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高速公路抢修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战时高速公路抢修问题研究

任毅青 赵琳

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 221000

【摘要】战时,利用高速公路实施机动十分必要,而高速公路遭受破坏后,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及时地进行战时抢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战时高速公路抢修的任务、要求和方法,为战时高速公路抢修提供参考。

【关键词】战时;高速公路;抢修

高速公路具有路面质量好、通行能力强的优点,因此,高速公路将成为未来部队机动的主要条件。然而,战时敌军为了限制我军的行动,必然会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军的道路实施破坏。为了保障利用高速公路实施机动的行动,梳理战时高速公路抢修的任务,明确战时高速公路抢修的特点与要求,熟悉战时高速公路抢修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战时高速公路抢修的任务

在通常情况下,对高速公路实施抢修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抢修遭破坏的路面;二是抢修遭破坏的路基;三是抢修遭破坏的沿线设施;四是抢修遭破坏的桥梁、涵洞;五是清除道路上的各种障碍物。

二、战时高速公路抢修的特点

(一)抢修时效显著增强

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发起突然,作战进程快速,节奏显著加快。这就决定了完成道路抢修任务的可用时间少,即力争在最短的时限内恢复交通能力。这对战场抢修任务的时效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二)抢修任务更加艰巨

道路目标显著,随着先进武器在战场上的运用,使道路的破坏概率大大提高,导致高速公路抢修任务极为繁重。

(三)抢修难度空前增大

现代化的手段和系统,可为敌军提供全方位的实时情报,并引导其实施准确的机动与打击。道路目标遭敌攻击的特点将十分突出,必然导致我军抢修任务随机性增强。

(四)抢修环境异常恶劣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加上敌打击破坏的手段日趋多样,准确性、破坏性大大提高,以及抢修时,装备防护能力和防卫力量较弱,抢修目标显著,伪装难度大,将受到严重威胁,战损率高。

三、战时高速公路抢修的要求

(一)抢修要快速

战争的实践证明,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使用,战争对道路的破坏越来越精确,越严重,抢修时效性越来越强,其核心是一个“快”字。

(二)抢修要精确

精确抢修,就是依据抢修任务及要求,适时、适地、适量地投送抢修力量,优化配置和运用抢修资源,以获取最佳抢修效益。

(三)抢修需要确保重点

在战时高速公路的抢修中,必须区分主次和轻重缓急,坚持先急后缓、先主后次,重点保障的原则。

三、高速公路战时抢修的方法

(一)受损路基的紧急抢修方法

路基损坏模式可大致分为:弹坑、崩塌路基等,其紧急抢修方式如下。

1.弹坑的克服:应根据弹坑的直径、深度和现地地形、地质等情况,确定克服方案。当不易采取迂回路通过时,可采用坑唇土回填,方法是:坑内无水时,用推土机直接将坑唇土推入坑内,并分层填分层压实;若坑内有水时,先清除坑内积水和淤泥,再在底部铺一至两层大块石或碎石,高出水面20厘米后再填土夯实。若弹坑较大,回填土石方多,作业时间很紧时,可先沿弹坑一侧抢修出一条单车道,或先填坑底部分,形成纵坡不大于15%的凹形竖曲线坡道,尔后再视情进行改善。

2.崩塌路基的修复:应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地形、地质等情况,迅速组织抢修。当不易采取迂回通过时,可用用编织袋被覆、用木板或圆木被覆方案克服。编织袋被覆,就是先将塌下的积土底部平整夯实,再将装满土的编织袋按3:1的边坡分层交错设置,并用直径5厘米、长100厘米以上的木桩将编织袋贯穿固定,然后再在顶部铺厚15~20厘米的土层,并夯实使其与路面平齐。无编织袋时可用麻袋、草袋等装土被覆。用木板或圆木被覆,就是先在路基坡脚植被覆桩,桩距为1~2米,桩头向内倾斜,然后设置控制桩,并用8号铁丝将被覆桩连接在控制桩上,最后再密集设置小圆木或木板,同时填土夯实。

(二) 受损路面紧急抢修方法

边坡损坏模式可大致分为:路面错动、变形,路基软弱或土壤液化,路面障碍物堆积,路面积水,其紧急抢修方式如下。

1.路面错动、变形:其紧急抢修方式主要为路面障碍物清除与隧道铺面修补(沥青铺筑或回填土石)。

2.路基软化或土壤液化:其紧急抢修方法主要为针对软化路基进行灌浆、土石回填,及沥青混凝土修补。

3.路面障碍物堆积:其紧急抢修方式主要为路面障碍物清除。

4.路面积水:其紧急抢修方式主要为封闭道路,采取措施排除路面积水,待水退后进行路面检视,确认安全无虞即可开放通车。

(三) 受损边坡紧急抢修方法

边坡损坏模式可大致分为:上边坡坍方、落石,下边坡坍滑、路基流失,边坡大面积塌坍(即上边坡坍方落石且下边坡坍滑、路基流失),挡土设施错动、变形,路面错动、变形或障碍物堆积,其紧急抢修方式如下。

1.上边坡坍方、落石:其紧急抢修方法有二:一为封闭道路,另觅替代道路;二为快速重建或快速修复,其方式主要有①清除路面障碍物,并针对上边坡进行简易边坡保护工程,如刷坡、喷凝土、拦石网栅、落石消能装置、钢构明隧道等,以维护用路人车安全,②另辟便道、便桥。

2.下边坡坍滑、路基流失:其紧急抢修方法有二,一为封闭道路,另觅替代道路;二为快速重建,其方式主要为,①首先进行下边坡挡土支撑工程,再于挡土支撑工程内侧回填,作为路基,②另辟便道、便桥。

3.边坡大面积塌坍:其紧急抢修方法有二,一为封闭道路,另觅替代道路;二为快速重建,其方式主要为,①另辟便道、便桥,②首先进行下边坡挡土支撑工程,再于挡土支撑工程内侧回填,作为路基,最后针对上边坡进行简易落石防护工程,如刷坡、喷凝土、拦石网栅、落石消能装置、钢构明隧道等,以维护用路人车安全。

4.挡土设施错动、变形:对于损害程度较轻微者,主要施以挡土设施局部修补即可,对于破损较为严重者,则其紧急抢修方法同上边坡坍方、落石。

5.路面错动、变形或障碍物堆积:其紧急抢修方式主要为路面障碍物清除与铺面修补(沥青铺筑或回填土石)。

(四) 受损桥梁紧急抢修方法

由于桥梁损坏模式可大致分为:桥梁结构整体损毁、上部结构损坏、桥墩损坏、基础裸露或损坏、桥台或引道损坏、桥面障碍物堆积、河川水位过高致桥梁暂时封闭等,其紧急处理快速技术措施如下。

1.桥梁结构整体损毁:其紧急抢修方式有二:一为封闭桥梁,另觅替代道路;二为快速重建,即另辟便道、便桥,以恢复公路原有交通功能。

2.上部结构损坏:对于损害程度较轻微者,主要施以裂缝修补及防水处理即可,对于破损较为严重者,可考虑以强化纤维(FRP)予以快速修补,而有落桥虞者,则建议以临时支撑方式予以紧急抢修。

3.桥墩或桥台损坏:对于损害程度较轻微者,主要施以裂缝修补及防水处理即可,对于破损较为严重者,可考虑以强化纤维(FRP)或钢钣包覆技术措施予以快速修补,而桥墩有承载力不足虞者,则建议以临时支撑方式予以紧急抢修。

4.基础裸露或损坏:针对基础裸露快速修复技术措施主要有鼎块堆置、抛石技术措施等,而针对基桩破损、断裂,且承载力不足者,一般以扩大桩帽及增加基桩方式处理,而无快速修复技术措施。

5.引道损坏:其快速修复技术措施主要为引道路基回填,及路面重新铺筑,而引道护坡技术措施可参考边坡快速修复技术措施,若引道损害较为严重,则考虑以土堤便道予以快速修复。

6.桥面障碍物堆积:其紧急抢修方式主要为桥面障碍物清除、桥梁铺面修补(沥青铺筑)。

7.河川水位过高致桥梁暂时封闭:其紧急抢修方法主要为封闭桥梁,待水退后,检视桥梁结构,确认安全无虞即可开放通车,若有结构损毁,则视损坏状况加以处理。

【参考文献】

[1] 刘建永,赵启林.汶川大地震中的工程抢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2] 喻进全,刘悦等. 道路交通应急抢险抢通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年10月

[3] 盛三湘,李海鹏等. 道路交通应急抢险抢通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