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3

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与对策

杨英

广西翰林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建筑材料作为工程造价的基础内容,在工程造价当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其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建筑行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材料的价格因为受到市场的影响所以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各种因素而产生变化,因此加深对材料价格波动的了解,减少因价格的不稳定所造成的变化,这样会更加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本文着重对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工程造价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了建筑行业做些微薄贡献。另外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也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材料价格波动;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和对策

在市场经济中,材料价格是不断波动的,而材料的价格不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对建筑工程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对建筑工程进行预算造价时,考虑到材料价格因素,会承担较多的风险,不利于把控整个工程投资,因而很多建筑企业不愿意承担风险而放弃投资,这种状况是不利于建筑行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规避这种风险成为了建筑工程中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所以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控制管理工程造价的工作内容概述

为了有效控制和管理工程造价,必须在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合同规定的范围之内,投资决策阶段、设计施工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组成了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保证投资金额在工程预算范围之内,保证实现投资管理目标。

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参与了整个建筑项目的各个阶段。首先是投资决策阶段就是确定工程的投资金额;其次是设计施工阶段,是将施工过程与预算相协调,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然后是施工阶段,主要是对施工现场造价的控制;最后是竣工阶段,把收尾工作做好,对施工剩余内容进行处理。不管是在哪个阶段,都与施工材料的价格息息相关,因此材料的价格影响贯穿了整个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材料价格势在必行[1]

2.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工程造价

2.1整体的工程造价增加

一旦施工材料的价格上涨,建筑项目的成本便会增加很多,因为在一个建筑项目当中,采买各种材料的花费金额在项目投资总额中占一半以上,特别是装修装饰类的项目,采买花费的比例会更多,因为装修和装饰类的项目材料价格相对较高,主要是材料成本较高。材料价格的浮动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的高低,如果价格上涨,工程造价随之上涨,反之亦然。另外,材料价格的浮动对工程项目的数量也有决定性影响,据相关资料研究说明,除去影响工程造价的其他因素,当材料价格上涨了1%,项目的造价也会随之提高0.6%,当项目成本增加了,投资金额也会增加,就会导致整体的工程项目数量相应地减少,因此材料价格浮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都是比较长的,在这较长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材料价格浮动较大,并且没有进行科学地控制,这时候就会对工程造价产生极大地影响。

2.2对工程的质量和工期产生影响

建筑工程一般是通过竞标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如果在竞标前后,材料价格出现了突然上涨或者下跌的情况,就会影响参与竞标的施工企业是否继续参与投标,大多数的施工企业会持观望的态度,想要等到材料价格趋于稳定或者回落到预期的价格范围之内才会继续进行竞标,类似的状况对建筑项目的工期会产生延期的影响,不利于建筑项目的正常运转。对于大中型建筑企业,材料价格的浮动对其影响没有小企业那么大,小企业承包的一般是小规模的项目,所以材料价格一旦上涨,建筑企业没有能力承担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所以会选择延长工期等待价格回落,有些无良企业甚至会偷工减料或者使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这种做法会直接导致建筑质量出现安全隐患。因为偷工减料的行为而导致了施工质量的问题,在后期的工程项目建设中一旦出现这些问题,施工单位必须返修,有严重质量问题的还会要求拆除,重新建造,如此一来不仅会延长工程工期,而且还会增加大笔的工程造价,这种恶性循环的状况阻碍了建筑行业的朝着健康方向发展[2]

2.3承包商的运营风险增加

一般来说,在建筑项目当中所签订的合同是一次确定的,合同包括单价合同和总价合同,其中的款项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是不能够被调整的,也不可以继续追加合同款项,就是说所有的款项在合同签订的时候就确定了,不能够进行变更。如果在签订相应的造价合同之后,施工材料的价格在建筑市场中突然出现快速涨价的情况,承包商是不能因为价格上涨而要求发包方承担上涨后的价格,必须按照造价合同,由承包商自负盈亏,自行承担上涨后的材料差价,所以承包方的利润便会随之减少,情况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亏损的现象。因为我国的材料价格是随着市场变化而出现浮动的,如果浮动较大,承包方所承担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如果承包方损失过多,就会出现延长工期、拖欠工人工资以及拖欠应付的账款的现象,工程项目的进度也随之停摆,所以在间接上也导致了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相应地提高。因此,材料价格不稳定会使得承包商的运营风险增加,从而影响增加建筑的成本

[3]

2.4双方极易产生合同纠纷

如上段所述,如果材料价格突然涨幅过大,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也会变大,但是发包方与承包方之前所签订的合同中的款项是固定的,不能随着材料价格上涨而进行变更,所以如果承包方在实际施工中的投资金额远远超出合同的投资金额,而承包商又无法承担或者不愿意承担时就会与发包方产生纠纷。如果在签订的合同中没有对因材料价格上涨而出现的运营风险进行具体说明或者制定相应的条例,双方可能会因为施工材料价格上涨而使得工程造价增多产生经济纠纷。如果承包方因材料价格涨幅过大的原因而选择低劣的产品来保证自己的经济利润,那么就会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双方也会因为此项问题产生纠纷,严重的可能会使建筑工程停工。如果承包方和发包方产生矛盾和经济纠纷,就会选择走法律途径进行解决,而双方在走司法程序的时候会产生一系列的麻烦资金,不仅会延长工期,还会使得建筑工程造价进一步增多[4]

3.减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影响的对策

3.1制定科学的合同条款

通常来说,因为建筑项目的工程量是很大的,工期一般比较长,所以承包方和发包方签订的项目合同的履行周期比较长,而在此期间,材料价格市场会出现涨幅的情况,如果涨幅较大,承包方的利益就会收到损失。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就应该考虑材料价格浮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合同,这样就能够减少因材料价格变化产生的纠纷。在双方签订合同时,就工程规模大小、施工工期长度以及施工技术要求等具体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合同计价方式和相应的支付方式。规模大小不同、工期长短不同和技术要求不同的工程项目应该区别对待:规模小、工期短和技术要求不复杂的工程项目应该使用固定总价方式;规模大、工期长和技术要求高的工程项目应该使用调值总价方式。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应用在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项目建设中。考虑到双方签订的合同中的一些条款会产生变更,所以应该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责任,划分清楚。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如果不是因为承包方责任所造成的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项目业主方应主动承担因价格上涨产生的差价[5]

3.2对价格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要加强材料的价格管理相关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材料价格管理体系。具体做法是:动态管理材料价格的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可以实时了解与材料价格有关的市场信息,并且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前承建单位了解材料价格信息来源的方式较为单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获取材料价格信息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可以多途径获取材料价格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能够快速掌握国内材料市场的价格信息,并预测未来市场上材料价格的变化,把控整体的材料价格市场的行情,这种获取和处理价格信息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承建方制定合理的决策。对建材的价格管理体系加以利用,有助于承建方在采购施工材料和投资的时候向其提供具有时效性、科学性的信息数据,有利于整体把控工程造价,降低工程造价的风险[6]

3.3合理使用套期保值政策

由于在建筑项目中材料价格的影响很大,如果材料价格上涨就会直接影响承建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建筑项目开始施工以后,承建方非常关心是否能够以预期的价格买到施工材料,因为这是直接影响施工单位的利益的问题。所有的建筑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规避因材料价格波动而产生的造价风险,这个问题亟待解决。所谓套期保值策略,本质上是一种保守型的交易方式,是在建材市场上建筑企业做的一种交易,交易的特点是虽然数量相等但是方向完全相反,可以凭借价格的变动来规避风险,这种策略能够减少建筑企业因为材料价格变动而产生的造价风险。企业规避风险最有效的一种路径就是期货市场,期货市场的作用就是转移或者分散因建材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减少不利影响。采用套期保值策略进行工作是以期货市场为基础,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规避风险。期货市场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风险,比如说操作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对进入期货市场的工作人员要求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要领,熟悉套期保值的各项业务,否则会产生相应的操作风险,不能够积极推动套期保值在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中的作用。

3.4健全价格控制制度

在工程项目当中,可以将施工材料分为主要材料以及次要材料,这是依据施工材料的使用数量多少进行区分的,通常情况下,在总材料中主要材料占比70%,而次要材料占比30%,两种材料所占比例的差异决定了建筑企业采用的采购方式:价格高、使用数量较大的材料可以使用招标的采购方式;价格低、使用数量不大的材料可以使用比价采购的方式,对不同的建材商家进行价格问询,通过比较,选用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商;价值低、通用的材料使用询价采购等方式。为了获取更加全面的价格信息,还可以综合使用电话问询、现场报价以及利用互联网进行查询的方式,使得承建方全面、准确掌握材料价格信息。

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行业中材料价格波动和工程造价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当材料价格上涨就会使得工程造价成本随之上涨,并且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和延误工期。针对材料价格波动而引起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减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制定具有科学性特点的合同条款、对价格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使用套期保值策略以及更好地改善价格控制制度。有利于促进工程造价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喜. 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标准化, 2019, 540(04):26-27.

[2]周敏. 探析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J]. 建筑与装饰, 2018, 000(017):70-71.

[3]朱佳伟. 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应对[J]. 门窗, 2015(4):252-252.

[4]崔丽品. 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的研究[J]. 低碳世界, 2018, 000(004):302-303.

[5]钟丹花. 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的分析[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8, 000(018):202.

[6]曾佩瑜. 主要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000(013):53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