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6月 30日黄冈市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4
/ 2

2016年 6月 30日黄冈市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总结

林佳栋

湖北省团风县气象局 438800

摘要:2016年6月30日起黄冈市出现了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本强降雨过程表现出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移动性强等特点,由此产生的影响及损失巨大。本文首先简述了2016年6月30日黄冈市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实况及其影响,并分析了暴雨发生过程中的环流背景与影响系统,重点回顾了该地区气象局天气预报服务状况,以期能够为做好今后此类大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黄冈市

引言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的东部地区,介于东经114°25′~116°08′及北纬29°45′~31°35′之间,其东部靠近安徽,南部毗邻黄石、九江与鄂州,北部与河南省相互接壤。黄冈市主要包括低山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其中东部与北部位于大别山低山丘陵区,中部属于丘陵岗地,南部属于狭长的平原湖区,境内地势整体呈自北向南逐渐倾斜的变化趋势。黄冈市隶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江淮小气候较为明显,且四季分明。受到黄冈市地形、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地区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其中暴雨作为黄冈市最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每年由此造成的影响及损失巨大。本文以2016年6月30日发生在黄冈市的一次暴雨天气为例,主要从暴雨天气实况及影响、环流背景与影响系统分析、预报预警情况及气象服务总结等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做好暴雨气象服务工作,减少暴雨造成的影响及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

1暴雨天气实况及影响

1.1暴雨天气实况

自2016年6月30日14时起,黄冈市遭遇入梅期以来的第四轮最强暴雨天气过程,其中麻城、英山、红安、罗田等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本次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降雨强度大。2016年6月30日至7月2日黄冈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为332mm,其中以罗田大崎乡的降雨量最大为546mm。

大暴雨点多,且影响范围广。本次暴雨过程主要涵盖麻城、红安、团风、罗田、英山等多个乡镇。罗田大崎乡、麻城市张家畈镇2个站累计降雨量在500mm以上。据统计,有27个站点的累计降雨量在400mm以上,有61个站的降雨量在300mm以上,还有59个站点降雨量在200mm以上。

暴雨带移动性强。本次暴雨过程发生时暴雨带南北来回摆动,具有较强的移动性。6月30日红安、麻城东北部出现特大暴雨,到7月1日暴雨落区逐渐向东扩大至罗田、英山北部山区等,到2日,暴雨中心再次转移到蕲春、武穴、黄梅东南部,暴雨区在境内南北摆动。

1.2暴雨影响

黄冈市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导致麻城、红安、罗田、英山、团风、黄州6个县市区,57个乡镇,一共91.5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另外,农作物受灾面积为71.76万亩,有11450人得到转移与安置,有198间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倒塌。由于转移及时,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除此之外,农村水利、交通、电力、供水等各行业的基础设施也遭受严重损坏,部分城镇及农村渍水受淹,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72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023亿元。

2环流背景与影响系统分析

对本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的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此次暴雨过程发生时500hpa中高纬度地区维持“阻高切低”的环流形势,西太副高脊线出现在北纬22°附近,此时我国中高纬度地区维持“两槽一脊”的形势。之后受到切断低压底部冷空气东移南下等因素的影响,在北纬30°及其南部地区形成有较为稳定的印缅槽。

由850hpa与700hpa中低层天气形势能够看出,北纬30°以北的西太副高与小高压之间的切变线稳定出现在江淮北部地区。而且在切变线的南部地区还出现在一支大于12m/s的低空急流带。与此同时江淮切变线南部地区出现降雨带,其降雨量在100mm以上。

3气象服务总结

3.1及时发布气象预警预报信息

2016年6月30日16时53分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计在未来3小时内,罗田县将会出现50mm以上的降水天气过程,同时还伴随有雷电及7~9级的阵风。与此同时还提醒广大民众山区山洪、地质灾害与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等级比较高,并提醒广大民众注意防范。

2016年6月30日19时12分湖北黄冈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计在未来3小时之内,英山将会出现50mm以上的降水天气过程,同时还伴随有雷电、7~9级阵风,同时也提醒广大民众注意防范山区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及地质灾害等。

2016年6月30日21时10分湖北英山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在未来6小时,英山将会出现50mm以上的降水天气过程,同时还伴随有雷电、大风等天气现象,并提醒当地民众注意有效防范由此产生的影响。

暴雨天气过程发生之前,黄冈市各地区气象局及时对降雨发生的时间、强度与落区等进行准确预测,同时还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及广大民众及时防范暴雨天气及其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另外,各地区气象服务中心等及时以预报预警为依据通过手机短信、邮箱、电视、微博微信等途径为广大民众、专业用户提供公众及专业气象服务,以尽可能减少暴雨造成的影响及损失。

3.2各部门相互联动,并积极响应暴雨灾害应急

暴雨发生过程中,黄冈市各地区气象局纷纷针对此次暴雨的落区、时间与强度等进行讨论,并密切关注重点与服务方法,获取统一、准确的气象预报结论,同时是提前做好城市内涝预警服务与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等服务工作。另外,各县级气象部门还积极向市局反映气象服务的效果,并及时交流与共享气象服务信息,以实现各部门气象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除此之外,黄冈市气象局还加强与农业、水利、电力、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使气象服务的整体效果实现了显著提升。

4结论

气象服务效果与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密切相关,只有天气预报准确且民众准备工作较为充分,才能确保井然有序地开展气象服务工作,进而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及损失。本次暴雨发生过程中,黄冈市气象局充分利用多种气象观测手段,预报暴雨的落区、发生时间与强度等且与实况保持基本吻合。之后,黄冈市气象局还应当对天气形势的演变过程进行密切关注,并及时以实况为依据订正数值模式预报,同时还要强化集合预报产品在当地的应用及其跟踪检验等,以实现气象预报水平的显著提升,进而更好地为社会、为大众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静,王丽娟,代娟.2016年6月30日-7月6日湖北省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总结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7(22):136-139.

[2]张红华,姚秀萍,高媛等.2016年江淮地区梅汛期首场持续性暴雨的持续原因初探[J].热带气象学报,2018(5):674-684.

[3]黄敬淋,胡伟.四川盆地东北部一次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7(6):202.

[4]张邵阳,王丽娟.五常2017年8月2~4日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工作总结[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6):52,60.

[5]梁恒飞,杨平会.荔波县2016年8月3~4日大暴雨天气过程总结分析[J].乡村科技,2017(14):90-91.

作者简介:林佳栋(1993-),男,壮族,广西桂平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气候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