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压疮患者及其家属居家行为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1
/ 2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压疮患者及其家属居家行为的影响研究

王笑一 1闫薇薇 2通讯作者 蒋静 3 魏悦 4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北省军区唐山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 河北唐山 063000 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82医院 体检中心 河北唐山 063000 3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82医院 病理科 河北唐山 063000 4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82医院 血透室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危压疮患者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高危压疮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例,采用常规出院随访)与研究组(n=20例,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危压疮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患者;高危压疮;延续性护理;预防效果;生活质量

引言

压疮也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遭到压迫而引发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局部组织出现持续营养不良、缺氧及缺血等情况,进而造成组织溃烂甚至坏死。压疮受剪切力、压力及摩擦力影响,而由于老年人皮下脂肪较薄、皮肤弹性较差,故压疮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进程。因此,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分析延续性护理降低老年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危压疮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73岁~95岁,平均年龄83岁;研究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72岁~95岁,平均年龄83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时,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般性资料的收集工作,同时,对患者家属的居家行为进行评价。在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统一宣教,使其对压疮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例如易发部位、预防措施、翻身行为、营养支持等,并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在患者出院时,与患者互留联系方式,便于患者出院后的咨询。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将患者纳入到压疮管理网络中,确保其能够享受到延续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2.1构建压疮管理网络

延续性护理工作的开展是以压疮管理网络为基础的,因此,必须要做好压疮管理网络构建工作。在护理部主持下,本院成立了压疮管理督导小组,小组成员共计4名,包括伤口专科护士、科室骨干;同时,本院与周边两所离职干部修养所卫生所开展合作,选择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时间超2年的护士组建随访小组,共计9人。在压疮管理中,随访小组需接受督导小组领导,积极配合督导小组开展随访工作,每名督导人员对应2~3名随访人员,各随访人员均有对应的老年压疮患者,从而形成了垂直管理构架。本研究中,医院护理部门将联合干休所护理部门对督导组、随访组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工作质量能够满足要求,从而形成横向管理构架,基于横向、垂直管理构架的交互,医、社压疮护理管理网络得以形成。在组建督导小组、随访小组时,需设置组长,主持日常工作。就工作内容来看,随访小组主要工作为随访所负责的老年压疮患者及其家属,随访工作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督导小组主要工作为培训随访人员,并对随访工作进行监督,解答随访人员的问题。

1.2.2.2网络实时随访

为加强护患之间的联系,责任护士可利用QQ、微信等平台,添加患者为好友,以便其随时咨询问题;同时责任护士可推送疾病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识,实现无缝隙护理。

1.2.2.3上门随访

在患者出院后10、30d和3个月定期随访,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考察了解,分析患者和家属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遵医情况。使用Braden压疮评分表评估患者的移动力、活动力、营养等,划分压疮危险级别。根据不同的级别进行相应的指导处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压疮总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1-74)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量表共有4个维度,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随访3个月后,记录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率。采用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护理满意情况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2.1对比所有研究对象的压疮风险所有研究对象在护理前Braden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时期的Braden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所有研究对象的压疮发生率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75%(P<0.05)。

3讨论

老年高危压疮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均由家属照顾,经济压力大且照护任务重,加之照护过程中比较盲目、随意,故而难以获得满意的照护效果。相关报道指出,照护者若是不了解压疮预防有关知识,或是因为高昂的治疗费用所致的不良情绪难以排解,就会影响照护质量,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续性护理模式以人文关怀理论为核心依据,护理操作不仅协调,而且连续,旨在确保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够获得相应的健康照顾,且成本低,故而近些年来,在慢性疾病中开始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医院护理质量。患者发生压疮后,不仅加重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治疗费用和护理成本,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经济压力。患者家属是主要的照护人,也面临角色转变、经济负担,导致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家属不是专业护理人员,在家庭照护中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研究显示,长期受到家庭照护的患者中,有20%受到压疮的困扰,患者的病程越长,家属的焦虑越明显,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都会下降。通过一定的行动计划,使患者在不同的场所都能接受延续性的照顾,是延续性护理的重要内容。患者出院后可继续获得持续的健康护理服务,更好地为患者和家属服务。延续性护理丰富了护理的内涵,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为患者家属培训健康知识,使其护理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促进患者的康复。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随访调查可以发现,部分老年压疮患者家属对翻身行为表示不在意或认识不足,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家属缺乏预防意识并且对于压疮预防措施缺乏了解。因此,在老年压疮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需要对老年压疮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使其认识到压疮易感性及翻身行为的重要性,并就翻身注意事项进行强调,如翻身时应抬高患者,避免患者身体皮肤与床面摩擦,适当按摩长期受压部位,做好皮肤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艳.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压疮高危患者照顾者居家护理行为的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7,1(6):171.

[2]庄红花,尹玉珊.专科护理门诊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1):135-137.

[3]杨雅,曾洁.医院联合社区压疮管理网络在社区老年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36-39.

[4]董娟.居家压疮患者照护者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8):1-2.

[5]吴金球,钱玫馨,程倩秋,等.老年患者主要照顾者压疮相关知识调查[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6,22(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