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2
/ 2

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李飞

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中学陕西咸阳 712000

 【摘 要】演示实验是教师为配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所做的表演示范实验,它旨在将抽象的实验现象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获得新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利用演示实验教学,不仅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且还可拓展物理学科的影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但目前物理演示实验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演示目的不明确、演示准备工作不充分等等,使得实验演示质量不高,最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将简单谈谈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有效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科中所有的假设、猜想都需实验来验证判断,所有的结论和定律都需实验来证明而得,所以物理实验就是物理学科的灵魂所在。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师为更好实施教学而使用的示范性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演示实验,能够帮助学生观察和获取感性物理知识,奠定其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促进其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引进演示实验的积极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既枯燥又抽象,很容易使人失去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来说,长久消化不了物理知识的烦躁感会大大降低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引进演示实验,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物理学习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因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物理教师在教学时仍旧沿用着以往的教学套路,采取被动灌输的教学方式,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重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而忽略了其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自教师将演示实验引进物理教学中后,这一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演示实验扭转了学生死记硬背学习物理的方式,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去学习物理知识,这对于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三)激活学生物理思维

  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物理知识难度较低,涉及的实验内容和所用仪器都不太复杂。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些实验仪器,在课堂教学中引进演示实验,将抽象的实验内容生动且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其观察和分析,以此激活其物理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

  演示实验进入物理课堂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高效率实现教学目标。但当下,多数物理教师存在错误解读演示实验目的的问题,认为演示实验只是一种在课堂上展开给学生看的实验。实质上,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引进演示实验,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引进演示实验,更多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中,为后续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基;在教学实施环节,教师引进演示实验,则是为了形象化、生动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以此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学习的目标;在课后实践环节,教师引进演示实验,旨在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扩大物理教学影响,将物理学习从有限的课堂延伸到其他领域或无限的生活中去,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物理学科。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若想要实现演示实验有效教学,则必须要先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明确其在物理课堂中要发挥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的将演示实验引进物理课堂,提高课堂趣味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做好万全准备

  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因有些教师不重视演示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导致演示时手忙脚乱,不仅影响了实验演示效果,且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在演示实验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首先,教师要准备好所有的实验仪器,并检查仪器有无问题,确保实验不会因仪器问题而出现漏洞。其次,教师要按照实验步骤反复预习操作,完整掌握整个实验流程。最后,教师要合理预设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況及应对措施,这样即使突发意外,教师也能流畅应对,而不至于手忙脚乱,使得课堂一片混乱,降低演示实验效果。

  (三)规范操作演示实验

  教师在演示实验时的动作,将会被学生作为模仿操作的参考和标准,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规范操作演示实验。严格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进行,做到高标准、高要求的演示实验,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实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此提高演示实验教学有效性。

  (四)强调学生的参与

  演示实验虽是由教师演示操作的,但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所以教师要避免将演示实验变成自己的独角戏,而是要努力展现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首先,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观察。在演示之前,先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及实验操作步骤,并重点强调实验重要过程,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其次,创设问题情境。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留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讨学习,以此达到高效掌握实验的目的。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实验结束后,可让学生积极参与演示,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进演示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激活学生物理思维,因此,教师要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叶永忠.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J].海峡科学,2018,No.137(05):87-88.

  [2]刘宇.浅谈初中物理中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