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图设计与规划中路网的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总图设计与规划中路网的优化研究

王丹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 110015

摘要:总图设计与规划是按照建设项目的组成要素、各要素的空间关系,考虑建设项目外部条件并遵守相关规范,对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联系进行组织与安排形成空间上有机组成的过程。总图设计与规划包括2点:即规划空间的设计和构成规划空间的实体设计。构成规划空间的实体—般包含河流、山体等自然边界,也包含道路、铁路和管线等人工设施。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总图设计与规划中路网的优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总图设计;规划;路网;优化

1、道路网的概述

将分散开的各个点称作顶点,将各个点之间进行连接,连接各个点之间的线称作边,这些顶点和边就一起组成了线图,将这些线图看作道路的平面设计,即组成的道路网。线图是表达道路网的基本方式之一,可以将线图中的边看作道路网中的线路,线与线交叉节点看作线路的交叉口,将线图中的顶点看作道路网内的运输集散点。但是实际上,真正的道路网并不只是像线图中所表示出来的那样,并不是简单的点和线,而是—个系统,有着明显的系统属性。

2道路网的系统特征

城市路网应从满足各种不同出行距离和目的角度出发,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路网结构体系。为此,城市路网除了要在总量上达到一定规模外,还要求路网中各级道路有一个合理的等级结构。城市道路等级结构对城市路网整体效益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等级道路的比例关系搭配合理,就可以充分发挥各条道路之间的协作作用,使路网的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反之,各层次道路相互衔接失调,即使城市道路具有相当的规模,实际路网容量也可能难以满足交通需求。

2.1路网各要素的关联性

在道路网的整个体系中,线路以及节点是构成路网的基本要素,这两者是一个规律、系统的整体,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且相互之间又存在着系统的制约性。即路线的设计能力要与节点的设计能力匹配,节点的设计要考虑交汇点各路线的设计能力。各节点与线路的设计又组成了整个路网的设计。任一线路或节点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整个路网。而路网结构的整体修改也会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线路与节点。

2.2路网各要素的层次性

路网的线路既是规划用地的骨架,又是各功能用地交通联系的动脉。既要按照线路在规划布局中的骨架作用、交通地位分类,还要按照线路的交通功能分类。按照前者,一般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按照后者一般分为交通性线路和生活性道路。真正的道路网并不单单只是道路之间的相互叠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需从微观层面考虑,也需从宏观上进行把握。设计时,应按照其特性系统地研究,此外,因路网属于规划的—部分,其设计还应考虑总图规划布局对路网的影响。

3总图设计与规划同道路网的联系

道路路网作为规划空间实体的最普遍的组成部分和规划空间的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路网系统是总图规划中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复杂逻辑形成的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路网也是一个规律、整体的系统。虽然路网系统属于规划组成的一部分,但路网系统不能被动地适应总图规划布局,不仅应从系统地组织路网,完善道路路网交通设施等方面考虑,还应合理地规划布局各类属性的地块,特别是对人流、车流量大的地块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

4道路网的优化

城市路网由各种不同功能的干道与支路纵横交织而成,它是整个城市布局的骨架,城市路网布局的直接影响城市的方方面面,大到城市的定位,用地布局、产业结构比例,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功能明确、联系方便、布局规整的城市路网,可以以最小的建设资金与规模,达到有机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区域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为居民提供快速、安全与便捷的出行体验。此外,功能明确的城市路网也可以为过境交通提供指向明确、经济舒适的服务,为驾驶员提供不同的通过方案以供选择。同时也能直观反映现代城市优质的建设面貌与环境标准,展现城市高质量的物质与精神风貌。从以上结论出发,路网的设计优化还应从其与总图规划的以下各方面的联系来考虑。

4.1从与总图规划内功能分区的联系中优化

总图规划中时常用到功能分区的方法,功能分区对路网的形成有着重要的联系。

功能分区即是按照规划中各类用地属性的不同,将各属性的用地分区布置,形成居住区、公共管理及设施区和物流区等。但是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又有条件地提出了职住平衡理论。即布置的时候要尽量使各分区内既有居住用地、完善的商业及公共配套用地,也有生产工作用地,使居民的日常上下班能就近解决,形成便捷、安全的分区内交通。分区内设置次干路和支路。分区间的交通以次干路或主干路连接。但职住平衡观点不适用于污染严重的工业用地及交通量特别大的物流用地等。这种情况下路网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地块落地项目的具体要求设置不同等级及功能的路线。交叉口处理也是路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节点的拥堵会影响整条道路甚至路网的通行能力。交叉口附近的用地要结合道路性质、公共建筑物的特点统一布置。但若是规划用地属性在一定条件不能修改,则要求路网的节点设计采取措施来适应总图规划,一般可采用交叉口拓宽、环形交叉口甚至立交的方式。

总之,道路路网组织时要充分理解规划的用意,在其用意下设置合适的路网。总图规划也要考虑路网的要求合理布局。

4.2从与总图规划内地形的联系中优化

地形对道路网的设计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道路网的设计来说,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复杂多变的地形与道路网的设计相结合,使地形的特点能够发挥出来。在对城市道路网进行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地形特点能够对其发挥出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这关系着城市道路网整体规划的好与坏,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舒适性与经济性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就要求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做好对地形合理地应用,将规划与地形紧密结合。在道路线型的“平”与“直”和结合地形设置线路间取得各方面的平衡。

4.3从与总图规划内对外交通的联系中优化

城市的道路是由城市自身的发展与规划而形成的,道路网可以说是整个道路交通的主要经脉。规划道路网的设计与对外交通的情况紧密相连,优良的规划与设计方案能够使交通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不仅助于城市道路网,同时有助于对外交通的网络化。

路网与对外交通联系主要考虑对外公路的等级与城市的规模的影响,一般有以下连接形式:(1)对外公路与城区相切或相离时,一般设置专用城市道路与过境公路相连;(2)对外公路与城区相交时,一般采用城市主干道与对外公路相连,同时应避开交通密集区使过境公路与密集区相切而过,避免相互干扰;(3)在更大规模的城市中,一般应设有城市环路与市区中心外围,过境公路与之多点相连,过境交通不必通过市区。

5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网是一个规律、整体的系统,并且与总图规划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联系,所以,在对道路系统进行设计与规划的优化工作时,不仅要研究道路信息,还应着重考虑总图规划对路网结构产生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内部结构的全面考虑,且与道路网的内外条件进行一个系统的综合,采用系统的设计与规划才能进一步构思出科学合理的道路网络。

参考文献: [1]宋程.基于可靠度的城市道路网络优化模型与算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003):51-54.

[2]桂岚.交通网络设计的优化模型及算法[J].系统工程,2006,24(12):26-32.

[3]向红艳,张邻,杨波.基于最大流的路网结构优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44(2):28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