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期间道岔故障处理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7
/ 2

地铁运营期间道岔故障处理原则

秦杨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 天津市 300222

【摘要】:地铁的道岔容易发生故障,道岔发生故障将会导致地铁运行安全等很多问题的发生。本篇文章就将此问题仔细分析研究,从而探究出地铁运营期间的道岔故障处理方式。

【关键词】:地铁运营期间;道岔故障;处理原则

引言

道岔发生故障之后,列车会被迫降速,直到速度降到人工状态下的速度为止,所以故障点的降速会影响到整个地铁的速度。

1、常见的道岔故障及其影响

(1)道岔结构故障,如尖轨不密贴、道岔变形等。(2)挤岔。道岔硬件故障时不能通过列车,影响运营时需要立即组织抢修。软件故障即信号系统认为道岔故障,列车距离受阻道岔区不足安全停车距离,或正在通过受影响道岔区的列车采取紧急制动停车。对于其它列车来说,故障道岔视为封锁状态或线路障碍物,禁止列车经过故障道岔。常见的道岔故障为道岔由于外部原因无法转动到位(如道岔钩锁后受到转动指令无法转动,道岔有异物导致不能转动到位等)。道岔故障情况下转动两个来回不能恢复时,需要立即组织抢修。道岔钩锁到位后列车以人工驾驶模式通过。相应区段的通过能力降低。

2、道岔故障时的应急处理原则

故障涉及出段/场作业的,应视情况灵活选择处置方法安排列车上线以满

足运营需求;故障涉及入段/场作业的,按照减小对运营影响的要求,可利用以下方法灵活调整:

(1)安排列车排空运行至非故障区域内临时停车线或折返线待避;

(2)加开临客运行至非故障区域下线;

(3)安排计划下线列车载客运行,择机安排列车下线。

(4)当道岔故障引起列车积压,行调应优先安排列车从具备转线能力的车站

清客转线。

(5)出现道岔故障后,行调应立即通知相关专业准备备用车上线,弥补无法满足折返时间的列车或掉线列车。

2.1中间站道岔故障

道岔出现问题了,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取消开始的进路,并且试一下能不能将道岔定反位单操。在发生故障几分钟后才能定下来线路的钩锁。如果在第一时间可以进行作业的话,车站的工作人员要准备好所有物品准备处理问题。

现在绝大部分的列车进站时都要借助辅助线,很多的道岔和站台之间的间隔很小,工作人员可以在五分钟内通过做多五百米的路线到达故障点,而接近车厂区间的道岔和站台的距离在五百米到三千米之内,所以要让工作人员在所有乘客离开之后到达故障处。

2.2折返非必须使用道岔故障

这一类型的故障指的是列车在站台前折返或是变换轨道后,可以避开使用的道岔,如果是变换路径,那么故障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有所降低。

2.3折返道岔故障

2.3.1首先考虑换车方式折返

折返道岔含有转动的道岔和不需要转动的道岔。列车往返时必定要经过道岔故障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换车。即在特定情况下列车要换线的时候,行调发出相关的命令,车站负责接收列车,驾驶员看到信号命令后确认信息。

列车往返必经故障点但是不是必转的故障点的时候,需要避开手摇的道岔。各条线应当结合各自的特殊情况,选择正确的调车方法或是行调来控制列车的运行。

2.3.2调车方法和行调控制的比较

现场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调车往返的时候确认列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往返的效率就会很高,同时这样还更有利于抢修故障。调车方法折返的话能够将效率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2.4调车往返边修边运的原则

抢修要根据总原则来,即先通车后修复,一切要以保证正常通车为目的,在道岔处没有列车通过的时候抢修为主,同时抢修进程不能影响到正常的列车安全。当故障对列车进站产生影响的时候,所有人员都要停止工作,撤离到安全区域。如果需要修复人员退出线路的时候,所有人员要在保证列车能正常通过的前提下在三十秒内到达安全位置。列车驾驶员扮演一个指挥者的角色,指挥车站人员、列车信号和地面信号。

2.5调车进站的原则

如果列车可以在工作站进路的时候,车站应当安排好调车进路,驾驶员按照看到的指令来驾车。如果工作站不能安排好的话,并且道岔能转动,那么就要将道岔转到合理的位置来进路,驾驶员根据信号来驾驶列车。还有就是只能有人来准备进路的情况下,车站要按之前定好的计划来指挥人员进行进路作业。

3、道岔故障处理对策

3.1判断故障及初步处理

判断故障:当道岔故障发生之后,需对其故障的类型进行判断,告知车站或是在中央直接进行两个来回的转换,判断故障类型为道岔左右位短闪还是道岔右位短闪、道岔左位短闪。如果道岔故障确定为长闪,则应当马上告知车站,与其一起确定该位置是否存在占用车辆。

初步处理:如果道岔故障类型确定为短闪,在道岔测试的同一时间内,告知值站,到端墙位置做好准备好勾锁器道岔工作。如果道岔故障类型确定为长闪,则需确定该区域是否有车占用,若无车占用,则立刻告知车站,实施“挤岔恢复”指令。

3.2必须经过的道岔处理

(1)二级道岔(折返时不需转动道岔)则人工钩锁,行调组织列车动车。单点一次性故障持续时间较短,对于此类故障,其影响时间会集中在故障点,只要该故障点故障一排除,后续的列车就可以恢复正常运行。因此,对于此类故障,行车调整主要以把故障点的影响时间平均分配到后续运行的列车即可,同时为控制故障点前后的行车间隔,需要对前行的列车进行调整,避免出现故障点前后列车间隔过大。为达到此目的,主要用到的行车调整方式有前行及后续列车多停、限速;视情况小交路折返;部分列车终点站晚发。

(2)一级道岔(折返时需转动道岔)则由车站按调车方式办理折返。单点多次性故障持续时间较长,对于此类故障,其影响时间会集中在故障点,后续的列车折返能力受阻,时间增长。因此,对于此类故障,车站人员调车折返效率决定行车间隔,行调需第一时间组织车站人员下线路办理进路。第一趟列车折返时间受人员下线路时间影响较长,行车调整根据人员到达故障点后的折返时间作为行车间隔,计算出行车周期、所需列车数量。根据线路特点、客流情况组织大、小交路运行,根据大小交路运行公式,计算出退车数量,并安排列车下线退车,迅速组织大小交路运行。为达到此目的,调度员需立即计算出行车参数,定下方案,发布命令实施,尽快恢复列车畅顺运行。

3.3立即组织抢修

立即组织抢修人员下线路抢修,抢修同时做好行车组织,利用行车间隔进行抢修作业。(2)道岔抢修的应急处理程序。道岔故障抢修时,值班站长第一时间担任现场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抢修并负责现场安全。通号、工务调度接到故障(事故)报告后,立即判断故障或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范围,根据判断的结果和当时系统设备的实际情况,调整和进入应急运行模式或方式,立即采取一切能用的手段,在“安全可靠、先通后复”原则的前提下减少故障或事故的影响范围,并立即组织相关维修人员进行抢修,同时指定一名员工为本通号维修抢修负责人。原则上第一个赶到现场排除故障(事故)的通号中心信号员工为第一负责人,但根据到位信号专业及工务专业人员行政级别依次移交现场指挥权,抢修负责人在处理后向各自分部调度报告抢修情况。控制中心在抢修过程中做好行车指挥并最大限度尽快安排抢修空间和时间。(3)挤岔的处理方法。如果正线发生挤岔,则按挤岔的应急处理程序执行。发生挤岔时列车一般不得后退,在桥隧线路专业人员的确认和监护下,列车可缓慢拉出岔区或固定好道岔后再行后退。列车能否继续运营或退出检查,由现场抢修人员决定。影响接触网时,需要断开相关区段的牵引电流。接触网有损坏及时组织接触网抢修。列车上有乘客时组织区间疏散。(4)道岔故障的处理方法。a.道岔出现故障,没有叠加其他故障的情况。处理方法:对故障道岔转换两个来回(有钩锁器时先解除钩锁器),每次转换间隔15s。操作两个来回后如果故障不能恢复,则人工钩锁道岔后组织列车以人工驾驶模式通过道岔。当折返道岔出现故障时,需要采取调车方式办理折返。

结语

现在地铁运营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道岔的问题,不同城市的不同地铁线里虽然有很多的区别,但是本文已经将基本所有的线路都分了类,还将不同的故障也分了类。

参考文献

[1]秦斌.浅谈S700K道岔常见故障处理及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

[2]王舒瑞.地铁道岔故障的应急处理原则与办法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