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0
/ 2

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问题研究

申永喜 1 赵文静 2

1. 上蔡中学 河南上蔡 463800

2.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 河南上蔡 463800

摘要:目前,在我国的中学班级管理中仍存在班主任缺乏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班级管理依然是以班主任为绝对权威,管理内容不够全面,重视优秀学生,忽视差生,班级规模太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从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组建班委会,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实行民主管理,强化班级管理目标,班主任应注重管理方法,注重差生的转化,充分发挥科任教师的管理作用,缩小班级规模八个方面来探讨对策,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班级管理。因此,对目前中学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我国教育的各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中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主任缺乏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

当前,中学班级管理缺乏理论的指导。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学校领导认为从师范学校毕业就自然能胜任中学班主任工作,因此许多班主任从来没有进行过班主任上岗培训。另外,学校领导对已聘用的班主任没有组织相应的培训工作,因而班主任没有理论知识的扩充和更新。二是班主任没有时间去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在“应试教育”占主导的今天,班主任最关心的就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因为教育部门以及整个社会把它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质量的标准。班主任不仅要上好课,还得管理和处理班级的相关事物,每天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因此,班主任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学习管理理论知识。

2、班级管理依然是以班主任为绝对权威

班级管理既受班级内部要素的影响也受班级外部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想管理好班级就要充分发挥和协调班级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从内部要素分析,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班主任仍被认为是学生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具有较大的权威。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外部因素考虑,班级管理者没有注重综合各种力量就做决定。班主任没有与各科任课老师协商本班的教育问题,很少家访听取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意见和期望。综合以上两点,不难发现班级管理仍然是以班主任为绝对权威,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管理内容不够全面

当今,教育提倡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班主任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即“考试分数”。在现实的学习管理中班主任只要求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拿个高分,却忽视了要强调一系列影响学生成绩因素的作用,如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等。同时也忽视了德、体、美、劳的管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当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又得不到相应的缓解和发泄,造成部分学生心理扭曲,不少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4、重视优秀学生,忽视差生

所有班主任都喜欢优秀的学生,他们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规规矩矩,很听话。而对差生就完全不一样,主要表现在座位的安排上。优生不管个子高矮都坐前几排,而差生不管近视还是个子矮都会坐到最后一二排。这样做无疑是把“差生”和优生隔离。另外,对优生和差生的评价上不一样。优生和差生犯了同样的错误,班主任会原谅优生,但是对差生却从重处理。事实上,所谓的“差生”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差生。只是由于没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而成为了所谓的“差生”。他们学习成绩不好,但或许在其他方面比较擅长,所以班主任不要忽视差生,要公平对待他们。

5、班级规模太大

有效的班级管理与班级规模有关。目前人数在六十人以上的班级大量存在,尤其出现在重点学校和区县中学。几十个学生拥挤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教室的空气也不流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影响。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等,试问班主任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如何能管理好这么多的学生?

二、优化中学班级管理的对策

1、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

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和成就上有辉煌卓越的表现时,那你就自然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面了。相反地,如果教师表现出无能和平庸,那么不论你如何温存,在说话时如何耐心,如何善良殷勤,不管你如何体贴关心学生,仍然不会博得学生真正的尊敬。”因此,班主任想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但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而且要有渊博的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当今,随着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和学生发展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发生转换,并将新的教育理论观念转变成为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同时,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班主任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实行民主管理

在班委会的选举、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方面实行民主管理。例如改变传统的班主任指定班干部的做法,让学生都有资格参与班干部的选举,改固定式班干部管理制度为轮流管理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集体的管理。另外,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上要体现民主决策。班级管理制度由学生集体讨论通过,然后照章执行。这样,不仅班级管理有章可循而且在执行过程中学生也容易接受。实行民主管理能使每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的主人,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班主任应注重管理方法

班主任管理班级应注重方法:(1)班主任应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只有努力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处处以身作则,才能用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2)爱护、尊重学生。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尊严是平等的,因此做学生工作就要从爱护学生的前提出发尽量做到欣赏学生、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3)正确处理管与放的关系。管得过多过死,容易让学生缺乏创造性、独立性以及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放得太多,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但也会出现混乱无章的情况。因此,要管放结合,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能力提高,(4)正确处理严与宽的关系。班主任要正确把握好严格管理的尺度,要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要持之以恒,避免犯时紧时松的“冷热病”。

针对当前中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存在的问题,班主任有必要从以上几方面着手,提高管理效果,进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本文系2019年度驻马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问题研究》(ZJKYKT2019—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