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实践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初中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实践探讨

冯昭逸

南宁市英华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初中生处于中学的低年级阶段,具有心理上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此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影响一生的重要意义,本文以初中生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初中生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积极劳动的良好卫生习惯,结合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成功实践,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 卫生习惯 实践探讨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影响到孩子一生,初中生正是青少年时期的初始阶段,人格性格行为习惯正在逐渐成型固定,此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成为一生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下面,我将以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较多的坏习惯之一—不讲究卫生为切入点,讨论这种坏习惯的形成原因,结合我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探讨如何改正这种坏习惯,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初中生不讲卫生的主要表现

一般情况下,初中生不讲卫生的坏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乱扔垃圾

在教室中,很多学生有随便吃零食、吃早餐的坏习惯,吃完后,随意将垃圾扔到地上或者教室其它角落,即使教室设置有垃圾桶也视而不见。

不注意个人卫生

很多学生的校服没有养成及时清洗的好习惯,校服上沾有较多的污渍,很多学生没有定期剪头发剪指甲,个别学生甚至长期不洗澡,导致身上恶臭而影响其他学生学习。

劳动不积极

对于学校安排的劳动任务,日常清洁和大扫除等,部分学生敷衍了事,劳动非常不认真,甚至每次劳动都会逃跑。

初中生不讲卫生的原因

很多初中生因为家长从小不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过度纵容孩子随意吃零食,没有顾及影响,家长本身也没有起到良好的讲卫生榜样示范作用,娇生惯养没有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导致孩子形成了坏习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小学的老师也没有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周围成长坏境没有形成讲卫生的习惯氛围,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继续我行我素。

初中生良好卫生习惯如何养成实践探讨

我曾担任过两年初中班主任,在此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促使学生养成讲卫生好习惯的工作经验,在此和各位同仁共勉。

1、如何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在初一学生入学后不久,我就发现了很多学生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具体表现是,很多学生会把早餐,零食等带入教室,在教室里面随意吃东西,甚至在上课时也在吃东西,然后经常乱扔包装袋在地上,导致教室脏乱差,到处都是垃圾,部分学生屡教不改,为了整顿这个顽固性的恶习,我不断和其他班主任请教并结合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出台出一些班级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我建立了覆盖全班的操行分制度,操行分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对于操勤分优秀的学生给予班费,奖品等奖励,操行分有进步的学生也有班费,奖品奖励,以此来促进并约束学生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培养学生讲卫生好习惯的过程操作,具体如下:

1.1严厉惩罚乱扔垃圾的行为

我制定了班规规定,禁止随意在教室乱扔垃圾,垃圾必须扔进教室垃圾桶,禁止远程抛射垃圾进垃圾桶,乱扔垃圾每次均扣2分操行分,还要附加劳动惩罚,老师发现乱扔垃圾(包括在教室砸东西)的同学,罚值日一天,若老师不在,则同学互相监督举报乱扔垃圾的行为,两人以上举报乱扔垃圾则举报有效,被举报的同学必须罚值日一天,这天值日顶替举报同学的值日任务。严重乱扔垃圾屡教不改的同学,期末操行评定(高中录取参考标准)降至C等以下。

1.2严厉惩罚在教室吃东西的行为

在教室吃东西产生的包装袋是教室垃圾多脏乱差的根源,并且食物的气味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对此,我特地制定了班规规定,禁止在教室吃东西,只允许在教室喝水、喝饮料,如果需要吃早餐、吃零食等必须移步教室外,如果违反规定,每次要扣2分操行分,并且罚抄语文古诗五首,可以相互举报,两名同学举报有效,被举报者需要接受惩罚。多次在教室吃东西屡教不改的同学,期末操行评定(高中录取参考标准)降至C等以下。

1.3建立每天检查教室卫生制度

为了持续维护干净整洁的教室卫生,我建立了每天两次的教室卫生检查制度,每天早上和下午最后一节课的课前课间,值日班干检查全班教室卫生,每个人的位置都是自己的清洁区,如果在位置上发现有垃圾,则坐这个位置的同学必须捡起垃圾拿去扔掉,否则扣2分操行分,并罚值日一天,如果怀疑是别人扔的垃圾,仍需捡起垃圾扔掉(教育学生是良好品德的表现),过后找两个目击证人举报这个同学,则这个同学扣操行分2分并罚值日一天。

如何改掉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坏习惯

班上总有个别学生不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穿着邋遢,随意涂鸦校服,长期不剪指甲不理发,长期不洗澡身上散发恶臭,不但影响班级形象,更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对此,我经常利用自习课做全班的卫生教育,教育学生要注意个人卫生,维护一个干净整洁的中学生形象。每周晨会全班列队时我都会对全班进行仪容仪表检查,督促指甲过长,头发过长的学生及时整改,屡教不改者通知家长配合整改,若被学生会检查出未剪指甲,未理发导致班级扣分,则需按照班规罚值日一周。对于穿着邋遢,长期不洗澡的学生,我先会进行个人教育,让他知道不注意个人卫生不但影响个人形象,更会影响到周围同学的学习,如果屡教不改,我则会请家长来校教育,从家庭教育发现问题所在,争取改掉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坏习惯。

如何改掉劳动不积极的坏习惯

针对班上部分学生劳动敷衍了事,甚至逃跑的恶劣行为,我一方面安排劳动委员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制定班规严厉惩罚值日不认真、值日迟到、值日逃跑等行为,值日迟到、值日不认真每次扣1分操行分,每累计满三次就要罚值日一天,值日逃跑每次扣2分操行分每次罚值日一天,严重值日逃跑者,期末操行评定(高中录取参考标准)降至C等以下,屡教不改者通报学校处分处理。除了加强班级管理和惩罚力度,我还教育班干要以身作则首当其冲做好劳动常规工作,我自己作为班主任也经常身体力行参与到他们的劳动当中去,力争让我和班干们都起到最好的榜样作用。我经常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做“劳动最光荣”的教育,通过国内外先进典型事迹给学生进行教育,说明了“吃亏是福”的成功哲理,做劳动不应当斤斤计较,应当以最积极的姿态,展现出自己最佳人品,更好地获得别人的认可,从而成就自己。如果积极帮助其他值日小组或者老师值日,可以加2分操行分。

四、初中生卫生习惯养成办法的效果

1、乱扔垃圾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自从实施了控制乱扔垃圾的班规,教室不再像之前那么多垃圾了,乱扔垃圾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经常出现在教室随意吃早餐,吃零食的现象,自然就少产生了很多垃圾,学生们都建立了互相监督的机制,一些学生为了能减免值日,积极举报乱扔垃圾的行为,使得学生的克制力更强了,惩罚乱扔垃圾行为会增加很多的值日生,也使得值日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减轻了很多学生做值日的压力,因此控制乱扔垃圾班规的规定也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唯一比较难执行的,是每天的教室卫生检查,一些班干总是偷懒不想检查卫生,一些学生因为别人乱扔垃圾到他的位置对捡起别人垃圾有很大意见,后面经过我在班会课上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及对班干进行督促和鼓励下,这项制度得以继续贯彻落实。此外,因为在教室吃东西要罚抄知识点,班级整体成绩还提升了不少,名列年级前列,因为班风、学风、卫生环境优异,我的班主任工作获得了校级一等奖。

2、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坏习惯有所减少

通过家校联合教育,很多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学生都主动建立起讲卫生的好习惯,校服肮脏乱画的现象得以消除。为了避免惩罚,大部分学生都养成按时修剪指甲,理发的好习惯,特别是在即将开始检查前一天,班上都会出现比较紧张的整改氛围,班风有了明显的改善。

3、显著提高了学生劳动的积极性

通过制定班规惩罚,班干和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再加上班会课的有效教育,全班整体劳动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升。部分屡教不改,经常值日逃跑,被处分过的学生能很好地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积极改正错误,力争早日撤销处分。在值日中斤斤计较的现象也有大幅度的减少,大部分学生都想通过积极的劳动获得全班同学以及班主任的认可,力争自己获得一个较好的操行分,获得相应的操行分奖励,评优评先的机会,以及在期末操行评定中获得较好的等级。

总结:通过以上对于初中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实践探讨,发现了初中生主要的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分析了主要原因,对策以及分享了养成教育的效果,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培养初中生其他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有一些借鉴的经验和启发。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可见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先做容易做到的好事,再做难做到的好事,相信渐渐地,我们的学生最终一定能养成一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