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企业费用控制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2
/ 2

浅析新形势下企业费用控制问题及对策

张猛

青岛加瑞美工贸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24

摘要:企业经营运行中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其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成本费用的产生,而做好这些费用控制管理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论文主要结合企业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提升对策,希望通过论述能够为企业费用控制管理提供一些帮助。

In the operation of an enterprise, the support of funds is required, and all links may lead to the generation of costs, and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control and manage these cost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and hopes that the discussion can provide some help for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关键词:企业费用;成本费用;费用控制;控制问题

Key words: enterprise expense; cost expense; expense control; control problem

作者简介:张猛(1980-),男,山东青岛人,大学本科,会计师,财务总监,从事预算管理与财务分析方面的研究。

1 引言

随着大数据、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陆续登场,许多新兴产业的企业纷纷扎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花费在ERP系统上,对成本费用的控制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企业管理的信息滞后性影响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对成本费用控制需要进行梳理分析,完善企业的内控管理,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费用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所谓费用是指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为了提高利润,需科学地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合理安排各项费用支出目标,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评价、考核计划执行情况,以检验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是否按照计划执行,这种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越发显出其重要性。第一,企业战略中低成本战略是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法宝。市场经济中价格战越来越激烈,同等产品质量标准化的前提下,企业操纵产品价格的弹性越来越有限,企业只有将成本费用控制到低于竞争对手或者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下,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二,有效的费用管理可以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手段,与费用管理相辅相成,内部控制有效可以将企业的费用控制在预定范围之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可能性。第三,费用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在这种费用管理模式下,为了提升业绩,企业管理者努力创新管理方法和制度体系,从而带动了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3 企业费用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正确的成本费用控制理念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能源的出现和发展使得“黄金十年”成为过去。新形势下,一些企业缺乏正确的成本费用控制理念,出现两种极端: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一味追求经济规模,却忽视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成本管理观念狭隘,缺乏系统的成本管理思想,一味靠节省支出来压缩成本。

3.2 成本控制存在严重盲目性

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需要一定的科学性,在进行生产成本的管控中,对生产成本进行科学化的调研和预算,通过企业生产流程的成本分解,来进行实际生产流程的控制,对于生产环节的差异,进行不同程度的调节性控制,使企业的生产成本能够实现科学化的控制。而如今我国的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中,很多企业的成本控制,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对生产成本进行盲目性的控制,致使生产流程出现严重混乱,给企业的生产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为生产成本的正确管理的推进,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1]

3.3 人员投入成本占比过大,才能与岗位不匹配

企业的人员投入成本通常占企业总成本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更是呈现出递增的增长模式。尤其是研发人员的投入成本,对新兴行业来说,投入产出是倒挂的。人员投入需要结合企业的产出来考虑,企业需要多少人,各部门或团队中是否有掌握重要技术的人才,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除了考虑人员本身的才能问题,人员投入还要考虑团队协作的问题。新兴产业的竞争,很多时候讲的就是时间,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优势。团队协作的好,可以加快项目的进度,协作的不好,反而会加大人员的投入成本。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说,人员投入的占比过大,对企业的负担是尤为突出的。

3.4 审计力度不够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评价企业内控是否有效的一种手段,它为企业降低风险、合规经营提供有力保障。有些企业没有相应的内审机构组织作支撑,缺乏独立性,内审流于形式,没能真正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向上反馈,只是敷衍了事,使企业的风险管控没有落实到位;另外,企业的内审通常是事后监督,事前监管还很欠缺,导致费用管理方面的内控薄弱,监管力度不够,费用控制发生问题不能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导致产品成本超标,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出其真正作用。

4 企业费用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4.1 树立正确的成本费用控制理念

对于企业成本费用控制问题的解决,首先应该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开始,针对现实中出现的两种极端现象,逐一解决。一方面,企业应该认识到成本费用控制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不能对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方面不作为、任作为,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成本控制理念,在生产计划、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费用控制。另一方面,企业应该认识到企业员工对于成本费用控制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员工潜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全体员工成本意识和企业责任感,从而降低资源消耗[2]

4.2有效梳理人员投入的必要性,激励与管理同步

从企业的组织架构开始,层层梳理、层层分析,需要管理层对中层、中层对员工,逐层思考部门的人员组成,以及对工作职责和岗位需求进行梳理分析。需要考虑的方面有:职责分工是否明确;工作分配是否合理;应当而必要的人员,是否能掌握部门的关键技术;是否有可替代的人员阶梯等。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长短期激励机制,诸如提高基本工资或岗位工资,加大绩效工资的比重。对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或核心管理人员,可以考虑股权激励或者期权激励等措施。而对贡献度较低的人员,企业更需要及时予以调整,从而加强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应当重视人才的培养,提供可望可及的阶梯上升通道,让员工对企业有向心力,促进团队的稳定发展,助力企业的发展。当然,从上而下的管理,中间环节出现问题,也可能会出现蒙蔽上下层的信息渠道沟通,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管控上也要予以监督,以便信息的通达。人力资源的管理,除了对人员的有效定期梳理,对项目的人员投入及管理,也需要及时跟踪及反馈。企业应尽量减少通过人员的手工作业及重复劳动去进行数据分析,可以通过一些项目管理实现必要的分析和管理。通过EXCEL及数据图表的应用,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工作量、工作节点的完成度等各方面来分析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帮助企业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优秀的储备人员[3]

4.3加强企业费用审计工作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对企业实施全链条审计,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从费用预算额度上,流程审批的合规性上,投入产出效益上等多个维度展开,对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耗的进行审查。检查各项费用的会计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始终依照公正的会计标准处理,查明有关费用计算的真实性、确切性和时间归属的适当性。审查企业内部投资决策或产品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效益和效果。审查企业重大投资或经营决策是否达到预期效益和效果,有无形成损失浪费,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是否及时、是否存在制约瓶颈,该如何解决等。尤其在成本的审计中,关注企业制定成本定额的科学合理性,对于各个环节的成本是否逐步推行标准定额,确保各级通过各自独立又相互共享的成本计算系统运行统一的核算,从而使企业得到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审计后,继续跟进并确保审计意见落到实处,最终提高企业费用开支的合法性、合规性与效益性。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所开展的成本控制工作中,正确管理方法的引入和应用的作用十分显著。特别是随着我们国家的企业数量与日俱增、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正确管理。只有确保企业费用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内控水平,从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以此获取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榕.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现代信息经济,2018(5).

[2]吴艳丽.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措施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3]刘晓航.浅谈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J].知识经济,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