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西路 308号 4号楼项目中混凝土工程施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2

车站西路 308号 4号楼项目中混凝土工程施工研究

周进

上海开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混凝土施工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部分,随建筑行业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在提高建筑性能及环境适应性方面具备重要意义。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体量大、要求高,过程不可避免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为此本文整合车站西路308号4号楼项目建设经验,对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及控制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以为相似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模板工程

引言: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结构中的普及度非常高,因其强度大、实用性高、使用寿命长、造价低廉等优势,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近年来,技术创新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技术被应用于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但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施工影响因素。车站西路308号4号楼项目实施中总结大量有关混凝土施工的优秀技术经验,有必要对其进行分享。

1项目概况

车站西路308号4号楼项目位于上海市虹口区车站西路308号,采用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合同范围包括基础、主体及安装工程。本项目占地面积689.7m2,总建筑面积3448.55m2,建筑层数为5,标高18m。本项目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构件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湿作业包括混凝土构造柱、现浇梁、基础圈梁、过梁、现浇板、现浇阳台板、现浇楼梯等。

2混凝土工程施工准备

本工程正式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项目经理部全体成员开展图纸会审工作,了解工程施工规范及标准图集,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审核图纸中各节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以明确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目标,准确了解施工方案设计意图,划定施工重难点并进行子工程详细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

生产准备阶段,进行施工场地整平,搭建临时用水、用电系统。本工程砂浆搅拌机及混凝土搅拌站设置在楼北侧,分设两座垂直提升架,为后期混凝土施工提供便利。依照具体要求建设混凝土搅拌站,并选派专人进行施工建设过程监管,配齐砂浆搅拌机、垂直升降机等配套施工机械,确保其安装位置与施工平面布置图相一致[1]

3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3.1模板工程施工

3.1.1模板设计

本项目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模板材料为酚醛竹胶合板及钢板,其中胶合板板厚12mm,选用60×100mm方木作为内楞,使其呈纵向排布,控制内楞间距在300mm以内,使用钢钉将内楞与胶合板可靠固定。建筑梁结构的底模均使用50mm厚的木模板,其宽度与梁净宽相同,侧膜则使用钢模板。平板模板使用竹胶合板模板,宽度与底板净宽一致。模板主龙骨为2根48×3.5mm规格的钢管,钢管间距设计为750mm,次龙骨使用60×100mm的方木,控制间距不超过300mm。使用普通钢管设置支撑系统,平台板下的立杆间距不超过1.5×1.5m,梁下位置的立杆做加密处理,间距控制在0.75×0.75m之内。

3.1.2施工准备

与施工班组间进行技术交底,完成模板底部砂浆找平,避免后期混凝土浇筑过程出现漏浆。彻底清除模板壁内残余灰浆、油污等,均匀涂刷脱模剂,严禁使用废弃机油,避免钢筋构件受污染。

3.1.3质量控制

第一,若混凝土工程模板施工使用混合钢模,同一拼接缝上的U形卡卡紧方式应区别设置。若使用扣件钢管设置支架,需将扣件紧固可靠,并进行力矩抽检。第二,严格控制顶板标高,要求其高度误差在1mm以内。第三,严格控制拆模时间节点,结合混凝土强度及模板位置进行拆模。第四,钢模板施工中,在模板面垫设石棉后进行电气焊作业,焊接完毕后第一时间浇水。第五,模板拆装过程做好上下衔接工作,及时将拆除的模板运送至指定位置,紧固活动构件,严禁将模板放置在脚手架上或高空抛掷。第六,模板拆装中的高空作业,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严格依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使用登高工具,若拆装高度达到3m,必须设置脚手架[2]。拆装过程,在地面划定安全施工范围,除必要的施工人员,严禁其他人员、车辆从下方经行。若被拆除的模板自重较大,还需设置临时支护,避免出现坍落现象。第七,拆模作业开展之前,需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查,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后,可进行拆模作业,拆装过程注意保护混凝土棱角位置,避免因拆模作业导致棱角出现脱落、破损。

3.2混凝土工程施工

3.2.1施工准备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应保持较高的连续性,为规避不确定性因素对施工顺利性的影响,正式施工前开展必要的准备工作。第一,结合混凝土构件结构特点,配置运输车、搅拌机、料斗、串筒、振捣设备等,进行设备运行检验,保证其状态稳定。第二,提前配置施工缝处理所需的模板、支撑结构,并检查施工现场水电等能源的供应情况。第三,结合施工当地天气状况,尽量选择在温度适宜的晴好天气进行混凝土施工。上海地区多雨,为规避气象条件对混凝土施工的干扰,本项目混凝土浇筑阶段现场配备防雨、排水设施。第四,检查模板支撑体系强度、钢筋及预埋件设置情况是否达到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彻底清除模板内泥土、木屑等杂物,浇水润湿,待无积水后,可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

3.2.2混凝土浇筑

本项目混凝土工程施工流程设计为模板清理、隐蔽工程验收、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及模板拆除,重点对混凝土浇筑及养护阶段的创新施工方案进行介绍。

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如下:

混凝土通过吊斗自由倾落的高度不应高于2m,若因施工条件限制导致该高度无法实现,可配合串筒、溜槽等工具辅助下料。

采取分段浇筑的方式,具体层厚依照建筑结构特点及钢筋布置疏密程度确定,以有效振捣长度的1.25倍为宜,且最大层厚不应超过50cm。

混凝土振捣过程,振捣设备应采用快插慢拔的运行方式,均匀布置振捣点,逐一振捣避免出现遗漏。振捣点间距不得超过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需探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充分混合,避免出现缝隙。振捣棒的移动间距应确保模板边缘混凝土被充分振实。

混凝土浇筑应一次性完成,若无法避免出现施工间歇,需尽可能缩短间隔时间,并在下层混凝土凝结前开展上层混凝土浇筑。可间歇时间的确定需根据混凝土材料中水泥型号、施工温度等判断,若浇筑间隔超过2h,则需要依照施工缝进行处理。施工缝应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将施工缝设置在次梁跨度1/3左右处,保证施工缝与梁轴线垂直,不出现斜槎。

若混凝土工程施工经历冬雨期,其原料应选用早强水泥,并使用温度适宜的砂石及清水,严禁骨料中出现冰雪等杂质,适当添加防冻剂,并调整混凝土拌制时长为常温状态的1.5倍。

实时观察混凝土浇筑过程模板、钢筋、预埋预设件是否出现位移、变形现象,发现异常及时停工调整。

3.2.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12h后进行洒水养护,养护周期不短于7d。

混凝土养护方法分为自然养护和人工养护两种。其中,自然养护的主要方式为覆盖洒水及表面密封。若采用覆盖洒水养护方式,可在混凝表面覆盖草帘、毛毡、湿润砂土等,以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本工程施工采用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因此养护时间不得低于7d。若混凝土材料配比中添加抗渗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其养护时间需延长至14d以上。表面密封养护将混凝土与外部环境密封隔离,以避免其内部水分蒸发出现干缩裂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采用洒水养护的难度较高,可优先选择表面密封养护技术。

人工养护的优势是可根据施工环境温度条件变化及混凝土体温度变化,采用加热、降温等手段,对其内外温差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混凝土体开裂。常用人工养护技术包括蒸汽养护、太阳能养护、电加热养护等。以蒸汽养护为例。混凝土蒸汽养护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静置阶段,该阶段混凝土尚未固定成型,因此不做养护处理。第二阶段为升温阶段,该过程的养护要点为升温速度控制,避免形成过高的内外温差。若混凝土构件较薄,加热速度应控制在25℃/h以内,若为大体积混凝土,加热速度不应超过40℃/h[3]。第三阶段为恒温阶段,此时应控制混凝土养护温、湿度条件分别在95℃以内及100%。

3.2.4质量控制

第一,混凝土原材料中,石子及大砂的含泥量分别控制在1%和3%以内。第二,浇筑过程中,每一工作班至少开展2次混凝土原材料及坍落度检查。第三,夏季施工阶段,因环境温度较高,导致混凝土内部水分增发速率加快,进而使坍落度降低,此时需及时进行坍落度调整。第四,冬季施工中,优先选用高水化热的水泥材料进行混凝土配置,砂石材料应在室内存储,或在使用前进行蒸汽加热。第五,雨季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关注骨料含水量的变动。

结论:随着建筑工程规模及复杂程度的提升,混凝土工程施工体量及施工难度逐渐增加。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依照相关技术标准开展各项施工作业,重点关注模板施工及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通过严格的技术监管及质量管理,尽可能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以获得更高的工程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金良.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923.

[2]严东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20,46(3):92,94.

[3]李偲嘉.当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