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病例资料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2

75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病例资料结果分析

邓鑫

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长沙 410015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本院75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病例资料结果分析,探讨以后发热门诊在应对突发疫情需要改进的方法和可借鉴的经验。 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31 日-2月29日期间本院发热门诊750例病例资料,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影像学及实验室结果综合分析。 结果 所有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男性459例,女性291例, 年龄分布 3~87岁,确诊新冠肺炎8例,均为普通型,且年龄大于45岁有5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28例,其他以普通感冒、肺部感染为主,占及极少数的肺结核4例。其中有流行病学史伴有症状115例,无流行病学史伴有症状657例,无症状无流行病学史27例。 结论 本地区新冠肺炎发病率不高,确诊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症状轻,疫情期间做好人们心理健康知识宣教,显示必要且重要,同时正确地做好门诊预检分流,优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减少交叉感染,以提高诊断效率及科学防控。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病例; 结果分析;

2019年12月武汉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病人,之后迅速蔓延,全国其他省份相继报告有新冠肺炎感染者。2020年1月23日湖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我院也在第一时间开设了发热门诊,同时也是长沙市天心区唯一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本研究收集我院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750例发热门诊病例资料,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31-2月29日疫情流行期间发热门诊750例病例资料,依据性别、年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CT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结果750例病例资料中,男性 459 例,占比 61. 2%,女性 291例,占比38. 8% , 年龄 3 ~ 87 岁 ; 根据有无流行病学史特点统计分析,见表1

1

有无流行病学史特点

病例数

百分比(%)

有流行病史学史伴有症状

101

13.5

无流行病史学史伴有症状

617

82.3

无流行病史学史无症状

27

3.6

有流行病史学史无症状

5

0.6

根据症状特点统计分析见表2(同一病例,可能存在多种症状,重复统计在内)

2

症状

发热

咳嗽

咽痛

乏力

腹泻

其他症状

无症状

病例数

237

259

81

30

5

27

46

百分率(%)

31.6

34.5

10.8

4.0

0.6

3.6

6.1

3.讨 论

第一:新冠肺炎,可防可控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人感染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1] 研究本院发热门诊病例发现,新冠肺炎确诊者为8例,均为普通型,都有流行病学史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且症状都较轻,有5例为中老年人,其中3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都痊愈出院。这与年龄>45岁的中老年尤其容易感染,起初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干咳,多伴有流行病学史的新冠肺炎特点[2]相符合。进一步说明,本地区通过科学防控、积极应对,有显著成效,且该病是可防可控。

第二:重视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合理疏导并防范

病例中有27例无任何症状及流行病学史的患者,主动到发热门诊要求新冠肺炎筛查、甚至表现出过分焦虑,虽然占比3.6%比例不高,但可以反映出疫情流行期间,一部分人出现焦虑不安、紧张、失眠、担心自己被感染等一系列心理问题[3]。各地政府及卫生公共部门应重视人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激反应,做到疫情信息公开透明,加大人们正确应对突发疫情事件心理调适的健康知识宣讲,医务工作者要充分理解并尊重无症状筛查者,进一步了解患者更深层次心理原因,合理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安慰并树立其战胜疫情的信心,降低其不良心理反应的影响。各地防控部门应组建包括精神专科医生、护士、临床心理学家等在内的医疗队伍,为受疫情影响的患者、被隔离的家属和密切接触者提供适当的精神心理干预和支持措施。

[4]

第三:科学合理安排一线抗疫医护人员作息时间,为健康提供保证。

在疫情期间,本院发热门诊施行24小时开放,医护人员每8小时进行轮换班,由于工作环境特殊性,上班时间不能进食、上厕所,按正常时间交接班,往往会错过三餐就餐时间,加之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工作负荷加大,如三餐及作息不能规律,人体免疫力就会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增加。科室考虑以上情况,将上班时间做了人性化调整,改为三餐时间交接班施行8-12-18-24-0四班轮换,另外白班就诊患者一般多于夜班,尤其是0点以后夜班,常常会遇到突发情况,夜班后科室也及时安排补休,尽量让医护人员充足休息,从而为一线抗疫人员提供健康保证。

第四:优化和改进发热门诊流程,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病例资料中显示无流行病史学史伴有症状的有617例,占82.3%,占大部分比例。本院由于场地受限,发热门诊前期存在无流行病学史发热与流行病学史发热患者没有单独隔离开,都进入同一个诊室进行新冠肺炎筛查,存在患者与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2月5日,随着《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的颁布,诊断标准放宽,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都纳入诊断标准,发热门诊量剧增,为此医院克服场地受限困难,临时增设一个无流行病学史的普通呼吸道门诊,两个门诊患者通道采用围栏独立隔离开,同时所有工作人员进出医院的通道与患者就诊通道也分别隔离开来,门诊还增加几个预检分诊台,外围人员着防护服对发热门诊患者进行缴费、取药、追查检查结果等一对一服务,使发热门诊的就诊流程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这样既极大地减少患患、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又增加患者尤其老弱病患就诊的便利性,真正做到高效科学防控。

总之发热门诊是医院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及防治传染病的前哨岗,是潜在感染的预警区,它可有效地降低传染病扩散的风险。[5]面对突发的疫情,医院能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合理安排一线医务工作者作息时间;保障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重视疫情期间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健康宣教,合理疏导、提前防范;对发热患者的识别、 降低患者与患者及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科学防控效率,决胜于“抗疫之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第五版) . [Z]. 2020-02-21.

2[]周玉平,朱传新,万禧伟,冯传咸. 咸宁地区3 886例发热、咳嗽患者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1-9.

3[] 常蕾,黄薛冰,赵梦婕,马宁,孙伟,师乐,范滕滕. 新冠肺炎流行期针对大众心理健康的建议[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03):282-283.

4[] 邓雅菲.精神科教授:可从三方面疏导受新冠肺炎影响人群的心理困扰[J].工友,2020(02):17.

5[]孙德兴,蒲长春,余婷. 基层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流程探索[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