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ACs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9
/ 2

PROTACs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靳子硕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甘肃兰州 7301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也有了进步。蛋白水解靶向嵌合分子(protein 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是一种可以直接降解靶蛋白的双功能嵌合体。PROTACs通过中间连接链将靶蛋白与E3泛素连接酶结合的配体连接起来,继而泛素化修饰靶蛋白,从而使其进入蛋白酶体途径降解。根据PROTACs的作用机理,可以设计合成靶向降解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蛋白的PROTAC分子,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关键词:PROTACs;肿瘤治疗领域;研究与应用

1蛋白质降解机制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sys-tem,UPS)约占细胞内源性蛋白降解中的80%左右。UPS由泛素(ubiquitin,Ub)、3种泛素化酶、蛋白酶体及其底物(蛋白质)构成,在ATP供能的情况下,E1泛素活化酶将泛素激活并传递给E2泛素结合酶,再通过E3泛素连接酶连接到靶蛋白上。当第一个泛素分子连接到靶蛋白上以后,更多的泛素分子相继连接到上一个泛素分子的赖氨酸残基上,形成多聚泛素链。随后蛋白酶体特异性地识别这个带有泛素标签的底物蛋白并将其降解。PROTAC分子由三部分构成,一端连接可靶向蛋白质的分子,通过连接体(Linker)与E3连接酶配体缀合,将E3连接酶招募至靶蛋白利用生物体固有的泛素化过程靶向蛋白降解。

2ER与AR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50%~80%乳腺癌患者存在ERα阳性表达。ER是一种核受体蛋白,其亚基ERα与其配体雌激素结合,可调控下游靶基因MYC、CyclinD1等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的增殖。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药物他莫昔芬就是通过拮抗雌激素与ERα之间的相互作用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是我国男性常见肿瘤之一,AR在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即去势治疗,可通过双侧睾丸切除术,或者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激动剂或与抗雄激素药物联用降低体内雄激素含量。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会出现耐受和复发现象,称为去势抵抗。去势抵抗的原因包括:AR扩增、AR敏感性增强、AR突变导致AR信号通路自激活等。因此,抑制AR活性是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方法之一。如前所述,Craig M.Crews课题组将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羟基化七肽与D型精氨酸多聚体连接,合成了可以降解AR的PROTAC-5。在正常氧分压情况下,HIF-1α发生羟基化后可与pVHL结合,而pVHL是CRL2VHLE3泛素连接酶的底物受体。因此,PROTAC-5通过HIF-1α羟基化七肽连接的CRL2VHL E3泛素连接酶介导AR的降解。cIAP1(cellular inhibitor of apoptosisprotein 1)蛋白是一个肿瘤相关蛋白,在肝细胞癌、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等肿瘤中高表达。cIAP1结构中含有RING结构域,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可发生自身泛素化。抑制剂besta-tin-methyl ester(ME-BS)可与cIAP1相互结合,据此,Keiichiro Okuhira等合成了SNIPER分子,由MeBS和与ERα结合的配体4-OHT(4-hydroxytamoxifen)构成,通过cIAP1泛素化降解ERα,研究结果显示SNIPER通过降解乳腺癌细胞MCF7中的ERα,抑制下游基因pS2的表达,使细胞内产生较多的ROS,最终导致乳腺癌细胞的凋亡。3PROTAC技术的开端———多肽类PROTACsPROTACs技术的开发伊始是使用多肽来招募E3连接酶。Sakamoto等在2001年时将甲硫氨酸氨肽酶-2(MetAP2)的小分子抑制剂Ovalicin和10-AA大小的IkBα磷酸肽连接,得到第一个靶向蛋白质的嵌合分子Protac-1,见图2。IkBα可与SCFβ-TRCP(SKP1-CUL1-F-box蛋白)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中的β-TRCP结合,泛素小分子被拉至MetAP2表面使其发生多聚泛素化,并以Protac-1依赖性方式降解。至此,PROTACs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但由于这些早期的PROTACs缺乏细胞渗透性,不能应用到药物领域。而且Ovalicin与MetAP2以共价方式结合,限制了PROTACs特有的催化性能。此后不久,利用相同的E3泛素连接酶配体,该组又设计了以雌二醇为基础靶向雌激素受体(ERα)的磷酸肽Protac-2,成功诱导降解了ERα。为了解决缺乏细胞渗透性的问题,Sakamoto等又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双氢睾酮(DHT)为基础的磷酸肽Protac-3导入HEK293细胞,证明了PROTACs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降解雄激素受体(AR)的能力。

结语

目前,PROTACs因其特异性较高的靶向降解功能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通过利用细胞本身存在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可逆地降解靶蛋白,避免了因靶蛋白基因位点突变引起的耐药现象,也解决了部分致癌蛋白因缺乏合适位点而无法取得小分子抑制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PAIKYK,JEONGSK,OMENNGS,etal.Thechromosome-centrichumanproteomeprojectforcatalogingproteinsencodedinthegenome[J].NatBiotechnol,2012,30(3):221-223.

[2]赵海娜,彭玉兰,骆洪浩,等.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超声图像特征预测乳腺癌风险的logistic模型及诊断效能研究[J].华西医学,2015,30(12):2249-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