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3
/ 2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

李国营 王哲

淄博市引黄供水有限公司 255000

摘要:水利工程,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调配自然界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它能够通过控制地表水和地下水,来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水利工程的修建需要建设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像堤坝、水阀、渠道、渡槽等。此外,水利工程还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工程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制约。最重要的是,水利工程能够对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这影响并不一定都是有益的。因此,我们要发挥好水利工程的积极影响部分,尽量减少水利工程的不利因素,使水利工程能够更好地发挥防洪、抗旱、发电、灌溉等作用。基于此,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利防汛;信息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运行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洪涝的产生,不仅会对水利工程的整体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会导致水利工程作用与价值无法体现。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进行水利防汛工作的强化。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工情监控系统被广泛应用到水利防汛之中,可以在实时监控洪涝情况的同时,及时制定相关解决措施来避免水利工程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所以,进行工情监控系统在水利防汛中应用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长远发展意义。

1水利工程在防汛中的作用

夏季是降雨量比较大的季节,夏季降雨量过大就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但是,如果能有效利用水利工程,就能够解决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具体而言,水利工程在防汛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水利工程中的水库可以起到蓄洪的作用,水库将洪水拦截,进行储存,这样一来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减少洪水流入下游的水量,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扩大。②水利工程中的堤坝可以起到很好的导洪作用,能够对洪水进行很好的分流疏导,从而减少两岸群众受到洪水的侵害,并减少人们的经济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③水利工程中的滞洪区能够对洪水进行有效蓄滞,这样可以大大地削减洪峰,减少洪水进入下流区域河水的流量。

2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具体表现

2.1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与传统技术进行比较,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能够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与网络连接后,可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所需数据的精准性与时效性,并且可以向我国各个区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心传输与整合数据,还可以为水利防汛工作提供网络技术支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满足水利防汛工作需求的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防汛问题,可以通过该数据库调取数据,从而快速制定治理措施。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实际建设进度及时更新数据信息,在保障数据信息真实性的同时,全面提升水利防汛工作的工作质量。

2.2调配水资源、节约水资源

水利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可对水资源进行调配,以调控不同区域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应用。水利工程可以将降水量丰沛区域的水资源运输到水资源贫乏的区域,用于农业生产灌溉,以保证水资源贫乏区域的农业生产正常进行。水利工程的运营核心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应用,以促进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在建设时进行了灌溉的科学设计,实行的是持续、均衡的灌溉手段,以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

2.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水利防汛指挥、决策系统中的运用

在水利防汛工程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准确采集防汛工程建设的大量信息,将多种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后进行具体分析。此外,在水利工程防汛工作中,应积极运用监测技术对防汛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根据不同的状况运用不同的防汛措施,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帮助施工人员减少工作量,简化工作难度,这也是现阶段水利防汛工作顺利开展的要求。

3.发挥水利工程防汛作用的优化策略

3.1合理规划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更好发挥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中的作用,我们要不断优化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体系。因为水利工程之间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要遵循水利工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修建系统化的水利工程,使之有机结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具体来说,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时,要在国家规定的规章制度下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加强所修建水利工程的质量。另外,还要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使水利工程能在实际运用中被有效的利用,以便保障人们的利益与国家经济安全。

3.2建立专业的水利工程队伍,不断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对于相关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所以相关水利工程的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以此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维护的质量。提高水利工程人员的技术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首先,要注重人才的选拔,建设一支专业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队伍,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经济市场的需要;其次,相关单位要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体系,对人才进行系统化的培养,特别是对水利工程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相关单位经常组织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培训辅导,来提高工程人员的技术水平;最后,基层单位要对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分配,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促进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使每个人能够发挥出自身所长,提高工作效率。

3.3构建完整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建设的数量大,但是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部门对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使管理松散,没有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用。为了促进水利工程长远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以使水利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产权及责任,促进水利工程后期管理的有序进行。在不同区域,由于气候、经济等各种条件不同,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区域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农业生产结构、已有的水利工程建设和使用情况等,以建设科学系统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3.4加强水利工程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

为了更好地使用水利工程,发挥其防汛抗旱的作用,还需要将水利工程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首先,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方法,降低灾害的影响,并对灾害进行提前预估,增加水利工程的预警功能,使人们能够提前做好预防和加固,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洪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其次,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发生灾害时,对灾害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得出灾害大概规模、蔓延速度和时间,根据预测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总的来说,利用现代技术,能够让指挥部门详细了解灾害的情况,做好灾害的指挥工作,保障好人们的安全,减少经济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发展进步,对社会中各个行业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开展水利防汛工作时,将实际工作状况与防汛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根据防汛工程不同的需求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这样在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同时,也能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建革.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4):100+107.

[2]毛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9,17(25):5-6.

[3]王庆东.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170.

[4]刘元卯.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163.

[5]庞会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