数据发送给所管线路的分部和技术室。静态检测方面:所管分部按周期对线路进行静态检测,质量安全室进行不定期不定点检查。各分部每月根据测量的数据安排相应的设备修程,使日常维修和保养能够真正贴近设备的实际状态,符合设备的变化规律。在作业方法上在进行日常维修作业时要把维修项目尽可能地做全,杜绝作业项目单一的现象。比如在进行拨道作业时,还要同时检查线路的高低、水平、接头、钢轨、标志、标记道床等项目,如果发现这些项目存在问题,要同时进行整治。这样不仅提高了维修作业的质量,还提高维修作业的效率。在维修作业管理上,我们实行了员工责任考核制度,将生产任务和安全职责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保证各项生产任务和安全指标的顺利完成。地铁各线路每月的轨道检测结果优良率都在95%以上。

4.3 积极引进与推广新技术

地铁列车启动制动频繁,对线路,尤其是曲线、道岔等这些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损伤严重。针对这些薄弱设备和设备的薄弱环节,我们通过技术革新、技术创新和新设备引进等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了加强和改进。引进先进的设备进行替换和改造,如针对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伤损严重的情况,增加了机车自动涂油装置和使用PD3耐磨轨,延缓钢轨的磨耗;针对小半径曲线易脱轨问题,安装了曲线防脱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这些薄弱设备和设备薄弱环节的稳定性问题。

4.4 对短轨接头的养护

轨道线路的接头养护是一大难点,针对地铁线路的特点,总结出了垫、减、匀、磨、弯、焊的综合整治方法,综合整治低接头的具体内容是:“垫”即垫板,就是对轨面上下错口超过1.5mm的接头,在轨头与夹板之间垫2mm厚的铁片,以整平轨面;通过垫不同厚度的大胶垫的方法,整治接头的高低;水平不良。“减”即减振,就是减轻车轮对钢轨接头的附加冲击力。在接头部位安装减振夹板解决车轮过轨缝时的悬空现象,减轻车轮对接头的附加冲击力,对于接头左右四根轨枕的轨下橡胶垫板,使用高弹性复合橡胶垫板,增加接头部位的弹性,减少列车对接头的冲击作用。“匀”即匀轨缝,就是注重轨缝的均匀和保持。在《检规》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小轨缝,同时加强接头螺栓和扣件的紧复工作。“磨”即打磨'就是对马鞍形接头进行打磨;对轨头内侧肥边进行打磨,以保持接头处方向、轨距良好。“弯”即弯轨,就是采用钢轨低接头平轨机,对已产生塑性变形的低接头进行上弯,以消灭低街头高小腰病害,使轨面平顺。“焊”即焊补,就是对轨端碎裂、掉块,轨头低扎严重的处所进行焊补,既可以修复轨面,保持轨面的受力均匀,同时又可以有效抑制钢轨伤损的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轨道线路的养护维修仍需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渐渐成为了出行首选。我国地铁轨道线路养护维修体系,要不断总结经验,弥补现有不足,相信经过全体工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一定会使轨道线路设备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并在坚守地铁和旅客安全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的前提下,敬畏尽责,实现“交通强国、轨道交通先行”。

参考文献:

[1]赵国欣,卢泽廷.新形势下铁路线路的科学维修与养护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09):136-137.

[2]祝莉斌.铁路线路轨道工务维修养护技术研究探析[J].科技资讯,2018,16(09):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