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凝聚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凝聚力

李晶,张宇鸣,赵烨

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一直都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于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凝聚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中科学的奖惩机制、薪酬制度都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论文对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凝聚力的提升展开探讨。

【Abstract】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the promotion of cohesion. Scientific reward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s and salary systems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re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view of thi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motion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cohesion.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凝聚力;企业管理

【Keywords】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cohes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现代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转变。互联网及计算机科学技术霸占着经济时代的舞台,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虽然人力资源管理早已存在于经济管理模式之中,但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逐渐落后,且无法很好地适应新经济市场的多样化要求,这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提倡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缓解所处资源危机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提升企业凝聚力的促进作用

首先,促进内部和谐。有偿劳动是现阶段企业雇佣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劳动形式,薪资是对劳动价值的体现,是企业员工工作的动力。怎样合理制定薪资报酬体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可以通过发放奖金,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完善科学的薪资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潜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促进企业生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在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变革,更加注重自身综合实力的发展。最后,构建公平关系。公平是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最基本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就是构建公平公正的管理体系。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绩效评估政策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的评估系统将员工的业绩与个人素质充分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激励体制。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只有让员工感受到归属感,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工作。为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营造和谐和积极上进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个人鼓励机制,这样能够实现整个企业的核心价值,带来更多经济收入,而且这是一个双方都会受益的举措。从企业内部的角度考虑,这样做能够使内部一直保持着一个良性竞争的氛围,优胜劣汰,能够留下来的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能够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也会随之增强。

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

3.1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许多企业的领导者都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这是一种通病,很难从表面上发现原因,致使很多企业都蒙受了一定损失。事实上,人力资源如果能够被合理应用,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可以使绩效水平在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还可以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使其更加努力地创造效益。如果不能有效管理人力资源,就证明企业的主体思想并不是以人为本,缺少对员工的重视。如果企业中的每个人因企业不重视人的重要性而不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整个企业的风气就会出现很大问题,企业发展前景堪忧。企业领导者管理理念的落后,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认为只需要正确规划所有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能确保企业经济利益得以实现。众所周知,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如果不能对企业人才进行合理配置与管理,就很难保证企业各项工作不出现问题。

3.2 理论无法联系实际

只有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人才极度匮乏的阶段,人才的储备供应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有近乎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但并不能有效地执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空有理论不能发挥其作用。企业在面临危机时不能有效分析出不同员工对企业发挥的不同作用,以至于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企业出现无才可用的尴尬局面

[1]

3.3 互联网冲击的影响

在新知识经济时代之下,由于互联网和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十分突出。由于新理念及管理方法中出现了诸多新概念与方法,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互联网优势的影响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转变。因此,企业只有很好地利用这些新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4 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凝聚力的方法对策

4.1 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的前提是明确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减少出现失误的可能,也让所有参与的员工可以更加重视并主动去配合。合理配置资源对于企业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许多领导者受到了传统思想观念的限制,并不能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即使开展管理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很多时候都是简单将流程进行一遍,实际上还是由领导者根据自己的想法对人员进行配置与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流于形式。因此,想要更好地开展工作,首先需要确保领导者的素质以及思想观念达到应有的高度,并能将这项工作委托给能力过硬的专业人员,确保这项工作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在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避免人力资源被浪费在无意义的工作上。

4.2 多样化的激励措施

企业应采用合适的举措来激励员工,注重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弹性福利和薪酬制度、股权激励、目标激励和培训激励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满足员工基本要求的基础,应为员工提供同等福利。此外,股权激励和目标激励也是当前企业广泛使用的手段。股权激励是一种创新的激励方法,可以平衡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在现代企业中更为普遍。目标激励是为实现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的成功和可操作性强的目标,因此,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发员工的动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可以多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2]

4.3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要想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终极目标,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发挥其效能,有效地将企业发展规划与人力资源配置相结合。企业中劳动关系的和谐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其可以避免因人事纠纷产生的生产风险,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确保在企业需要时能够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优秀人才。其中,要考虑到员工的发展前景,完善的管理制度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生产率。企业在招聘方面应该制定详细的规划,设置多种岗位编制及适应各种岗位的工种,明确对员工的岗位要求和责任归属。这能极大地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使招聘到的人才都能填补空缺的岗位,不至于造成人才浪费。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才的留用起到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职业规划是必要的,定期的培训与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因此,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促进和谐的劳动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4.4 增强员工价值体现,拓展员工互动平台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增强员工价值体现,拓展员工互动平台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措施,网络具有极强的兼容性、信息的共享性、无界限性以及极强的互动性,所以在企业产品以及服务的改革问题上,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和客户进行有效交流以及协商,促进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正确转型。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强调以工作人员为中心的理念,使工作人员也能参与到人力资源的管理中,逐步转变成为企业运行的中坚力量,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拓展员工互动平台,积极架构员工交流的平台,实时更新企业的内部信息,让员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有利于促进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职能。

4.5 建立相关激励机制,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企业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手段,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还需要积极为单位未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及其营造公平、合理、良好的竞争环境;实施人力资源的风险性管理,抢占竞争的制高点。

5 结语

对于企业来说,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企业必须足够重视该问题。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中的所有人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并促使企业进步。现代企业迫切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革新,需要对资源价值、管理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并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郭文月.国资国企改革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9):195+197.

[2]徐艳君,李浇.浅谈现代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J].知识经济,2018(8):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