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0
/ 2

探索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高秋景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430000

摘要: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是目前建筑市场主要革新方向之一,也是体现绿色、环保、低碳施工理念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以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体系为开篇,重点探究其技术优势,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革新与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住宅建筑

引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就是以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为主,通过现场配装的方式设计、制造相应类型的结构房屋、建筑等。一般可分为全装配建筑与部分装配建筑,前者以低层建筑、抗震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为主,后者施工速度、生产效率则更为迅速,可在冬季、寒冷天气进行施工。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技术体系

混凝土装配住宅结构主体通常是依靠节点、拼缝等技术将结构连接为主体,并满足施工阶段与后期使用阶段的承载力、钢性、延性、稳固性等要求,其中连接构造采用的钢筋连接方式可分为灌浆套件连接、搭连接、焊连接三种。

就目前来说,我国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技术发展体系主要可分为:第一,万科集团的预制框架、矿街结构外挂板,并加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通常采取一体化设计、PC窗预埋等辅助技术。第二,远大住工采用的装配式叠合楼盖现浇剪力墙结构、装配式框架体系等,在整体厨卫、成套门窗等方面实现标准化设计模式。第三,南京大地建设主攻装配式框架外挂板体系、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1]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技术优势

(一)节约资源方面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是目前较为新型的工程项目类型,在实际施工、应用中,具有较为突出的资源节约优势。可以说,建筑行业是我国传统发展行业之一,过去与西方建筑行业相比,我国在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控制能力较弱,其中能源消耗是国外的五倍,水泥消耗则高达四倍。这就使得不论是建筑业个别消耗量,还是整体消耗量,都与我国持续性发展战略背道而驰。此外,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常用的硅酸盐水泥,是可不再生材料,在拆除、拆迁这种建筑时,硅酸盐水泥部分无法被分解、被循环利用。同时,建筑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我国总排放量的五分之一,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损害。而为了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提升环境保护水平,通过借鉴外国大量实践经验可知,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是可以起到有效改善作用的重点措施之一。

应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一方面,通过使用预制墙板、叠合板等,可有效控制模板使用量,降低钢架、木材施工的消耗。另一方面,可降低在控制构件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建筑材料的损耗,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并控制土壤污染程度。另外,由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所用构件基本已提前在工厂中进行加工、预制,可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程度。

(二)控制工期方面

传统建筑工程项目中,大部分构件、材料等都是进入施工现场后再进行加工,导致在场地较为狭隘的施工现场中,这一非流水线式的加工环节,还会遇到天气环境变化、材料与构建规格问题等,会延误较多的施工时间,并造成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难度。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项目中,可将所有构建、材料提前进行购买与加工,通过流水线加工操作,严格执行加工标准,且不需要考虑环境、规格问题。在加工完成后,即可输送至工程施工现场,并直接使用,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如,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所使用的墙板,可通过预制加工方式,并在墙面主体结构预留外墙墙板安装位置,待这部分预制墙板加工完成,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即可进行直接安装。相对于以往这一施工环节,最多可节省4天时间。除此之外,将工程中其他各个部位可使用预制生产加工、施工的环节节省时间汇总,可在整体工期时间中节省2个月左右的时间。同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外墙、飘窗等施工中,在预制施工中预留一定的保温层、装饰层、水槽等,当预制外墙、预制飘窗等送达后安装即可,从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而在节省工期的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人力、物力浪费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整体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效率。

(三)使用性能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建筑市场创新进程,大众对于生活与居住条件的需求同样在不断升高,因此建筑行业不仅要通过不断革新来满足大众追求舒适性、美观性的要求,还需要更加注重居住空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基于此,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高安全性、环保性、抗震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如,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在实际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每一个施工构件基本材料都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在提升了材料衔接紧密性的同时,还可有效发挥冬暖夏凉的效果。

此外,在传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是主要的构件之一,虽然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但是进入冬季后极易出现大量裂缝,并导致建筑应力释放较弱、牢固性降低等问题。而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可通过PC板材料来提升对缝隙的应对能力,避免建筑墙体出现裂缝情况,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

[2]

(四)工程造价方面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原则较为规范、严禁,通常是在预制构建加工制作方案确定的基础上,工程单位将预制构件送往加工厂家进行制作、加工,降低了中间规划与在准备生产的时间,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可按照一定的标准操作规章进行重复性加工,减少构建加工、制作中的失误与错漏现象。因而,有效降低中间人力、物理成本投入,实现了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

此外,在这一类有序、重复、规范的加工过程中,加工方还可结合劳动力状态进行科学排布,提升加工制作的衔接性,降低不必要的劳动力损耗,从而有效控制资源投入与工程造价成本。

结束语:总而言之,我国目前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初期,施工、设计、生产等都在从现浇类向预制类装配转型。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创新,在提升建筑结构受力合理性、连接可靠性、施工方便性、住宅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文龙.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J].建材与装饰,2019(34):42-43.

[2]汤健.浅谈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