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枸橼酸咖啡因对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早产儿脑和肠道氧代谢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9
/ 2

观察枸橼酸咖啡因对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早产儿脑和肠道氧代谢的影响

甘桂坚 1 林燕飞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新生儿科 1 麻醉科 2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在小于34周早产儿呼吸暂停(AOP)中应用的疗效与护理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5例诊断小于34孕周早产儿并发生呼吸暂停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n=45)和氨茶碱组(n=40)。通过护理观察等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枸橼酸咖啡因组有效43例(95.6%),氨茶碱量组有效21例(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较氨茶碱在早产儿呼吸暂停(<34周)中应用中疗效有利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枸橼酸咖啡因;氨茶碱;疗效;护理观察

呼吸暂停是指患者在一定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呼吸停止超过20s并伴有心率减慢小于100次/min、紫绀或肌张力减低等症状。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常见急症之一,是一种严重征象,如不及时处理,可因长期缺氧而引起脑损伤甚至死亡,尤其小于34周的早产儿,其易发生早产儿呼吸暂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5例诊断小于34孕周早产儿并发生呼吸暂停的临床资料,并使用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嘱治疗;枸橼酸咖啡因组中,男30例,女15例,胎龄30~33+6周28例28~29+6 周17例,出生体重<1000g14例,1000g~1500g 23例,1500~2500g8例;氨茶碱组中,男26例,女14例,胎龄30~33+6周26例,28~29+6周14例,出生体重<1000 g="" 1500g="" 2500g="" 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早产儿的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第4版):胎龄小于37周。研究对象及对照组均是小于34周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多见于早产儿,无引起呼吸暂停发作的相关疾病[1]。 1.3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置于新生儿暖箱,行心电监护,并由我科训练有素的护士专门观察和记录。这85例早产儿均在入院后不久出现气促、发绀或呼吸暂停、呼吸衰竭,常规给予氧气吸入或机械通气并积极抗感染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首次发生呼吸暂停后给予托背、刺激足底、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处理。枸橼酸咖啡因组给予饱和量20mg/kg 30分钟静脉滴注;24小时后用5mg/kg.Qd(10分钟滴完)维持至未发生呼吸暂停5-7天或纠正胎龄至34周,若维持量不能缓解呼吸暂停,增至10mg/kg qd维持;氨茶碱组给予饱和量5mg/kg 24小时后给予2mg/kg q12h维持至未发生呼吸暂停后5-7天、若维持量不能有效改善呼吸暂停,增至3mg/kg q12h; 1.4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24 h内控制症状,未再发生呼吸暂停,呼吸节律正常;有效:用药48 h内呼吸暂停明显缓解(<3次/d),呼吸节律基本正常;无效:用药48 h后呼吸暂停仍反复发作(≥3次/d)。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观察与结果: 2.1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 氨茶碱组总有效率为52.5%,其中显效9例,有效12 例;枸橼酸咖啡因组总有效率为91.1%,其中显效20例,有效23例。枸橼酸咖啡因组疗效优于氨茶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氨茶破与枸橼酸咖啡因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氨茶碱组

40

9 (22.5)

12(30.0)

19(47.5)

21(52.5)

枸橼酸咖啡因组

45

20(44.4)

23(51.1)

2(4.4)

43(95.6)

x2值

4.537

3.897

21.103

21.103

P值

0.033

0.048

0.000

0.000

2.2不良反应:氨茶碱组发生心动过速9例、烦躁不安8例、喂养不耐受10例、电解质紊乱,9例、高血糖8例、癫痫发作4例;枸橼酸咖啡因组发生心动过速3例、烦躁不安2例、喂养不耐受4例、电解质案乱2例、高血糖5例癫痫发作0例。枸橼酸咖啡因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早产儿管理目前是NICU工作的重点之一,由于早产儿各种脏器发育不完善,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影响存活,尤其小于34周的早产儿,极易出现呼吸暂停、呼吸衰竭等问题。出现呼吸暂停后,作为医护人员,首选刺激和体位疗法,帮助患儿自作呼吸恢复和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同时给予药物治疗。氨茶碱与枸橼酸咖啡因均属于甲基黄嘌呤类药物[2],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兴奋呼吸中枢,提高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达到兴奋呼吸,解除呼吸抑制的目的。枸橼酸咖啡因脂溶性高,渗透入脑脊液更迅速,新生儿易于耐受,咖啡因的临床效应浓度为5~20 mg / L,低于50mg/L 时很少出现不良反应,且半衰期长,血浆浓度波动范围小,相比氨茶碱而言临床使用更安全、疗效更确切。

通过本组资料观察分析分析可以看出,枸橼酸咖啡因在小于34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应用具有明显疗效,明显高于氨茶碱,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3].作为临床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做到密观察、早发现、早处理,为早产儿的预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5.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7. [3]张雪峰,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学学分册,2004,31: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