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镧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8
/ 2

碳酸镧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分析

龙伟

湖南省 益阳市中心医院 413000

摘要:目的:研究碳酸镧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高磷血症终末期肾病患者78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碳酸钙加以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碳酸镧加以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药物治疗后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磷血症终末期肾病患者加以碳酸镧进行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碳酸镧;终末期肾病;高磷血症;疗效观察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终末期肾脏病的并发症就是高磷血症,其使得患者自身甲状旁腺的相应功能长时间处于亢进状态,造成患者相关的组织器官或者肾性骨病自身会出现转移性钙化的现象,使其患者自身逐渐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为分析碳酸镧治疗高磷血症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本院展开相关研究,如下:

1 资料和相关方法

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高磷血症终末期肾病患者78例,采用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组,每组39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为(60.5±7.3)岁;肾脏疾病史1-9年,平均为(3.3±0.6)年;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47-89岁,平均年龄为(60.8±7.7)岁;肾脏疾病史1-8年,平均为(3.1±0.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进行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属于ESRD或透析,并且在开展本次研究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具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给予排除[2]

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口服碳酸钙(国药准字号:H53020093,生产产家:楚雄老拨云堂药业有限公司)加以治疗,一天两次,一次600mg/g,持续用药3个月即可。实验组患者口服碳酸镧(产家:Shire Pharmaceutical Contracts Limited,国药准字号:H20120051)加以治疗,一天两次,一次750mg/g[3]。以患者自身血磷水平为参照标准:当患者血磷水平处于1.79-2.43mmol/L时,患者需要每天在就餐中口服碳酸镧咀嚼片1.5g;当患者血磷水平大于2.43mmol/L时,患者每天服用3g即可;当患者血磷水平小于1.79mmol/L时,患者需要每天服用500mg,持续用药3个月即可[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药物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激素(iPTH)、血钙(Ca)以及血磷(P)含量变化情况,改善情况越好,治疗效果越显著。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以及高钙血症四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治疗效果越显著[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5e9aae2d1dc70_html_689c1e465f9974ac.gif )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对比(X±S)

组别

时间

P(mmol/L)

Ca(mmol/L)

iPTH(pg/ml)

实验组(n=39)

治疗前

2.95±0.57

2.06±0.83

496.6±52.3

治疗后

2.19±0.35

2.34±0.56

435.4±31.5

常规组(n=39)

治疗前

2.87±0.46

2.04±0.75

506.8±55.9

治疗后

1.73±0.39①②

2.67±0.77①②

374.2±34.1①②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①P<0.05;与实验组治疗后相比,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实验组经过治疗后,高磷血症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组别

恶心呕吐

腹泻

便秘

高钙血症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n=39)

2

2

1

1

6(15.38%)

常规组(n=39)

5

3

4

3

15(38.46%)

5e9aae2d1dc70_html_403cd8c8af4545f9.gif

-

-

-

-

5.2782

P

-

-

-

-

0.0215

3 结论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往往常见的并发症是高磷血症,其自身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效控制血磷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确保患者发生继发性甲旁亢、皮肤瘙痒以及肾性骨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目前在临床上对于终末期肾脏病高磷血症患者往往采用血液透析、合理控制饮食以及甲状腺切除术等主要治疗手段加以治疗,减少蛋白摄入能确保相应的磷量摄入得以有效减少,但是患者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或者会出现血管或其他部位发生转移性钙化,因此上述治疗手段并不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自身存在局限性,不能将患者体内存在的有害物质得以根本上清除[6]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对该患者结合使用碳酸镧能让其血磷水平得以有效控制,其自身属于较为新型的磷结合剂,碳酸镧往往位于患者胃部或者小肠的上端位置,与患者食物中的磷进行有效结合。从某种角度来讲,磷与镧间具有较为紧密的亲和力,其在一定程度上与相应的碳酸盐发生化学反应,会出现水溶性较低的复合物,对相应的肠壁并不具有穿透性,从而有效降低相应的血磷水平。目前在临床上对终末期肾脏病高磷血症患者加用碳酸镧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呕吐恶心、腹泻、便秘以及高钙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增加患者自身的胃肠道钙的负荷程度[7]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经过治疗后,患者药物治疗后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证:对高磷血症终末期肾病患者加以碳酸镧进行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惠林, 门鹏, 翟所迪. 碳酸镧治疗终末期肾病高磷血症的快速评估[J]. 中国医疗保险, 2016(9):61-65.

[2]左巍. 碳酸镧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高磷血症80例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 2016, 18(5):761-763.

[3]潘健忠. 碳酸镧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 2018(1):129-130.

[4]佘伟萍, 杨伟鹏, 刘奕深,等.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J]. 吉林医学, 2016(2):395-396.

[5]李瑞英, 王志强.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1):132-133.

[6]韩建芳. 碳酸镧在高原地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1):362-363.

[7]郑金朋.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疗效观察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8):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