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2
/ 2

浅论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

杨宏春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 北京 100073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对环保工作日趋重视,对医院污水排放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结合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特点和常见问题,探讨建设和运维阶段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为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污水处理;运维管理

医院由于医疗业务的特殊性,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含有大量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与生活污水相比,具有来源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大、污染性强的特点。在排放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消毒处理,就会造成水体污染,甚至引发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因此,加强医院污水处理,尤其是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污水管理,对于医院后勤工作者来说尤其重要。

1系统常见问题

1.1排水水质超标

我国虽然早在1983年就制定颁布了《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等一系列法规、标准,并在后续30多年中进行了数次修订,规定医院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但是,目前我国医院污水的消毒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很多医院由于建设时间较早、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存在工艺设计不完整、设备设施老化、自动化程度偏低的问题,导致污水不能有效消毒,排放水质超标。

1.2专业人才配备不足

一般来说, 只要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合理,系统设备正常运转, 值班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一定的业务水平,就能保障良好的处理效果。而由于污水处理站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原因,很多后勤人员不愿到污水站工作,所以较多医院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很多医院只有一两人轮流值守,难以保证全天24小时的工作质量。同时值班人员大多未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业务知识匮乏,工作能力不强,工作中无法真实有效的对水质进行监测,遇到问题时又不能及时调整运行参数,消毒剂用量和频率也满足不了处理工艺要求,致使排水水质达标率不高。

1.3运行管理不规范

除缺乏专业管理和操作人员外,很多医院对污水处理设备设施过度依赖,即使后期进行过升级改造,也由于对日常工作的重视不足,未对污水处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存在对排水水质监测不严、设备设施长期得不到有效维护保养、工作制度、操作规程流于形式等问题。人员、设备、药剂、卫生监测等方面工作的杂乱无章、管理混乱,致使系统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做到事前预防,事初快速反应、安全处置,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2管理对策

2.1科学规划污水处理方案

若要保证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科学的做好整体规划至关重要。建议广大医院后勤工作者在新建或改造过程中,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科学的设计管路。随着污水处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和理念更新,今后对污水进行分质排放、分别处理将是趋势,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处理效果,还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以排水系统为例,目前很多医院存在雨水污水混流的情况,在发生强降水时,大量雨水涌入污水处理系统可能会造成系统超负荷运行,从而导致污水外溢或水质超标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医院建筑宜采取雨水、污水与生活废水分流的排水形式。此外,按照精细化控制的原则,还应将非病区、传染门诊病房、非传染门诊病房污水分别收集、处理、排放,其他酸性污水、含氰污水、含重金属污水、放射性污水、含汞污水、高温废水单独收集,经预处理后并入污水处理系统,或单独处理后直接排放。

(2)合理选择工艺。每家医院由于类型、规模、可用空间、排放标准、经济承受能力的不同,所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也不同。所以在建设和改造阶段,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选择处理工艺。例如,活性污泥法需要较大场地,适用于污水量较大的医院,投资费用较低,但出水水质一般。生物接触氧化法适用于场地面积小、水量小、水质波动较大和污染物浓度较低、活性污泥不易培养等情况。曝气生物滤池一般用在深度处理,适用于大、中规模医院。MBR膜处理适用于可用场地小,水质要求高,特别适合于升级改造项目,但投资费用高。此外,近些年国家关于污水处理的标准一直在提高,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建议适当具有前瞻性,综合考虑水质达标、成本和风险控制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等因素,采用适合自身的工艺技术,确保污水处理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2.2提高运维能力

针对专业人才力量配备不足的问题,各医院应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员工系统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性。熟悉、掌握污水消毒工作原理、操作规程、感染防控专业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此外,具备条件的医院还可考虑引入市场机制,将污水处理业务外包,依托专业公司实现污水处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运行。据2016年数据统计,北京市85%以上的三级医院、75%以上的二级医院已经实行了医院污水站外包委托管理,同时,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部分三级医院也采取了污水站委托管理运营模式

[5]。实践也证明,将污水处理业务外包,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既能保障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又能节省运行成本,符合医院自身利益。

2.3加强监督管理

为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建议各医院一是健全污水管理机制,组织感控、后勤、基建成立工作小组,对污水的产生、排放、处理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的控制,确保排水系统设置、处理工艺选择合理。二是完善运行值班、监测检验、岗位职责、应急预案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逐级负责,责任到人。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扎实做好运行值班和交接班,每天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情况、水质监测结果和消毒剂投加情况,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汇报。管理人员应加强值班运行情况和出水水质的监测和检查,定期组织对设备、化粪池、污泥池体进行清洗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结语:目前,我国环保治理的力度在不断加强,国家对医疗污水的排放、处理管理也将更加规范。各医院应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大相关投入,按照全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的方针组织开展相关工作。设计建设阶段就将污水处理与医院建设规划,尤其是排水设计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类别的污水合理设置管路、选择管材和处理工艺。运维阶段加强人员管理培训和监督检查,确保运行质量。这样做不仅对环境保护有积极的作用,对控制运维成本、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进之.大型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与后期管理探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4:86-87.

[2] 荚勇.浅谈医院污水的治理及控制 [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3:59-60.

[3] 陆齐力.新建综合医院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站探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9, 11:81-82.

[4] 梁晶.综合医院医疗污水排放及处理设计的集成化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8, 10:62-64.

[5]姚丽霞.医院污水处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07,36(9):86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