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7
/ 2

简析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措施

吴玲玲 1 侯佩印 2

1. 身份证号 : 2303061983052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2.身份证号:2303041988071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

摘要:能源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持,其在当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能缺少的物质基础。现阶段,世界范围内虽已经积极推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是使用能源的90%依旧为传统不可再生能源。鉴于此,本文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节能措施

引言

热能与动力工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能源耗损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就要对热能与动力工程采取一定的节能措施,充分发挥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作用与效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热能动力系统简介

热能动力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热能通过热力系统转化为机械能,不被消耗的余热也会从高热能源中剥离出来,周而复始地将余热留于高温高压的热能环境下。同时,燃煤燃料燃烧后所得的热能也是热力系统的主要热力来源。但全球范围内的燃煤材料或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都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且上述燃料的燃烧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与污染。因此,当前对绿色环保燃料的利用与热能转换系统的节能减排设计是迫在眉睫的。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无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还是将余热排放出去,都是极耗能量与资源的。基于此,相关企业必须加紧研究关于火电机组的优化设计,在节能技术方面下功夫,尽可能地将节能实际应用到火电机组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去,得到利用效率切实可靠的新热能动力系统,为减轻能力稀缺压力、缓解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贡献

2热能与动力工程中能源损耗产生的主要类型分析

2.1湿气造成的损耗问题

电厂运行的过程中,受蒸汽作用影响,动能会转化为电能,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蒸汽会发生膨胀,产生水滴,而这一过程会消耗很多湿气。不仅如此,水滴的移动速度也会对湿气消耗造成影响。当蒸汽大于大于水滴的移动速度,会再次增加湿气的消耗。除此之外,当水滴影响到主流运动时,喷管会对其进行干扰,造成连锁反应,导致多余设备操作,这样一来,就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和湿气。

2.2热能损耗问题

在热能装置与动力工程装置的实际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一部分进行转化,被应用于其他的生产实践中;还存在部分热能消耗,导致资源浪费。这样的热能消耗一方面降低了装置运行质量,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相应行业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增强。理论上来说,节流器会在设备超过额定功率时,依托初始设设定数值完成设备运行调节,以此达到降低设备运行负荷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调节器会发生故障,造成热量损失,不利于设备稳定运行与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

3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措施分析

3.1对降低湿气采取的有效措施

电厂运行的过程中,在产生热能时,也会伴随着大量湿气的产生。在热传递的作用下,会存在机组出现能耗现象,这是由于温度较低的湿气在损耗过程中会消耗部分热能导致的。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部门对提高湿气控制,采取措施降低湿气,使得机组发电效率有所提高。譬如:某电厂在运行的过程中,湿气耗损问题也引起了上层和工作人员的注意,他们决定借鉴其他电厂在处理湿气能耗上的处理方法,贴合自身实际,研究与借鉴并重,工作人员决定采取中间加热的方式降低能耗。简单来说就是安装再热循环装置,通过对中间环节的控制,来降低湿气耗损。即在机组运行设备上,安装一个再热循环装置安装,通过此装置来避免温度过低造成的影响,将作功后蒸汽再次加热,以此确保加热后的蒸汽温度与主蒸汽温度相当,此后恢复正常工序。以上介绍的是中间加热手段,在提高循环热效率方面很有成效,同时其能够确保排气湿度符合标准规定,进而也起到了对叶片侵蚀的减缓作用。当然,提高设备运行的内效率,必须建立在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年限,相辅相成,以此消弱能耗问题带来的弊端。当然,提升机组抗冲蚀能力,也可以缓解能耗。两种方法,双管齐下,事半功倍。

3.2减少调压调节的损失

调压调节功能对于发电机组来说,一方面可以保证机组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对于机组整体地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将其加入到热能与动力工程当中能实现电厂更加高效地工作,但是对于调压调节来说目前仍然存在着一定地问题。比如在使用过程中高负荷位置采用滑压调节可能会导致机组产生的热量出现损失,这对于电厂收益的实现显然是极为不利的。所以电厂为了保证发电工作以及电厂机组的高效稳定运行,必须要积极优化调压调节工作,以此为基础减少调压调节中出现的热力损失问题。通过对调压调节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该种处理办法的问题出现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工作操控过程中精准度不达标,另外由于汽轮机本身工作原理与调压调节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创新改良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方面的技术。

3.3加强热能节流调节工作

在发电厂开展热能与动力工程时,经常会出现节流损耗的问题,造成热能的不必要损耗。做好节流调节的控制工作,是减少热能损耗的重要项目。一般出现节流耗损的问题时,施工人员通过第一级对所有的电力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电发电设备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实现小容量机组的工作。热能与动力工程出现节流损耗的情况时,会导致大容量机组的变工况情况就会出现非常大的节流损失问题,进而对发电厂的发电效率造成影响,使得整个的电力工作造成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发电厂的供电效率,实现节能环保,减少资源浪费,就要做好调节和控制气流的工作。可以根据弗留格尔公式开展工作,在之后的调节工作中,施工人员要注意变工况的临界状态,控制好机组的流量与机组前后的压力平方差的平方根比成正比。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这种方法技术时,为了充分发挥效果,要对发电厂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根据发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和弗留格尔公式的必备条件、工作效率、外力条件等开展热能节流调节工作。还要对流量做好确认工作,对汽轮机进行管理控制,计算流动部分面积,最后分析具体的变化情况,有力地增强发电厂发电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

3.4废水余热回收利用

余热的回收利用对电厂节能降耗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蒸汽排放的情况下,质量和热能都将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可以利用冷却器来减少热损失,以防止出现一些误差。废水排放的主要类型是连续的和周期性的。如果要保证废水排放的影响,就要进行扩容,二次利用废水,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实际回收效率低、能耗低等,电厂在排放废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它不仅浪费大量的废水和热量,而且对环境也有负面影响。因此,负责人员还应调查这项技术的实施情况,以实现有效的废热储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用电量在城市化快速实现的情况下有了非常大的增长,国家有关部门在电厂节能减排工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对于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促使电厂发电效率得到快速提升,同时对于节能减排的实现能够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史昶宇.浅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J].居舍,2019(09):176.

[2]张丽真,王成运,李华.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05):38-39.

[3]韩振.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87.

[4]郝晓军.浅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J].居业,2018(08):92+95.

[5]张霞.热能动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改造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18):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