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4
/ 2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探究

闫铭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4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城市一道重要的景观资源,城市河道水环境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推进,城市河道水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迫在眉睫。本文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简述,重点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

引言

在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传统河道整治工作主要是防洪排涝,从某一方面分析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新时期下,提出全新净化水质对策对于改善周围生存环境和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人们要意识到河道水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保证在防洪排涝工作基础上,确保河道可以正常运行,使用合理对策不断减少水环境出现的污染现象,使整个城市河道水环境能够得到全面治理和恢复。

1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原则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对整个城市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也在积极开展着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相关工作,在实践中,要有针对性的科学治理,遵循生态治理原则。

(1)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在治理过程中,要给水生生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不管是开发还是治理,都要在不破坏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保证河道水环境的生态功能不遭到破坏;

(2)开展全面治理,在保证河道排水、抗洪的基础功能之后,可以综合考虑添加其景观效应,展开全面综合的治理,保证生态原则和景观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3)治理过程要从整体进行规划,要充分考虑河流上下游、两侧河堤、河面与河底对整体系统生态的影响,保证工程质量;

(4)遵循科学管理的治理原则,河道水环境生态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要注重日常的维护工作,加强工作人员的日常巡视和河面垃圾的清理工作,结合当地情况科学治理。

无论是从自然法则、城市河道功能还是人为规划,科学管理等方面,都要给予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给予足够的重视,科学实施,坚持原则,才能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城市建设的合理发展。

2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探究

2.1生态发展原则

在治理河道水环境生态污染问题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河道的本身功能价值,制定的治理措施要符合河道的存在意义,并且能够辅助河道重新发挥功能。

首先要在河道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治,减少因为城市发展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于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重建起生态植被生长环境,才能够引导河道水环境再生能力的恢复。

其次,在整治河道水环境生态问题的过程中,坚持从细节角度出发分析城市建设导致的河道改变、基础设施增加产生的影响,并且利用切实可行的手段恢复河道原有的生态结构,从而恢复河道调节生态的功能。

2.2正本清源,雨污分流

根据城市流域水系、降雨特征、污染特性、空间条件等特点,强化水环境治理的系统性,坚持源头管控、雨污分流、精准收集、高效处理、生态修复、精心管养的治水思路。正本清源、雨污分流是根本,是确保治水有效性的基础。由于现代化城市建设高密集,人口集中,人均水环境极小,且水环境多年来被污染的局面已经形成,只有坚定不移扎实开展正本清源、雨污分流工作,将雨水管、污水管规模按城市发展规划设计,最大限度的将进行雨污分离,污水做到全收集全处理,直到污水无偷排、漏排。同时城市要建立健全收集、截污、传输、处理、智慧调度系统,形成科学智慧的水务平台。

2.3构建水下森林

对于城市的河道水环境而言,沉水植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从生态环境的来看,其既是水生生物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保障生态环境平衡的关键。因此,从城市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角度来看,治理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致力于构建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水下森林”,而在对沉水植物培植的时候,治理人员应该对当前环境进行充分考量,尤其是要对光照、营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考量,并以此为基础,选择适合当前河道水环境的沉水植物,从而达到构建“水下森林”的目的,继而完成对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

2.4培育食藻虫体技术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大量的氮磷等元素排入城市河道,使得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导致河道内的藻类生物快速生长和繁殖,从而危及水生动植物的生存,也破坏了水体生态环境平衡和水体自净功能。培育食藻虫体是有效控制藻类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育食藻虫体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阻止藻类生物的过快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理河道水环境和提高水体透光性的目的,为其他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创造空间。培育食藻虫体治理技术有效消除了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对水体的破坏,促使水体生物种群得以恢复,从而维护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平衡。此外,培育食藻虫体技术还可以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有益于水环境生物的多样化,有助于构造城市河道生态景观,使得水环境的自净功能得到提升。目前,食藻虫体样本从自然界获取,然后经过实验、筛选、繁殖驯化等技术操作,最终投入实践应用。所以,该技术符合生态环保理念,不会造成物种入侵的问题,是一种安全的生物治理技术。

2.5引清调水,改变河道水环境

引清调水主要是在水资源比较充裕的地区,借助已有的水利工程设备在河网系统中实现对水资源的调度工作,通过此种对策能够在短期内提升整个城市的清水含量,降低水体污染程度,对水环境整体质量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提升河网整体水体的流动性,可以降低整个水体复氧和自我净化能力,进而可以达到改善整个水环境的目的。在规划调水方案过程中,需对整个流域内的水量和水质进行综合分析和检测,并且进行调水试验工作,对河网系统的排涝抗洪情况进行综合治理、分析,对泥沙整系数进行综合评定、分析。对调水整体工程出现的影响进行合理预测、分析,之后再使用河道水质控制基本对策,实现工作目标,对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水质指标进行控制,再对整个河道内出现的清水量进行综合分析、计算,确保调水方案制定的规范化,提升水质清洁程度。

2.6微孔曝气增氧技术

微孔爆气增氧技术是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有效措施之一,河道水环境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和动物生存离不开氧气,在河道治理中应用微孔爆气增氧技术可以有效增加水环境中的溶解氧浓度,为水体微生物和水生动物创造条件,起到维持水环境生态平衡的作用。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河道水环境中含有大量沼气、氨氮等污染物,微孔爆气增氧技术可以增加水体中氧含量,与水体中的氨氮等元素发生氧化反应,使之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对水环境的修复。此外,微孔爆气增氧技术通过搅拌将氧气均匀地分布到水体中,对河道底质污泥进行氧化,可以有效净化水质。微孔爆气增氧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措施。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系统化工作。因此,需针对实际情况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和分析,在具体规划方案中,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使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并需针对实际情况制定长期有价值的整治方案,对整个城市水环境进行综合修复,促进城市水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肖琪.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J].现代园艺,2017(06):78-79.

[2]王文周,熊伟.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8,36(24):115-117.

[3]周兴虎,李永兵,陈政.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修复系统[J].江西建材,2017(10):112.

[4]蒋亚军.坚持全市“一盘棋” 科学系统精准治理水环境[J].环境,2020(0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