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研究

熊 伟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第一中学 710200

摘要: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质疑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较差,课堂质疑少,甚至无质疑的现象,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对此,本文从当前学生课堂质疑现状出发,探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途径,以期能对提高课堂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效课堂 质疑意识 培养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对学生获取知识、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有极大促进作用。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现状分析

质疑能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阅读文本,积极思考,追根求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质疑严重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课堂无质疑声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许多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根本没有留给学生的质疑机会,长此以往,就会打消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以至于在当前课堂上没有学生的质疑声,只有老师的讲课声。即使有很少的质疑也是“有名无实”如学生质疑完,教师一句“很好”,轻轻带过,或对学生质疑的问题不理不睬,继续按照自己的预设进行教学,严重挫伤学生质疑积极性。

(二)提问形式过于死板

质疑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根据现有条件提出新的问题,高质量的质疑需要教师巧妙的设计和启发引导。然而,当前教师缺乏诱导式提问,而只是进行简单的设问,或者采用“八股文式”的刻板方式引导学生提问,把学生的思路硬套入教材教案,回避与教材教案无关的问题。长此以往,就限制了学生的质疑空间,使学生不想提问,甚至不知道如何提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质疑流于形式

学生主动探讨问题、发现问题,发自学生内心的质疑才是正真的质疑。然而,在当前的课堂中,许多所谓的质疑声只是流于形式。如一些教师为了显示民主,模仿新课改的模式,允许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可之后的教学却把学生的提问抛之脑后,让学生的提问成为糊弄人的花架子。另外,一些教师在其他教师听课时为了达到课堂形式上的完整,提前培训学生,预设质疑问题,让学生在课堂按部就班的提问,质疑带着明显的演戏痕迹。还有教师让学生想到什么就问什么,天马行空,质疑效果极差且流于形式,未真正达到质疑的效果。

二、当前课堂教学中质疑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当前学生在课堂的质疑状况差强人意,影响了课堂效果。而导致当前学生质疑意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授为主,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养成了懒于思考,习惯被动服从老师主讲的心理,不敢或不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长期教育过程中,学生就失去自主思考,主动质疑意识。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主导者

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结果。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是主导者,学生只是被接受者,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考虑教学重点,采用更贴近考点的教学方式,没有真正考虑学生想要知道什么,不会什么,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三)质疑设问方法单一

良好质疑声的产生是建立在学生质疑兴趣基础之上的。当前教师的质疑设问方法单一是课堂质疑声少的原因之一,例如,许多老师习惯于复习导入,设问简单,单调枯燥,课堂质疑仅仅是你问我答,缺乏情景创设就要求学生进行质疑,这种单一的设问模式,使学生提问质量不高,难以激发学生课堂质疑积极性,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三、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课堂质疑声,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敢于质疑

学生学习最主要场所是课堂。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放松自我,轻松质疑。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设计高质量、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运用新颖、活泼教学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激活学习思维,鼓励、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当学生发现不明白和不懂的地方,就会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发现相通事物之间的不同,学会发散性思维,及时向教师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评价,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拘泥于形式,激励学生敢于质疑。

(二)科学设计课堂环节,引导学生乐于质疑

良好的课堂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多变的课堂设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质疑。首先要注重课堂导入。良好的课堂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时,应向学生指明思考方向,通过导入情景,激发学生乐于质疑意识。其次,课堂提问方式多样化。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或最新时政热点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促使学生对发现的问题主动去探索研究,学生发现问题越多,就越想知道为什么,思维就更加活跃,就会积极向教师请教自己不懂和急需知道的问题。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让学生善于质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善疑敢疑。学生不能或不善于质疑的关键在于学生不知“惑”在哪里。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需要在课堂上要循循善诱,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情景感受法,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主动质疑意识;演绎归纳法,让学生透过生活现象,分析其深层原因或规律,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加强教学与社会联系,拓宽学生发现问题的渠道,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索,增强质疑意识,提高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

【1】韩仙凤.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34—35.

【2】孙志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