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零件机械损耗特点分析及减少机械损耗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2
/ 2

农业机械零件机械损耗特点分析及减少机械损耗的措施

王建英

勇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不同零件之间都具有一定的接触面,尤其是其中的金属零件,由于彼此之间的硬度较高,因此在接触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损耗。此外,一些零件的损耗是必要性的,对于这部分的零件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换。为了使得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使用的成本得到下降,需要对于其中的零件磨损进行有效控制。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农业机械零件机械磨损,对农业机械零件机械损耗特点以及减少农业机械零件损耗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农业机械零件机械磨损;特点;措施

一、农业机械零件机械磨损的分析

  磨损是运动摩擦副接触面间相互损耗的现象,是零件失效的最普遍形式。农业机械运动摩擦副之间金属——润滑介质——金属相互作用着,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形式和作用效果极其复杂,使得摩擦表面的磨损过程及磨损原因也十分复杂。但通常认为,摩擦表面的耗损主要有关因素有:机械因素(弹性与塑性变形、振动);分子物理因素(扩散、加热、吸附、接触熔化);化学因素(化学吸着作用、电化学、润滑油中高分子链的分解和形成)等。因此,磨损是机械、物理、化学现象的总和。磨损将严重影响机器的寿命和可靠性,使机械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增加。一般机器中因摩擦磨损而失效的零部件占全部报废零部件的70%~80%。对磨损过程和原因有多种解释,不同解释也在一定范围内说明磨损的过程和机理。尽管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受到试验条件的限制,还不能用来解释和概括全部的磨损现象,但我们可根据对磨损结果的认识,来分析并提出减小或减缓磨损的技术措施

二、农业机械零件机械损耗特点的分析

  1、农业机械零件的磨料磨损特点。进入摩擦副零件表面之间的硬质磨料颗粒,在零件相对运动时对零件表面产生“切削”作用,使零件表面磨损,称为磨料磨损。磨料可能从外界进入(如外界的粉尘、油料中的杂质),也可能是早已存在于摩擦表面的(如铸件含砂、镀件中杂质),还可能是磨损过程的产物(如金属氧化膜的剥落)。磨料磨损的速率与摩擦副的运动速度成正比;磨料的硬度愈高,磨损越大;磨料大小与配合副间隙相近时磨损量最大。磨料磨损容易发生在运动速度高、负荷大、杂质易混入的摩擦表面的零件之间,如曲轴主轴颈与主轴承之间,连杆轴颈与轴承之间,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气门导管与气门杆之间等。这些零件表面使用一定时期后,大都有磨料磨损的明显痕迹。

2、农业机械零件的粘着磨损特点。当零件摩擦表面受到过大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作用时,相互嵌入并产生塑性变形,造成局部高温而处于熔融状态,相对滑动使零件表面材料转移或断脱,这种现象称为粘着磨损。粘着磨损的程度与粘着点的强度有关。如果粘着点的强度比摩擦副的表面强度低时,撕脱或材料转移发生在粘着点上,两摩擦表面材料转移极轻微,摩擦面也较平滑,只有轻微的擦伤,这通常称为外部粘着。若粘着点强度比两摩擦表面一方的材料强度高时,撕脱或材料的转移将发生在强度较弱的摩擦表面材料上,且造成弱材料表面局部粗糙的撕脱损伤,这通常称为内部粘着。在多数情况下,摩擦表面的粘着磨损的内部粘着与外部粘着同时发生,即一部分粘着点从外部分离,一部分粘着点从内部分离。在接触负荷大、润滑条件差、冷却强度不足、相对滑动强度高的粗糙摩擦表面,很容易发生粘着磨损,且零件的表面负荷愈大、表面温度愈高,粘着磨损现象也越严重。粘着磨损一旦发生,发展很快,能在短时间内造成零件的严重破坏,还会导致柴油机重大事故。柴油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的配合表面,轴颈与轴承的配合表面都是发生粘着磨损的高危险区域。

  3、农业机械零件的腐蚀磨损特点。零件的表面,由于受到腐蚀性气体或液体作用,由电化学反应生成化学反应膜,在机械载荷作用下,表面摩擦导致化学反应膜与基体金属的脱离,又形成新的反应膜,继而又被破坏,这种周而复始的现象称为腐蚀磨损。腐蚀磨损一般分为氧化腐蚀和特殊介质腐蚀两类。氧化腐蚀磨损普遍存在于柴油机零件摩擦中,其损坏特征是金属的摩擦表面沿滑动方向呈匀细的磨痕。氧化磨损的磨损速率在各类磨损中是最小的。摩擦表面上的氧化膜性能对零件的磨损产生重要作用。零件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可以降低零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速率,可以提高零件抗磨料磨损的作用,还有利于防止粘着磨损。柴油机在运转中应减小大负荷的工作频率和降低全速全负荷的工作时间,避免氧化膜的破坏,以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特殊介质磨损是由于摩擦副零件与酸、碱、盐等介质作用发生腐蚀,在载荷和摩擦作用下破坏氧化膜,此氧化磨损有更高的磨损速度和更大的磨损量。柴油机气缸壁是经常发生特殊介质腐蚀磨损的区域。轴瓦合金中的铅、铬等元素,容易被润滑油中的酸性物质腐蚀,在轴瓦减磨合金表面生成黑点,逐渐扩展成为海绵状软组织而小块脱落。

、减少农业机械零件损耗的措施

  1、定期对于对于农业机械进行维护与清理。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以及使用过程的影响,必定会产生一定的损耗,为了使得损耗产生的经济损失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农业机械的应用之后,需要对于机械进行定期的保养以及维护,这样的过程能够有效的使得机械的使用寿命得到增加。同时在进行维护以及修理、整理的过程中,农业机械使用中正常的零件替换工作也能够及时的进行。在一些状况下,农业机械中正常的零件替換不能及时进行,将会导致在应用中机械的损耗程度有所加剧。

  2、结合不同使用条件以及使用的环境进行维护。在农业机械应用中,应用人员需要对于应用环境进行认识,并根据应用环境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对于机械的进行针对性的维护以及保护。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在风沙的环境中应用农业机械,可以选择室内应用的方式,或者是通过风沙挡板等加固的措施,使得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减少风沙环境代理的危害。另外,一些农业机械的使用需要在高温的环境中进行,这种环境将会对于农业器械造成一定的损耗。因此,需要应用合理的手段,降低农业机械在运行中的温度等,使得机械的使用能够符合于温度控制的标准。例如,可以使用一些风扇装置,加快空气的流动,带走高温等。应避免机器在过冷或过热条件下较长时间地工作,保持机器的正常技术状态,可以有效地减小磨损。

  3、规范农业机械应用。农业机械应用需要对于农业机械的应用过程进行有效的规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使用人员需要仔细的对于使用相关的说明进行阅读与学习。随着机械研究水平以及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的农业器械在使用的复杂程度上有所提升。在面对于较为复杂的农业机械应用时,应用的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引导以及培训,保持农业机械使用过程的整体规范性。此外,在一般性的农具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对于农业机械的应用规范进行关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磨损是零件失效的最普遍形式,其是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表面材料不断损失的现象。发生磨损要同时具有三个条件:有相互接触的表面;有相对运动;有表面材料的损失。因此为了保证农业机械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对农业机械零件机械损耗特点分析及减少机械损耗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1]阿不都热西提·买买提.农业机械零件磨损特点分析及减少磨损的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07)

[2]韩栋梁.农业机械零件机械损耗特点分析及减少机械损耗的措施[J].南方农机,2019(13)

[3]李雪莲.农业机械零件机械损耗特点分析及减少机械损耗的措施[J].科技风,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