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0
/ 2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

王英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骨外科(黑龙江 绥芬河) 157399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随机分为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组各100例,常规护理模式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采用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术后情况。结果: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FIM评分、QOL-100评分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下地活动时间、总住院日数和医疗费用均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明显,可改善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健康教育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通过手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加速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但需要配合术后有效护理,以更好加速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1-2]。本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随机分为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组各100例,常规护理模式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采用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术后情况,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健康教育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随机分为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组各100例。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男性62例,女性3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62岁~79岁,平均年龄为(71.24±4.64)岁。常规护理模式组男性57例,女性43例,患者年龄范围为61岁~81岁,平均年龄为(70.84±4.92)岁。两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方法

常规护理模式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采用护理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包括:①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骨折和骨质疏松的关系,并帮助患者建立对疾病的概念和明确骨质疏松发生原因和延缓方法,使其树立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②饮食教育。指导患者通过多补钙、补充蛋白质、补充维生素以增加骨密度。避免饮用可乐、喝茶和喝咖啡等可能加速骨质流失的饮品。③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康复锻炼对提高肢体功能的作用,促使患者更好提高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并通过视频、现场示范以及图片等方式对患者展示康复锻炼的方法[3-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FIM评分、QOL-100评分;对比两组下地活动时间、总住院日数和医疗费用。

1.4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比分析相关指标,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FIM评分、QOL-100评分对比

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FIM评分、QOL-100评分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表1 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FIM评分、QOL-100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n

髋关节功能评分

FIM评分

QOL-100评分

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

100

73.35±4.11

73.45±4.21

82.21±4.21

常规护理模式组

100

92.05±4.25

92.56±4.67

95.46±3.56

t值

7.234

7.034

6.144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下地活动时间、总住院日数和医疗费用对比

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下地活动时间、总住院日数和医疗费用均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

表2 两组下地活动时间、总住院日数和医疗费用对比[(x±s)]

组别

n

住院天数 d

住院费用 万元

首次下床时间 h

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

100

8.13±3.21

3.21±0.21

25.23±5.12

常规护理模式组

100

12.26±4.51

4.65±0.41

54.45±6.21

t值

9.423

7.214

8.453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重要术式。而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后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促使其更好明确骨折和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帮助患者更好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掌握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提高[5-6]

本研究显示,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FIM评分、QOL-100评分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组下地活动时间、总住院日数和医疗费用均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明显,可改善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曲明瑜.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5):239-240.

[2]张锐.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7):3965-3966.

[3]徐芙蓉,叶洁玉,董飞.健康教育路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医学,2019,47(06):731-734.

[4]谢玉真.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8):2611-2612.

[5]吴燕.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2):171+179.

[6]甘晓丹,刘永娟.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3):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