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审批工作中的环评报告审查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2

环评审批工作中的环评报告审查之研究

刘冰 崔西栋

山东省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广饶县分局 山东东营 257300

摘要:在环评审批工作中,环评报告审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要加强这项工

作的开展,做到真正了解、掌握环评项目审批的内容和审批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大环评网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现有环评审批制度,提高环评工作质量。所以,本文对环评审批工作中的环评报告审查进行探究。

关键词:环评;项目审批;报告审查;改善意见

一、环评审批工作中环评报告审查的作用

环评报告作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的决策依据,其结论起着重要参考作用。而环评报告的审查,在从源头把好污染控制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能够确保地区经济发展沿着国家和地方预定的环保方向发展,环保政策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且地方政策均严于国家政策,各地大多都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政策,环评报告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政策相符性分析;其次,能够有效控制地区总体污染水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明确,所在区域无环境容量的项目不予批准;最后,能够带动建设单位、甚至区域总体环保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单位为满足环保要求必须加大投入,采取稳定高效的污染治理措施,不断降低排污水平,甚至主动淘汰重污染项目,改建低污染、高附加值的高新产业,促使社会经济实现良性发展。

二、环评审批工作中环评报告审查的内容及重点

1、环评报告审查的主要内容

其一,审查与国家和地方环保政策的相符性。国家法律法规是宏观指导,地方条例、规章制度是在符合本地区环境状况、环保形势及发展要求的地方政策,且地方政策严于国家政策;环保整治行动方案是地方政府根据当前的环境质量现状,为保证民生,针对特定环境要素或行业制定的短期政策,比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是环保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方政府即制定了《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划定了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范围,严令禁止新改扩建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项目、二级保护区禁止新扩建化工、医药生产项目等重水污染的行业和项目;环评报告必须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其主要污染要素,进而论证与当地环保政策的相符性;这些政策,是环保审批的基础。其二,审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规划的相符性。项目选址要符合区域总体规划布局如土地性质、产业布局、工业园区产业定位等要求;要符合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生态功能区划主要是指国家、省、市生态红线规划,其中也明确了生态功能区的类型、范围和管控要求;环境功能区划主要是根据水、气、声等各环境要素的自净能力等条件,为保护当地环境质量而合理确定的不同类型区,环境功能区划是后期环境预测的基底。其三,审查污染物排放达标可行性:根据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部分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建设项目废水、废气等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的结论,对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有明确论证结论。

2、环评报告审查的重点分析

2.1重视特征污染因子的排放

每一个建设项目都有其主要的环境污染要素和特征因子:有的以水污染为主,特征污染因子涉及N、P,或者重金属;有的以大气污染为主,特征因子涉及有机废气,或者恶臭污染物……在项目工程分析中均需根据其行业类别和原辅料、工艺进行重点识别,并在熟练掌握国家和地方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各标准的适用范围,对照其时段和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明确本项目执行的排放标准。

2.2重视影响预测结论

达标排放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项目建设对原有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在环评报告审查工作中,不仅需要针对已经发生的环境影响与现状开展统计分析,还需要从各要素方面对项目的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叠加区域环境现状本底值,最终结果作为对区域环境质量、对原有环境功能区的影响程度的判定。标准化预测方法、模块化预测手段的预测软件,为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了技术保障,以预测结论作为项目建设可行性的依据。为降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建设单位而言,应当针对其资金和人力等多个方面因素,选择适合、有效的环保处理方案。环评报告中需明确采用的防治措施在能满足治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同时具备建设单位能够并且愿意承担的经济可行性,最终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目的。

2.3重视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平衡途径

满足原有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的要求,最终要落实到区域环境容量上,亦即排污总量控制指标要有明确的平衡途径,这也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控双达标”要求之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明确了没有环境容量的不予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也明确总量控制指标的来源和替代源的削减方案。

2.4重视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及其接受能力

达标排放、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落实总量平衡途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环境敏感目标。因此,这就需要针对距离敏感目标较近的项目加大重视程度,尤其是可能出现废气扰民或者是噪声污染等直接影响人类感官感受的项目,要避免或削减污染来源、采用高效的治理措施,并叠加环境质量现状,明确最终影响程度,甚至是在敏感目标处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确保项目的建设对敏感目标的影响控制在其可接受范围内。由此,需要建设单位引导群众参与到监督工作中,从而对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为当地政府和项目后期营运提供有效的事实依据。

三、改善环评审批的几点建议

1、强化环评报告质量,制定技术单位及人员退出机制

目前,环保部门工作效率已经大大提高,尤其是环评审批的效率,基本可以保证公示结束后获得批文,不能获批的多是由于环评报告质量问题。修订后的环评法取消了环评单位资质证书,环评报告的编制门槛降低,质量也随之下降,在我们审查过程中,明显发现编制的报告存在很多低级的甚至严重的错误。针对出具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报告的人员和单位,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前,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制定相应考核、退出机制,为提高环评质量,又好又快的完成审批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2、加快“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以“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各地都在积极制定“三线一单”管理要求,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空间管制要求,将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作为容量管控和环境准入要求,在满足空间管控和总量管控前提下,提出环境准入门槛和标准即负面清单。“三线一单”是指导意见,各级工业园区则是主要实施单位,要想切实有效的落实管理要求,需要园区摸清自己的家底,加强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固危废储存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减排作为增加环境容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目标、增加区域建设能力的保障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环评审批工作当中,环评报告的审查属于核心工作内容,因此,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且还需要充分掌握和了解环评审批工作的重点及内容。可通过强化环评报告质量、加快“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环评工作质量,从源头控制,最终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振,莫华,周英,等.衔接环评和排污许可的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源强核算探讨[J].环境保护,2017,45(Z1):87-89.

[2]张丰,余发威,崔欣.浅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联系[J].地球,2019(4):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