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食品药品监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4
/ 2

大数据在食品药品监管中的应用

张国飞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与监控中心

【摘要】伴随时代的进步,如今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食品药品的安全监测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对大数据在当前食品药品监管中的应用实践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践应用

这些年来,大数据在我国得到了全面覆盖和快速发展,也为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提升奠定基础。具体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摒弃过去传统的低效监管方式,充分借助大数据的优势全面提升监管工作的效率。伴随我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的创建,当前越来越多人关注到大数据在其中的应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大数据在食品药品监管中发挥的作用

1.1为创建食品药品安全体系与风险预测提供契机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于各项信息的利用核心工作在于预测,借助相关技术来感知、收集、分析和共享数据,才能为后续的工作决策提供依据。众所周知,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涉及范围从田间到餐桌,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准确预测,对保障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高效性有着重要意义。而药品则是对人们生命安全起到保障作用的重要事物,发挥大数据的整合预测作用,有助于查询监督,及时发现问题[1]。由此可见,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创建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也为安全隐患和风险的预测提供契机。

1.2对比传统监管手段更能实现当前人们的需求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在食品安全领域,各种食物品种增多,食品添加剂的类型也增加,如果以传统的监管方法很难在日益复杂,种类繁多的工作中真正达到监管的目标,会导致很多环节出现失误等问题。此外,大数据本身具备的虚拟性,还能从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的信息上实现跨区域管理,预防由于各阶层行政划分的原因而出现各地区管制不同或相关部门互相推诿的问题[2]

1.3很好地解决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长期以来困扰食品监管、药品监管的重要问题,这与各种安全信息来源较广,总体数据庞大等因素想滚,而创建食品药品相关企业的沟通平台,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为各平台之间创建信息公开共享机制,以大数据的思维处理信息,很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的信息化建设中,还要从上至中央,下至社会各组织的领域创建信息公开机制,应用最全的食品药品安全数据信息,公开化、法制化、常态化,从社会对消费者饮食用药安全的基础作为前提,也减少在诉讼中举证的难度,解决各种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纠纷过程中信息薄弱的难题,真正发挥大数据的优势[3]

1.4大数据背景下所有人都成为安全监管员

大数据时代,既是全球、全人类的大数据时代,同时也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个人化、个性化的大数据时代。个人的大数据汇聚起来,形成“个人的大数据”。因此,我们可以说大数据是个人化与社会化高度结合的数据。食品安全大数据亦是如此,需要整个社会的全员关注,主动反馈各类数据和信息,形成信息逆流,让民意成为执法监管的辅助利器,而不仅仅是表现在牢骚和疯狂转发自己都不确定的信息。食品安全得到全民和结构化的关注,人人都能够有渠道得到可信信息,并负责任地上传可信信息,大数据对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才能得以实现。

2.当前大数据应用下食品药品监管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顶层设计不足

利用大数据推进食品监管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更是提高食品监管效率的一项新的监管思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往往是曲折的,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上至总局下至省级、地市级监管、检验单位以及生产企业都在利用大数据思维,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监管、监测系统或数据平台,虽然这些系统或数据库应用效果明显,但仍存在统一性或者系统不兼容等问题,造成数据共享困难。

2.2对数据的采集质量较差,安全隐患存在

当前我国在监管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应用大数据管理,还存在数据来源不清、结构属性不同等问题,如何把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保证信息的实时、有效。使大数据对食品监管起到应有的作用,数据的收集与共享是问题的关键。另外大数据在带来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数据泛滥,这种泛滥导致人们对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保护的忧虑。大数据

扩大了信息范围,加快了信息传递和共享速度,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其所含的商业信息或私密信息就可能泄露,例如,某种食品生产加工的原料、时间、条件等。一旦人们发现这些信息泄漏,就会抵制大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

2.3大数据下信息依旧存在单一化的情况

尽管当前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并发挥其优势作用,但在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和单位监管工作中,依旧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的目标,还存在信息孤岛的情况,如一些食品药品检查部门是属地管制,在查处假货食品后受到信息壁垒的影响,相关信息无法共享出去,那么这些信息就会成为信息孤岛,引发的问题只能在当地解决,缺乏沟通的情况下潜伏的食品安全危机无法实现大规模排除。

3.大数据在食品药品监管中的实践应用

3.1创建数据中心,强化顶层设计

在大数据背景下,必须积极构建和推广大数据中心,加强其与各大新系统之间的规划关系,强化顶层设计,实现分级建设目标,才能真正统一指导,确保所有区域均能处于大数据思维模式下。顶层设计的核心就是数据中心的建立,国家应作为牵引绳索的人,不断推进各项业务的整合,促进信息系统实现共享,各项业务互相协同,整合数据中心的信息,真正达呈信息共享和数据共享的目标,这样才能将信息孤岛的现象打破,在国家层面建立起一个大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管理平台,实时更新治理方案,为各地方的药品食品监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方法借鉴。

3.2提高数据质量,消除安全隐患

各项数据是数据中心的组成内容和基础,采集的好坏则决定了整体的价值。为此,国家需要建立并完善《食品药品监测管理条例》,进一步对各地区相关部门在食品领域、药品领域上发挥的监管职责有高度的认识,从而重视数据采集的过程与质量,避免收集、采集过程中出现重要数据泄露的问题,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隐患。

3.3强化对数据中心的应用,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

数据的应用至关重要,因此各部门应通过沟通决策后发挥联动作用,避免出现信息孤岛问题和单兵作战问题,确保全过程、多环节都能形成合力应用数据的局面,实时监测数据,强化串联力度,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真正发挥大数据在监管工作中的价值。另外,培养专业的大数据人才队伍是监管工作实施强有力的支撑,要从科学监管的要求出发,从数据采集、储存、分析全过程培养专业的数据型人才,为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提供人才保障[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大数据技术在各领域的渗透,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也将实现创新与改革,在食品与药品的监管工作中要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优势,正视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监管存在的问题,强化对数据采集、整理、共享、分析的全过程,从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利用中摸索大数据思维和应用规律,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完善相关内容,确保数据信息的共享与发布准确且有效,才能为科学决策和监管提供数据支撑,为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康,何欢.大数据在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0):2542-2546.

[2]郭宇航.大数据在药品监管领域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9,5(27):23-25.

[3]康克普.大数据时代药品质量监管体系发展趋势[J].现代养生,2017,2(18):276.

[4]陈世奇.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及对食品安全监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山东化工,2017,5(18):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