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李晓静

聊城市莘县水利局 山东 252400

摘要:当前对水环境的发展完善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非常重要的核心部分,同时对人们的生活基本保障有积极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对河道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以及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同时也违背了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的原则。所以,对河道整治管理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加强相关的资金力度投入,保证在管理过程中能够体现出良好的科学性与 合理性。

关键词: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开始急剧增长,工业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带来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城市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下,河流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河流生态廊道的连续性受限、河道水质恶化、自然生态受损等,造成河流的基本功能退化及大面积的污染。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的问题,城市市政部门对区内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管理。但是相关技术及理念的落后,严重限制了河道整顿的效果。

一、河道整治工程的内涵

河道整治工程是指为了控制和引导主流、控制河势而修建的垛、坝、护岸等相关的河道工程。它是由护滩和控导工程以及险工三方面组成,护滩和控导工程是修建在河滩岸上的垛、坝、护岸工程,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护滩工程修建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村庄和滩地,次要目的则是为了约束水流,从而达到控制河势的目的; 控导工程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和引导主流; 险工则是依托堤防而修建的垛、坝、护岸工程,它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为了防止水流对堤防的直接冲刷,同时还具有有效控制河势的作用。

二、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

1、河道的堆积物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河道内部污泥严重堆积,并且厚度在逐年增加,部分河道由于淤泥的堆积失去了一定的蓄水能力。周边环境的恶化主要是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治理工程的施工和城市的发展速度不相当而出现的水环境恶化现象,增加了治理难度,特别是一条河流污染会引发附近其他河流的问题,无疑加重了水源的恶化。

2、河道工程施工管理定位不清晰。河道工程管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目标难以落实下去,经常出现人员兼职和专业性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对管理目标和管理现状认识不足,导致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管理力度不够,势必增加整个工程的施工难度,影响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运用不得当,施工人员未掌握过硬的技术,缺少施工经验,给河道治理工作带来了严重隐患。只有对河道工程管理组织人员技术进行深度和全面的认知,才能保障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才能将技能和经验落实到工程施工当中。

三、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1、河道整治施工的建设管理。要保障河道整治工程的高效优质开展,就要从施工人员 管理及施工材料采购等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其中就施工人员管理工作而言,必须结合河道整治工程的现实状况及需要,比如河道整治工程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地势特点及 具体工程量大小等,对施工队伍的全体人员进行系统合理的分配,明确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及相应的工作职责。并且根据施工的合同、设计方案及进度计划等要求,做足前期的准备工作,为施工人员的规范施工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确保后续施工过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同时,也要针对施工中可能 发生突发情况编制相应的预防方案,为后续施工的高效优质完成提供保障。石料作为河道整治工程最为主要的材料,必须结合施工的实际需要及标准来选购所需的石料,千万不能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安排专业人员到石料供应地开展详细调查,优选质优价廉的石料。并且待施工管理人员对石料进行审核,批准后才能在实际施工中使用。

2、确保阶段性工程质量。就河道整治工程整个施工过程而言,其主要有坝基修筑、 土方填筑、防渗体施工、干顶扣面石选择及加工、腹石干填等多个施工阶段。因此必须要严加控制河道整治工程各阶段质量。具体而言 :施工人员要施工现场周围的树木、杂 草等各种杂物清除干净,并堆放到专门的废料场。施工人员要对土方填筑的尺寸大小进行严格控制,并要按照材料 的规范标准要求,严格审核土质材料质量,不能掺有杂质、 淤泥等,确保整体有良好的建筑性能。并依据石块形状来对填筑尺寸进行科学设计。在分段填筑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必须要依据施工要求沿水平方向把铺料铺好,并严格控制铺设 质量及均匀性,不可有接缝及界沟出现。防渗体施工过程中,黏土胎质材料是最好的选择,且防渗体施工选用黏土胎质材料时,要注意夯实到位。不仅要严格控制各阶段 施工的专业技术应用质量,也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施工效率管理、提高施工的科学性及各相关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等。要优选质量好的石块,并利用专业工具加以合理的修整,确保石块的方正度。同时,也应通过击打口面来提高石块的光滑度。另外把腹石填到填土坝胎和顶扣面石之间,从而对黏土层形成良好保护。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管理。河道整治工程施工不仅要确保河道基本功能达到实际要求,也要注意加强河流水源环境的保护和沿河景观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要想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实现经济效益 及环保效益共赢,结合工程当地情况制定相应的生态管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应积极创新护坡形式替代传统的硬质型护坡。并选择合适的植物在洪水线下进行栽植,这样不仅有利于美化环境,而且也能确保河水与地下水之间保持良好的自然互流及调蓄。而针对洪水线以上部位,可选择种一些适合生长的且固土能力和耐湿性较强的乔木或灌木,形成良性的生态护坡系统,进而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另外,也要结合河道的水位变化及水深情况来对植物的生态功能及景观功能进行统筹规划,选择种植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绿色植被,从而有效完善河道内的植物群落系统。最终促使河道区域内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

4、更加科学合理的开采标准。河道堵塞是导致汛期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在河道内不 断进行开采将导致河流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现象。 因此,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一定要联合地方政府进 行开采标准的制定,对相关的个人或者企业开采行为进行有效规范,若出现违规开采的行为一定要进 行严格处罚。对于河道内的采砂活动一定要进行全面取缔,同时还要对河道内的障碍物进行有效清 除,以此能够更好地保证相关的整治措施做到进一步落实。

总之,河道整治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但是若相应的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及其管理人员务必要针对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加强相关管理工作,要做足前期的准备工 作,对整个施工过程给予科学合理的安排及规划,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针对各阶段施工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另外,也要重视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最终推动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实现社会效益及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玉明,唐爱兵. 城区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技术路线[J]. 江苏水利,2017( 01) : 26,29.

[2]孙丽娜,刘晓敏 . 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8,39( 10) : 37 - 39.

[2]卢国胜 . 加强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0( 09) : 19.

[3]李景岩,张乐元,马安宁 . 河道整治工程标准化管理浅谈[J]. 山西水利,2019( 02) : 75 - 76.

[4]邵楠楠,卫国峰,胡相杰,唐梅英 . 河道整治工程效益评价方法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7,22( 01) : 70 -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