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所诵》低段仿写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7
/ 2

《日有所诵》低段仿写之我见

黄小霞

重庆市南川区民主镇中心小学校 重庆南川 408400

摘要:低段是孩子们写作兴趣培养和萌芽的关键时期,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相关要求,激发孩子写作兴趣,留心观察生活,发挥想象,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巧妙借助《日有所诵》里的童诗,通过积累丰富的诗性语言,借助关键词的支架作用,留心日常生活,发挥想象,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关键词:日有所诵;低段;仿写

新课程标准提出:低段的孩子写话要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而本文就是借助《日有所诵》这套经典的诵读教材,利用其中的童诗,激发孩子写话兴趣,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日有所诵》是亲近母语研究院基于儿童诵读课程的内容建设,为儿童精心编选的诵读教材。此套丛书编选了适合儿童的,有节奏、有韵味、具有文学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诗性文本,让儿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激发语言潜能,提升语言素养和母语能力。而利用《日有所诵》里的部分童诗进行仿写,不仅能够让孩子体会诗性,而且可以激发想象力和创作潜能。本文是巧用其中的童诗,通过孩子自己的想象,进行独立的创作。

一、诵读文本,积累语言

新课标也指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通过《日有所诵》中的童诗进行仿写,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反复诵读。《日有所诵》针对低段的孩子,选编的是内容浅显、有趣且简单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诵读的文本。《日有所诵》里的很多童诗都是富有诗性的语言,孩子们通过日复一日的诵读,学会积累了丰富的诗性语言,也通过平时的诵读,也了解了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并学会了简单的运用。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蜗牛》这首诗的仿写中,孩子们就积累了一年级的《大象鼻子当滑梯》。《大象鼻子当滑梯》原文如下:大象鼻子当滑梯,滑了小鸭滑小鸡,滑得大象鼻子痒,“阿嚏”打个大喷嚏。哈哈哈,嘻嘻嘻,小鸭飞进小河里,小鸡飞进玉米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的学习的《蜗牛》原文如下:不要再说我慢,这种话,我已经听过几万遍,我最后再说一次,这是为了交通安全。孩子们在仿写《蜗牛》的时候,就巧用曾经积累的“大象鼻子可以作滑梯”这个点,成功仿写了《大象》:不要再说我鼻子长,这种话,我已经听过几万遍,我最后再说一次,这是为了给大家当滑梯。

二、巧用支架,仿写起步

《日有所诵》里的童诗大多都具有经典性。经典的童诗可以利用其中的几个关键词,为才开始学习写话的孩子们搭梯子,利于孩子们仿照原文进行仿写。低年级的孩子对于写作是一窍不通的,但是如果给他们一些关键词,让他们读了原诗之后,根据关键词填空就简单多了。

例如二年级上卷中的《插秧》,原文如下:水田是镜子,照映着蓝天,照映着白云,照映着青山,照映着绿树。农夫在插秧,插在绿树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云上,插在蓝天上。孩子们借助几个关键词“什么是镜子,谁在干什么,”巧用支架,成功仿写出自己的作品《游泳》:堰塘是镜子,照映着蓝天,照映着白云,照映着青山,照映着绿树。鸭子在游泳,游在绿树上,游在青山上,游在白云上,游在蓝天上。

贴近生活,真情实感

或许上文中的“堰塘、鸭子”这样的词语不够优美,但是这个是农村孩子自己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贴近生活的写作才符合真情实感吧。

臧克家谈到:“生活知识和对生活知识的感受,是写作者最基本的两条。”这就告诉我们言为心声,自己想说的话要包含真情实感。文章贵有情,文章贵有真,中高年级的写作都要求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所以在仿写的时候也要让孩子们的仿写贴近自己的生活,留心观察生活,仿写出真情实感来。

例如,一年级下册中的《筷子》,原文如下:爸爸每天去打鱼,爸爸的手,是我们家的筷子,伸到海里去,把鱼虾夹回来。这是生活在海边的孩子的日常生活。而对于生活在内陆的农村孩子显然不会有这样的感受,但是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仿写出自己的作品。《筷子》:妈妈每天去找菜,妈妈的手,是我们家的筷子,伸到土里去,把蔬菜夹回来。虽然是稚嫩的语言,但是却是孩子们真真切切的生活体验啊。

发挥想象,锦上添花

积累了丰富的诗性语言,巧用了童诗的关键词作为支架,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就能够仿写出漂亮的作品了吗?还不一定。写作需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即便是仿写也是如此。余光中曾说:“所谓想象,就是广泛的共情,设身处地把自己看作一条虫、一棵树、一个异性、一个老年人等等”。《日有所诵》里的童诗就是充分运用了想象的体现。而孩子们在借助童诗进行仿写的时候,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才能让作品更加的精彩。

例如,一年级上册所学《一个人》,原文如下:一个人,就像一棵小树,只要离开林子,就会变得孤单。一个人,就像一只小鸟,只有凑到一起,才会热热闹闹。一个人,就像一条小河,只有汇聚在大海里,才会拥有快乐。一个人,就像一棵小草,只有大家站在一起,才不会被狂风吹倒。孩子们在仿写的时候,利用一个人,就像什么这个支架,发挥自己的想象,孩子们仿写出《一个人》:一个人,就像一株草,只有围在一起,才能成为草原。一个人,就像一朵花,只有凑到一起,才会成为花园。一个人,就像一棵树,只有聚在一起,才能成为森林。虽然孩子们的作品毕竟稚嫩,没有作家那么全面、丰富、有内涵,但是孩子们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把一个人想象成花草树木,与整个集体团结在一起,发挥出整体的力量。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写作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在孩子们低年级的时候积累丰富的语言,巧用支架,贴近日常生活,发挥自己想象,培养写话的乐趣,到了中高年级,写作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王慧.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J].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2(49)

[2]余光中.写作需要想象力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