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推拿肘尖直上反应点在腕关节扭挫伤治疗的效果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1
/ 2

针刺推拿肘尖直上反应点在腕关节扭挫伤治疗的效果探析

钱笛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650021

【摘要】目的:探究针刺推拿肘尖直上反应点在腕关节扭挫伤治疗效果。法:随机抽取本院90例腕关节扭挫伤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基础治疗以及远针刺推拿肘尖直上反应点方式治疗)与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治愈概率为66.67%,对照组治愈概率为44.44%,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推拿肘尖直上反应点治疗方式对腕关节扭挫伤患者作用明显,腕关节扭挫伤患者得到明显改善,临床价值高。

【关键词】针刺;推拿;反应点;腕关节扭挫伤;

当前推拿科门诊中,腕关节扭挫伤为一种常见软组疾病,其可能与各年龄段发生,尤其是青壮年患者发生概率较大。常规治疗措施虽能使患者腕关节得到治愈,但起效时间慢,恢复效果不明显等缺点,使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当前利用针刺推拿方式,对患者腕关节扭挫伤治疗有一定的效果。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针刺推拿肘尖直上反应点在腕关节扭挫伤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90例腕关节扭挫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具有严重基础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哺乳期和妊娠期的女性。依照摸球法分组,各45例。研究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在21-56岁,平均为(30.12±1.22)岁。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在24-59岁,平均为(33.21±1.34)岁。两组临床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常规治疗措施,不进行针刺推拿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推拿肘尖直上反应点治疗。

1.2.1寻找反应点

患者为坐位,医师左手持患者右手手腕,使患者掌心朝上,前臂自然伸直,右手食指与中指在患者肘尖之上 10 cm、肱三头肌肌腱之上及内外两侧的范围内探寻反应点。反应点分布:尺侧疼痛,多在肱三头肌肌腱之上及内侧;背侧疼痛,多在肱三头肌肌腱之上;桡侧疼痛,多在肱三头肌肌腱之上及外侧。

1.2.2推拿配合针刺治疗

第一,以较轻柔的揉法作用于反应点及周围约 15 min,随着反应点疼痛减轻,手法力量逐渐加重,以患者耐受为度,总用时不超过 3 min。第二,医师右手握住患者右手手掌,使患者前臂处于中立位,以左手拇指沿曲池、阳溪连线,肱骨外上髁、阳池连线弹拨患者前臂桡侧肌群;以左手示、中二指沿小海、阳谷连线按揉患者前臂尺侧肌群,总用时约10 min。第三,医师使用酒精在患者反应点上方 1 cm处进行常规消毒,在反应点上方 1 cm处使用 0.40 mm×40 mm 针灸针,针尖指向患处,使针身与皮肤呈 15°角平刺进针,进针 25~35 mm,进针后以患者无特殊感觉为佳。

若患者为急性期,即病程≤3d时,仅需使用以上操作方式,并在进行针刺反应点时,进行侧腕关节的主要活动,例如背伸、环转等动作,须注意的是,动作要和缓,尽可能大幅度运动。而患者弱病程>3d时,则除上述治疗措施外,还应针刺三阳穴。治疗时间应为每日或隔日进行,患者在治疗8次,或疼痛感消失后停止,评判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腕关节恢复情况:①治愈:患者腕部肿痛感彻底消失,按压无痛感,腕关节可自如活动;②好转:患者腕部肿痛感有所改善,活动时依旧存在不适感;③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5eab9485f098d_html_e43eaf13d7ee4ad.gif ±s”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腕关节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腕关节恢复状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例数

好转例数

无效例数

治愈概率

对照组

45

20

17

8

20(44.44)

研究组

45

30

9

6

30(66.67)

Χ2

4.500

P

0.034

3讨论

腕关节扭挫伤主要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剧烈运动或持重不当、摔伤、劳损及过度的扭转等导致腕部经筋及关节面损伤,从而使局部经络受损,气血瘀滞导致肿胀疼痛,伤处局部皮肤青紫。肘尖直上反应点都分布于手三阳经经筋在肘关节之上的循行路线上,通过放松缓解远端紧张痉挛的经筋,调整腕关节局部经筋状态,使之松弛,减轻受损组织的牵拉、压迫,缓解疼痛,并能改善局部循环代谢,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

具体操作如下:医师首先手持患者手腕,在其肱三头肌肌腱上进行反应点探寻,随后先进行轻揉,随着患者反应点疼痛感逐渐减弱,开始加重力量,时间为3min左右,以患者耐受度为限制;其次,对患者前臂侧尺肌群进行推拿按摩治疗,时间在10min左右。最后于患者反应点上方1cm处进行针灸,留针时间为20min左右。而患者若为急性期,即病程≤3d时,仅需使用以上操作方式,并在进行针刺反应点时,进行侧腕关节的主要活动,例如背伸、环转等动作,须注意的是,动作要和缓,尽可能大幅度运动。而患者弱病程>3d时,则除上述治疗措施外,还应针刺三阳穴。治疗时间应为每日或隔日进行,患者在治疗8次,或疼痛感消失后停止,评判治疗效果。本研究中,经相应治疗,研究组腕关节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针刺推拿肘尖直上反应点治疗措施,对腕关节扭挫伤患者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刺推拿肘尖直上反应点治疗方式对腕关节扭挫伤患者作用明显,腕关节扭挫伤患者得到明显改善,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军,李红卫,白晨平,等.腕关节镜技术合并尺骨短缩斜形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9,35(1):24-26.

[2]燕太强,董森,郭卫,等.全肘关节置换术在严重类肿瘤病变治疗中的初步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19,39(2):90-97.

[3]覃芙,王剑青,鲍昌珅,等.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微型钢板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9,35(2):90-92.

[4]鲁谊,张海龙,李屹钧.关节镜下微骨折或自体软骨移植术治疗肘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早期临床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1-7.

[5]杨焕友,李瑞国,刘娜,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腕关节尺背侧囊肿致尺神经手背支卡压[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8,34(5):34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