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转变学困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0
/ 2

浅谈如何转变学困生

刘绍明

广西 梧州市四合小学 543100

摘要:通过了解学困生的现状,提出转变学困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如何转变 学困生 帮助 尊重

学困生就是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在任何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困生都是存在的。学困生由于长期成绩不理想,经常遭受父母的斥骂,同学们的冷嘲热讽,老师的“另眼相看”,他们通常都很自卑,如何转变这些学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一、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大部分学困生因学习困难而丧失信心,因缺乏自信而厌学甚至辍学。面对这部分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且创造条件让他们的闪光点发出光彩,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刚接三年级时,班上来了一位智力低下的学困生小周,从来不做作业。我和他个别谈心,问他:“你为什么不做作业?”“我不会做。”“你一直不做作业吗?”“是的。”“你想做吗?”“想做。”他点点头。“只要你想做,老师一定帮助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学好。”

从此以后,我每天手把手地教,不厌其烦,小周也认真地学,一丝不苟。慢慢地,小周做作业的速度快起来了。于是,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同学们也主动地关心他、帮助他。大概是从来没有得到过如此郑重的表扬吧,小周心理很激动。此后,小周变了,他变得爱学习了。他常跟在我的后面问这问那,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要老师帮他解决。在三年级期终考试时,他的语文成绩得了65分,这对小周来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同学面前树立了新形象。其实,要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树立信心,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细心、恒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拉近我们和学生心理的距离,才能从细微处发现问题,才能坚持鼓励不动摇。

二、尊重学困生

尊重、关心、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是转化他们的前提。有时因为我们采用一些陈旧的教育模式,导致学困生成了我们的苦恼。如:某某学生怎么怎么的差……也成为了嘴边话,这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背上了怕批评的思想包袱。学生心理是非常脆弱的,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学困生往往有比别人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敏感别人对他们的尊重程度,我们要紧紧抓住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不要触伤他们的自尊心。要用微笑、表扬、呵护来关心他们的成长,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小学生对哪门学科充满兴趣,他的哪门学科成绩就比较突出。为了让同学喜欢我的语文课,我总是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利用生活实际,远程教育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所有的同学一视同仁,从不偏袒任何一个好学生,也不随便批评一个学困生。同时,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自己的心情好还是坏,总是带着微笑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成功,我都要给他们极大的表扬。例如,我班的徐彩慧同学,她的学习成绩比较差,上课总是爱做小动作,你若一批评她,她就非常紧张,脑袋一片空白了,就连最简单的题都不会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教学时特别的尊重、宽容她,每当我发现她做小动作时,用眼神提醒她,碰到简单的问题,我总是把发言的机会留给她,并适时的进行表扬,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借助集体的力量,促使学困生进步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这样教育我的学生,我对他们说:“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进步。只有大家都进步了,我们才是一个优秀的集体,温暖的集体。”我把这些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小组,提倡每一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学困生作为帮扶对象,各小组之间开展竞争,比一比,看谁的小组帮扶成效显著。同时利用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来启发感染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改正缺点。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得到了同学的帮助,享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五、利用最佳教育时机

  任何教育方法都不是永远绝对有益的,最好的方法在若干情况下也会成为最坏的方法。这就说明教育方法本身具有二重性,其使用效果取决于时间、地点、条件,取决于运用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际。因此,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善于利用最佳的时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面对脾气暴躁的学困生,我绝不会拍案而起,粗暴地训斥,使矛盾更加恶化,我会采取“避其锋芒,以柔制刚,静待时机”的策略。待我工作完毕后,我会若无其事地叫他发放作业本,或者帮助班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此学生感到意外之余,犹豫间他的怒气已消了大半,等他完成我叫他做的事情时,他的情绪已平静下来了。这时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教育,要选择最佳的教育时机,需要对时间、地点条件进行综合具体分析,要从教育的实际出发,把握好他们的思想“脉搏”,教育的结果才会水到渠成。

总之,我们要怀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对那些学困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他们转变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