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绵城市”的概念及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2

浅谈“海绵城市”的概念及设计

陈旭

深圳市鑫中建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的概念、水文、建设内容、控制目标的分析,综合采取“、滞、蓄、净、用、排”等关键设计技术,帮助城市有效利用雨水资源。

关键词: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的设计。

1.海绵城市”的概念和水文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硬化面积飞速扩大,一方面导致严重影响排涝,近年来,许多城市面临内涝频发,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雨水问题,其中又以城市水问题最为突出,城市建设中构建完善雨洪管理系统刻不容缓。要解决城市雨水问题,是城市建设的一个系统工程,“海绵城市”建设解决了城市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城市水质量和水环境,调节小气候,恢复生物多样化,使城市成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通过下雨时吸水、储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三大功能。

传统的市政排水模式是“快排式”,大家认为雨水排的越多越快、越通畅越好,没有考虑水的循环利用。严重缺水的城市让雨水白白流失。在新建的建筑、小区、工业园区,遵循“、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开发前后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保持不变,实现城市水文特征的基本稳定。

2.“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内容和控制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统。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的破坏,从建筑设计来说,全面采用屋面绿化、可渗透路面、人工湿地、开挖河、湖、渠、沟等水域面积。

海绵城市以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为目标,控制目标一般包括:径流总量的控制、径流峰值的控制、径流污染的控制、雨水资源化的利用。

3.“海绵城市”的关键技术及设施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对不同的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综合采取“、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小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低影响开发技术及设施主要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雨水池,储水罐调节池、植草沟,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虑 等。

4.“海绵城市”的设计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在城市建设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保护河流、绿化、树木等自然原生态环境。设计前期阶段,应充分考虑利用自然环境,结合城市已有的地理环境,在尽量不破坏原有道路排水系统的基础上,绕过天然河流和湖泊规划道路的设计思路,合理规划设计道路建设的空间布局,通过道路建设天然绿化带、人行道等完成对雨水的滞留、透、净化,实现道路低影响的建设目标。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的设计,通过利用建设路面的高低差异,使路面积水直接利用路面坡度进入低路面,然后在绿化带下方设置排水管,降雨时,雨水先满足对绿化带土壤的水源供给,当土壤湿度达到饱和后,剩余径流雨水通过排水管排放。

市政道路和小区道路在城市各类基础设施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但受到道路自身平面性和带状性的限制,“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滞、净、排”4个方面。对人行道、街道、广场、自行车道等不适合采用裸露地面和绿地的场所,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性多孔沥青、透水砖、及石子路等透水性铺装。透水路面可以使雨水下,并通过结构层和基层的过滤实现水体净化,从而完成对地下水的补充;

在小区绿地设计时,尽量设置下凹式绿地如下图(下沉绿地大样图),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且下沉式绿地内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50~150mm。这样可以减慢径流的流速,降低市政5ecb8848ba0c5_html_33e47d2f1b069f32.png

雨水管网系统的压力。

新开发的项目中,先雨水分区,然后雨量平衡计算,当开发后径流总量大于开发前径流总量时,都必须设计海绵城市,建设方都会根据工程性质及经济效益综合评估,决定采用雨水储水池还是雨水回用系统。其一:是选择在绿地下面设计雨水储水池,等雨水峰值过后,再排储水池中的雨水,随着工艺的不断发展,有些蓄水池直接由储水板安装,直埋在绿地下,雨水可以慢慢下渗,不需要再排入市政雨水官网。其二:是在地下室设置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供地下车库、道路冲洗和绿化灌溉。其三:就是把屋面雨水管直接接到建筑周边敷设的储水板中,然后下渗到地下,这种设计方法很难实现(因为雨水过大时,敷设的储水板容积是否够大,建筑周边的路面是否有足够的承受压力)。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建设,对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其能够保证城市在防雨防洪的同时,丰富的雨水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从防雨洪的角度来说,建设“海绵城市”是为了缓解城市的排水压力,避免城市在遭遇暴雨袭击时防水防洪系统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这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根本目的,也是基本目标。从雨水资源利用这一角度来说,建设“海绵城市”最大的价值在于帮助城市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最突出的就是解决了给排水与市政道路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9

[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5]《排水工程》第四版

[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7]《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SZDB/Z145-2015)

[8]《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ZDB/Z49-2011)

[9]《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