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建设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建设与管理

赵月望

兰溪市马涧镇水利工程管理站, 浙江 兰溪 321115

摘要: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是新时代“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升级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为了让老百姓喝上安全、质量有保障的水,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加强和规范农民饮用水工程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全面落实农民饮用水工程县级统管长效管护是当前的重要发展之一。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建设与管理

1 我国农村饮用水达标的基本准则

农村饮用水达标是指农村居民的日常用水要符合国家水质标准,而且要保证农民负担得起。我国农村饮用水有两个标准,具体为安全和基本安全,特别是规定了饮用水的水质、水量、取水途径等,如果有一个标准不符合要求,也不能作为安全用水提供给农民。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是安全用水,而基本安全则只是符合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想保证农民能用上安全饮用水,一是政府要满足农民日饮用水需求,每天为农民提供40L以上饮用水,保证其正常用水。二是供水量一旦低于20L/d,就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需求,这对农民是非常不利的。三是保障饮用水方面,在提高饮用水过程中,政府要确保90%以上的饮用水符合安全标准,这样才能使农民用上安全、放心的水。

2 农村饮水工程问题主要的表现

2.1 政府资金划拨少,居民没有自主管护能力

我国农村居民分散形成,由于地形和环境影响,农村的经济比较落后,修建饮水工程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显然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村本身无法给予雄厚的经济支持。农村上级乡镇以及市县在财政上能力有限,专门拨付饮水工程的资金非常少,一项饮水工程的开展资金不足的部分往往需要农村能够受益的人群去补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管护的机械设备还是施工材料的物价都在大幅增加,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来说,提供饮水工程的资金非常的困难。另一方面,农村居住环境以及教育的限制,导致饮水管护的专业人员供应不足,人员和成本的弱势导致饮水工程的质量以及标准不合格,使用寿命下降。

2.2 在消毒设备、水源的保护以及运行方面都没有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

很多城市管网当中都有全面的消毒设备,在农村地区当中,由于其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如果发生了供水水源的恶化,则会对水质的安全形成威胁。在水源保护方面也没有做出科学的措施,没有进行水源地区的规划和保护,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比如农田农药、人畜粪便以及生活污水等多方面的因素。

2.3 宣传力度不足

饮用水安全的管理,并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而是一个必须要由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配合去完成的漫长的、复杂的管理过程,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否持续,为了体现出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不同渠道的宣传是十分必要的。网络广告、宣传片、车体广告、商场广告、宣传车、宣传活动、告示板,任何能够加以利用进行宣传的渠道都应得到重视,但是当前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管理宣传显然并不到位,无法引起民众的重视。

3 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建设与管理

3.1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各乡镇要切实加强项目的资金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滞留、挪用项目资金,第一时间发放农民工工资。资金拨付采取按工程建设进度预拨和竣工审计结算方式。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项目进度进行预拨,工程完工后拨付计划补助金额的80%以内;剩余项目资金经审计并通过验收后,根据审计结论予以结算拨付。审计价超过计划补助金额的按计划补助金额进行补助,审计价低于计划补助金额的按审计价进行补助。审价单位由各乡镇从市招标入围的审计单位中选定。

3.2 精细精准抓工程质量

一是实行管材统一采购,确保全节点提升。对于一体化净水设备、消毒设备、饮用水管材、智能水表等实行全区统一采购,统一安装,避免出现设备质量良莠不齐,进度快慢不一的情况;二是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开工前组织乡镇(街道)、基层水利站、项目村、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召开技术交底会,明确各项技术要求、告知安全质量管理规定。施工过程中,要求监理人员分组到点到位,做好日常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手段,将施工照片上传微信群接受大家监督,体现实时在线管理;基层水利站技术员对本辖区内的建设项目进行实地检查,及时掌握工程建设情,督促工程质量和进度;三是开展美丽水厂建设。按照省里提出的水厂建设“十个一”要求,在加强水厂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水厂外观建设,立足“外观新颖美观,造型彰显特色”的目标,2019年全区67个单村供水厂从总体建筑、围墙、护栏、标识、制度、绿化等方面着手,全面实行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美丽水厂。

3.3 工程验收

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建设完工后,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合同完工验收由项目法人组织,其中单村单点供水工程可以合并组织单位工程验收和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待完工结算审核后,建设单位应向县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水利、发改、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验收。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进行工程决算,明晰国家投资或单位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产权,经公示后,由县水利部门备案。

3.4 强化宣传引导,推进参与全民化

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契机,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微信等媒介,结合“三服务”“周二无会日”“党员活动日”等活动,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宣传。通过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巡查保护、节水护水、饮用水设施管护等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节水爱水意识,主动加入到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中来。

3.5 建立饮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大大提升管理效率。通过建立饮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实行动态管理,为各级政府、水利部门和群众提供实时监测数据以及水源信息,利用数据库技术,将水源、水厂、供水管网、居民点、管理网点、水质、管道压力等信息分门别类的建立和存入相应的数据库,从而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3.6 加强水质监测和水源地保护

督促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和小水窖水质监测工作,在县级已建成水质检测机构的基础上,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染治理体系。同时,还需逐步加大《水法》的落实与执行力度,严禁周围企业直接排放工业废水,对污水流向加以疏导,以免废水污染村米地下水源;地方政府需成立供水水源保护区,引导村民展开生态农业建设,以此来避免地下水源污染,确保村民用水的安全与充足。综合新建、改造、配套、加强水源安全保护、水质质量检测、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提升农村水厂建成达标率,保障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努力做到由当前基本满足安全饮水的需求向全面普及推广提供安全饮水的转变,实现粗放式管理向源头、龙头安全维护体系建设的转变。

4 结语

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作为民生实事,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了“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优质饮用水,是水务工作者的一种情怀和责任;是乡村振兴,水利先行的有力佐证;是实现“两个高水平”、健康浙江的基本保障。通过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努力构建“多乡一网、一乡一网”的供水新格局,力争到2020年解决全县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同时为全省探索可供借鉴的农村饮用水水质提升管理经验和模式。

参考文献

[1]潘亨禹.刍议村镇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体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6):184—185.

[2]农村水利现状及农村饮水安全分析[J].李普玉.科技经济导刊.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