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中渗透( PT )、超声( UT )检测技术的常见 误区分析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4
/ 2

无损检测技术中渗透( PT )、超声( UT )检测技术的常见 误区分析及应对措施

席伶俐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20

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设备制造、检验检测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无损检测受到不同技术和操作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本文根据无损检测技术中渗透(PT)和超声(UT)检测特点,分析其在设备制造和检验检测中的常见误区,浅谈应对措施,避免因检测技术误区导致缺陷漏检,影响设备的质量及其使用安全性。

关键词: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超声检测 误区 应对措施

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损坏、不影响被检测对象性能和内部组织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被检测对象表面异常或内部缺陷而引发的热、声、光、电、磁等异常现象,运用现代化技术、设备、仪器,对被检测对象的表面或内部的结构、状态、缺陷进行检查和测试的过程。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射线检测(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等等。

一、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无损探伤阶段,作为初级阶段,技术上手段不多,一般为渗透(PT)、磁粉(MT)、射线(RT)和超声(UT)检测,在不破坏被检物的情况发现其内部缺陷,结论也较为简单,通常为有缺陷和无缺陷;第二阶段为无损检测阶段,这一阶段不仅仅是要求是否能发现缺陷,而缺陷的结构、性质、位置等最好能做到定位、定性、定量的结论,希望通过检测掌握更多的缺陷信息;第三阶段为无损评价阶段,既在第二阶段的要求上评价所检出的缺陷对被检物造成的寿命、强度、稳定性影响,对被检物在使用寿命中的安全性做出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

各种无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各不相同,既拥有一定的检测优势同时又存在一定的检测误区,下面就简单的分析一下渗透检测(PT)、超声检测(UT)在检测中的误区及应对措施。

二、渗透检测(PT)技术误区分析及应对措施

2.1 渗透检测(PT

渗透检测是在设备表面喷施含有荧光染料或者着色染料的渗透剂,渗透剂经过一定时间在毛细作用下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使用清洗剂去除设备表面多余的渗透剂,经过干燥后,再在设备表面施涂显像剂,同样在毛细作用下显像剂将渗入缺陷中的渗透剂吸引出来,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处的渗透剂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2.2渗透检测(PT)误区分析及应对措施

2.2.1 误区分析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很多人认为灵敏度高的渗透剂就是好的渗透剂渗透显示一定是不连续性水洗型渗透剂是水基型渗透剂渗透剂仅用于有色金属渗透剂能渗入含有水的不连续性等等误区。

2.2.2 应对措施

对于应用来说,最好的渗透剂是能够以最少的金钱和时间找到问题的渗透剂,并不一定是灵敏最高的渗透剂。选择渗透剂前,考虑工件表面光洁度和外形,高灵敏度荧光渗透剂适用于光滑、高度加工的表面,较低灵敏度的荧光渗透剂比较适合粗糙表面;渗透显示是渗透测试的视觉结果或响应,必须分析这些显示以确定其是否与不连续性相关,必须由有持证有经验的检测人员评估,以确定它们是否与不连续性相关,由于被检物表面粗糙度或接缝,可能存在无关显示,指纹或纤维也可能导致无关显示。相关显示是不连续性或物体物理结构中断的结果,这类显示应根据验收标准进行评估。有一些水洗型渗透剂是水基型渗透剂,然而并非都是如此,水洗型渗透剂含有表面活性剂,无论是水基型还是油基型,都可以用水冲洗而轻松从工件表面去除。渗透检测可发现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表面开口的不连续性;如果不连续性处已充满水或其他液体,渗透剂将无法渗入;同样渗透剂也不能穿过涂料、磁粉、油或油脂置换与渗入,这就是为何有效的渗透探伤要从适当清洁和干燥工件开始的原因之一。因此渗透检测人员必须保证渗透剂和对比试块选择的合理性,全面掌握操作工艺,按照要求做好渗透检测,确保缺陷不漏检。

三、超声检测(UT)误区分析及应对措施

3.1 超声检测(UT

超声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发出的信号对金属构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利用不同反射信号传递到探头的时间差从而检测到设备内部的缺陷。然后根据缺陷信号在超声检测仪器荧光屏上显示出的回波的高度、位置等可以判断缺陷的大小,位置和大致的性质。

3.2 超声检测(UT误区分析及应对措施

3.2.1 探头选择错误

3.2.1.1 K2探头选用误区分析:

在设备焊缝的超声检测过程中,过度依赖K2探头。很多检测人员不认真了解焊接结构,不考虑工件的厚度,一味的考虑工程的方便,因此过多采用K2探头进行检测,造成K2探头成为了通用型探头。在实际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器时进行检测时,使用K2探头进行探伤对于定位与计算缺陷是非常方便的,这也是检测人员过多使用K2探头的原因。但是相对于较薄的工件,因为焊接表面形成了一定的宽度,K2探头扫查到其焊缝表面积比较小,另外K值较小不利于垂直焊缝表面的缺陷被检测出,因此探头的K值选择不当,就会直接导致缺陷漏检。

3.2.1.2 应对措施:

在进行超声检测之前先全面了解焊缝的坡口形状、工件厚度等因素,使用作图的方式选择最合适的K值,合适的K值能够扫查出缺陷出现频率较大的部位,因此在使用K2探头的同时,K1探头对焊缝端角反射敏感度较高,能够补救K2探头的扫查盲区,实际检测时还应当使用K1探头进行补充扫查。另外如果遇到工件厚度为15mm左右,通常还可以选择K值为2.5的探头。

3.2.2 管座角焊缝超声检测误区

3.2.2.1 管座角焊缝超声检测探头误区

检测人员在进行管座角焊缝超声检测时,参数选择尚未全面考虑到调节灵活程度的方式与其他限制条件,导致探头选择错误,导致焊缝检测没做到全覆盖。在以直探头为主的管座焊缝超声检测的过程中,一般使用工件大平底调节探伤的灵活性,主要使用回波声压公式计算出大平底与标准平底之前的差异,然而声压公式如果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检测结果错误。

3.2.2.2 应对措施:

在对管座角焊缝进行检测前,首先要查阅图纸,了解管座焊缝形式,并根据相关条件选择合适的探头,并考虑所选探头和扫查方式是否满足检测全覆盖的要求。因此在对管座焊缝进行超声检测之前,应该制定管座角焊缝检测的工艺指导文件,相关人员进行论证后方可用于实际检测。

4结 语:

综上所述,了解各种无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检测误区,认知各种无损检测技术检测的互补性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选择检各种无损测技术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各自的技术特点,提高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效率,确保被检物的质量从而保证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立科,张国强.无损检测技术在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7):94-95.

[2]詹英.承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的常见误区分析[J].化工管理,2019(26):160.

[3]邱卓.承压类特种设备常用无损检测方法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