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成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触发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3
/ 2

让“生活”成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触发点”

沈迎春 施国妹

江苏省淮安市 盱眙县实验初级中学附属小学 211700

摘要: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联的,二者不可分割,而且还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在数学教学中,尤其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运用数学知识去体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的数学问题,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让“生活”成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触发点”。

关键词:解决问题 策略 触发点

一、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例题的选择中捕捉生活素材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出其原型。如果我们从学生熟悉的事例中引入数学问题,让学生来学习、思考,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问学生为什么自行车的轮胎是圆的?这一问题的引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既不感到陌生,又感到新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学习“三角形”特征时,根据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可以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土木结构的房屋,它的房梁都做成三角形?能做成其它形状吗?为什么?再比如,在教学“比例尺”时,这样引入:你们都看过电视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所出示的中国地图,那么中国真的就这么大吗?这个图是怎么画出来的?这些都是数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例子,把它们巧妙的引入数学课堂中,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

二、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再现生活情景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我们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要善于把抽象的数

学概念和数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具体现实,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实践中感知。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学生对“相对而行”、“同时出发”、“相遇时间”等概念不太理解,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的情境,再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两车相遇的情境,边说边演示,学生很快掌握了相遇问题的特征。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钢笔每支15元,笔记本每本5元,老师要买6支钢笔和6本笔记本,让学生当售货员,怎样计算总价钱?学生各抒已见,有的先算出一支钢笔与一本笔记本单价之和,再乘6,即(15+5)×6;有的先算出6支钢笔的价钱和6本笔记本的价钱,再相加即15×6+5×6。学生发现两种算法殊途同归,(15+5)×6=15×6+5×6,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三、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中妙用生活实际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应该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我们在设计应用练习时,要改变原来那种学生纯粹的“代公式计算”等应用练习,而要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经验,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数据计算。例如:在解决“人民币”的具体计算中,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分”即可);在解决“制作平面、立体图形需要的原料”时,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法”保留数据(实际生产中,需要的原材料要比计算的数据多一些);在解决“容器中可以放入几个立体图形”等实际问题时,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尾法”保留数据(容器中空余部分不足以容纳一个立体图形)。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应该认识到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必须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感知数学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存在,这样学生的感知才有基础,问题的假设才不空洞,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同时也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文钦. 化难为简,让数学融于生活——例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J]. 都市家教月刊, 2016(4). 【2】瞿丽娜. 关注生活——探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J]. 小学科学(教师版), 000(12):218.

【3】宋丽萍. 数学要贴近生活——浅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J]. 读写算:教师版(35):120-120.

【4】蒋代玲. 如何帮助学生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C]// 2012. 【5】胡娴. 有策略地解决问题,驾驭生活--关注有价值数学的体验[J]. 新课程(小学)(3):156-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