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婴儿氧舱治疗 180例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及治疗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1

探讨婴儿氧舱治疗 180例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及治疗措施

蒙家纺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医学科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婴儿氧舱治疗治疗180例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及治疗措施。方法:从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中,随机抽取18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90例,参照组90例。研究组进行婴儿氧舱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在治疗五个疗程之后,选择GESELL量表进行有效评价,并比较治疗结果。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不如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氧舱治疗对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有着更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婴儿氧舱治疗;小儿脑性瘫痪;GESELL量表;治疗;高压氧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婴儿出生前到一个月之间,由于不同种原因而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症状表现为婴儿的姿势异常、智力低下、中枢性运动障碍、癫痫以及语言障碍等并发障碍[1]。小儿脑性瘫痪是我国小儿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生会给家庭带来严重的伤害,加大家庭的经济负担。现列举18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中,随机抽取18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90例,参照组90例。参照组患者:男性40例,女性50例;年龄为1.5~12.3月,平均年龄(7.3±0.1)月。研究组患者:男性39例,女性51例,年龄1.3~10.6月,平均年龄(7.5±0.5)m。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系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常规治疗

参照组患者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的同时,进行功能训练治疗。

1.2.2 婴儿氧舱治疗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前提基础上,同时用武汉海博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氧宝牌YLCO. 5/1. 5A型透明婴儿氧舱进行治疗。氧舱治疗所选择的压力大小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年龄而定。1次/d,10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之后,再间隔2周,进行第2个疗程,一共治疗时间为5个疗程。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高压氧操舱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取得医用高压氧专业上岗合格证的专职人员进行。

1.3 指标判定

治疗5个月前后的采用GESELL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衡量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轻重状态。显效:治疗后评分达到正常标准80分以上者。有效:治疗后评分增加20分以上的患者,但尚未达到正常标准者;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总治疗率=(有效+显效)/总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计数资料(X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为(n,%),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GESELL量表评分,有效对比较治疗结果。治疗后有效人数:参照组(10人,11.11%),研究组(60人,66.67%),比较结果为(X2=58.441,P=0.001);治疗后显效人数:参照组(35人,38.89%),研究组(28人,31.11%),比较结果为(X2=1.197,P=0.274);治疗后无效人数:参照组(45人,50.00%),研究组(2人,2.22%),比较结果为(X2=53.243,P=0.001)。治疗后总治疗率:参照组(45人,50.00%),研究组(88人,97.78%),比较结果为(X2=53.243,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婴儿氧舱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病状。高压氧的环境下可以更好的增加患者的血压分压,改善血氧含量,更好的增加氧气的弥散距离。与此同时,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并且疏通脑侧支的循环,避免大脑组织出现缺氧的症状,恢复大脑功能的同时修复已经受损的脑组织,更有利于患者进行新陈代谢[2]

对比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GESELL量表评分,有效对比较治疗结果。治疗后有效人数:参照组10人,研究组60人;治疗后显效人数:参照组35人,研究组28人;治疗后无效人数:参照组45人,研究组2人。治疗后总治疗率:参照组45人,研究组88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小儿脑性瘫痪患者进行婴儿氧舱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05):309.

郑敏超,杨俊强.综合方法治疗脑瘫儿独坐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07):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