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1
/ 2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

史影

永城职业学院, 河南 永城 476600

摘要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实际操作课程学和就业互脱节、实践型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直接影响了多数学生对计算机教育内涵以及目的的理解。因此,论文总结了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改进策略,力求给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参考。

【Abstract】At the present stag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compute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practical courses and employment, and the weakness of practical teachers, which directly affect most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and purpose of computer educ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puter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 【Keywords】employment orient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在高职院校当中,计算机是要求学生必须有的基础课程。一些学生都把通过计算机课得到职业资格证书看成是检验自身学习成果的目标。然而,实践就业应用过程当中,仅仅获取职业资格证还不能说明学生就可以对计算机有关岗位进行胜任[1]。因此,论文在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对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重要性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并且提出了改进策略,力求给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参考。 2 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主要目的是给社会培养技术型的人才。高职计算机教学主要是培养有着扎实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给企业提供优秀的一线计算机队伍人员。高职计算机教学是当前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必修的一项基础课程。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让计算机技术抓紧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充分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以及知识,不但能够推动学生智力发育,还能够有助于在未来工作岗位当中有着较好工作效率。计算机内部软件功能较为丰富,在计算机辅助技术支持之下,一些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充分对计算机基本操作进行掌握,比学习驾驶汽车等其他的学习相对比能够更加简便[2]

3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 3.1 教学与就业相脱节 由于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许多院校为了成绩和院校排名,依然沿用应试教育模式,导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全部根据考试内容和教学考评标准而定。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育人育德,除了教授专业知识,我们还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任,计算机专业教育亦是如此。但是,很显然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欠缺与计算机工作岗位要求错位的问题,许多学生并不清楚学习计算机知识对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职业发展有何价值。 3.2 实操课程比例很少 目前,虽然各所大中专院校中都配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由于这些教学设备造价不菲,出于保护节省和保护教学设备的目的,学校只按照课程计划限定教室的开放时间,甚至刻意减少上机实操课程比例。这样一来,教师只能看时间安排教学内容,一些费时间的岗位实践项目因为操作流程复杂基本上不会涉及,最终的教学效果必然是学生只能按课本学会基础性的计算机操作方法,但是可能直到学期末也无法学到利用计算机设备来处理计算机岗位的工作项目的技能。 3.3 实践型师资力量薄弱 要培养能够胜任岗位实际工作的技能应用型计算机人才,高职院校首先要具备相应的师资条件。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教师虽然都是获得了本科、研究生或硕博学位的教师,但严格来讲,他们都是学术型教师,真正进入网络信息公司从事过与网络科技工作的屈指可数。如果教师无法准确定位计算机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用人要求,将无法培养具有岗位实践技能的毕业生。 4 就业导向下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思路

4.1 完善教学内容 既然教学目标是就业,那么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剔除一些对职业技能教育无价值的理论,从知名企业中引入其计算机岗位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案例充实课程教学内容,从根源上解决教学与就业相互脱节的问题。 4.2 优化教学体系 要彻底改变以往理论式授课模式,在原有理论式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扩大实操课程比例,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投入更多物力、财力建设实训基地,资金来源一部分是教育部拨款,一部分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获得。 4.3 校企合作工件实训基地 目前,高校独自拓展实操课程面临着资金和师资结构不完善的困境、建设实训基地需要大量资金注入,并且要有具备实践操作经验的师资条件。针对这两点问题,笔者认为建设实训基地的资金一方面可以向教育部申请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企业提供资金和实训案例,共同完善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这样可实现教学与就业零距离。除开设校内实操课程,高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使学生直接接触计算机行业相关岗位的工作项目,积累岗位实践经验,为将来顺利毕业与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企业可以直接从参加实训的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补充企业中的岗位空缺,在选人用人方面的效率会非常高。而关于高校缺乏具备岗位经验的师资条件的问题,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可以邀请企业中的技术精英来校任教,通过外聘将计算机行业中的前沿资讯和先进技术不定期地引入课堂,解决教学内容理论化的问题。

5 结语 基于就业导向开展计算机教学改革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解决教学与就业相互脱节的难题,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这对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集中各方面力量大力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通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缓解市场的竞争力,并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后续的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导向。

参考文献 【1】王大蕾.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187. 【2】张小寒.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思考[J].广东蚕业,2018(0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