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 MRI在肩关节创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探讨 MRI在肩关节创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卢成哲

吉林省通化市 206 医院 吉林 通化 134001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MRI在肩关节创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本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肩关节创伤性疾病患者。对以上患者分别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案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诊断后可知,患者在应用MRI诊断后,关节囊损伤、肩袖损伤及盂唇损伤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应用CT检查,以上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RI诊断肩关节创伤性疾病患者,其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诊断数据有利于患者后期的治疗。

【关键词】MRI检查;肩关节创伤性疾病;CT检查

肩关节创伤性疾病是较为常见的临床骨科疾病,因人体肩关节部位较为脆弱,稳定性较差,剧烈的外来冲击或不正确的运动后都有损伤肩关节的可能,患上肩关节创伤性疾病的患者其肩关节功能会大幅下降,并伴随难以忍受的疼痛,为防止疼痛持续干扰患者生活,故需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1]。目前有关该症的诊断,常用MRI和CT进行检查。为对比两种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本院开展了一项研究,在同一组患者上应用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并分析MRI的诊断价值,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40例本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肩关节创伤性疾病患者。纳入患者中因交通事故致伤23例,坠落损伤12例,摔倒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21-82岁之间,平均年龄(62.84±7.73)岁。

纳入标准:①纳入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肩关节功能障碍;②纳入患者无肩关节病史,均为首次肩关节损伤;③以上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患者;②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或言语障碍,无法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的患者。

方法

对以上患者按先后顺序分别行CT诊断和MRI诊断,CT诊断的流程为:应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Optima CT660型CT扫描仪对患者行2mm、5mm的128层螺旋CT薄层扫描,扫描参数设置为:矩阵512×512;扫描层厚、层距均控制在5mm,扫描时间控制在50-80s之间,共扫描20-24层。

MRI诊断流程为: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 HDxt1.5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协助患者以仰卧位接受检查,并固定患者上肢部位,调整仪器参数,采用T1WI、TZWI扫描序列,具体参数设置为T1WI/IR 斜矢状位,T1WI/IR 横断位,T1WI:TE为10.8ms,TR为360ms,激励次数2次;TZWI:TE为7.8ms,TR为450ms,激励次数2次;矩阵256×224,FOV为160mm×160mm,层厚、层距分别为3mm和0.5mm,扩散敏感系数b值1000s/mm2,扫描时间设置为22-26s之间。

1.3 疗效标准

诊断完成后对比两种方案的诊断的符合率。肩关节创伤性疾病统计关节囊损伤、肩袖损伤及盂唇损伤3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以上数据,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病理学诊断患者关节囊损伤19例、肩袖损伤10例及盂唇损伤11例,应用CT诊断出10例出现关节囊损伤,符合率52.63%;诊断出29例出现肩袖损伤,符合率34.48%;诊断出1例出现盂唇损伤,符合率9.09%。应用MRI诊断出18例出现关节囊损伤,符合率94.74%;诊断出10例出现肩袖损伤,符合率100.00%;诊断出12例出现盂唇损伤,符合率91.67%。两组患者关节囊损伤、肩袖损伤及盂唇损伤对比分别为(χ2=8.685,P=0.003,P<0.05);(χ2=12.775,P=0.014,P<0.05);(χ2=15.683,P=0.001,P<0.05)。

讨论

考虑到急性肩关节损伤会对患者行为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故需在将患者送往医院后第一时间进行影像诊断,目前就该病症较为常用的两种诊断方法为CT诊断以及MRI诊断。其中CT诊断是一种基于X线在人体组织中的吸收以及透过率差异所展开的一种立体活断层的影像诊断技术,该诊断方案具有快捷、方便、成像清晰、敏感度高以及普及广的优点。但经长时间的临床研究显示,CT诊断目前存在对患者肩关节处具体病灶的敏感度以及诊断率较低,导致诊断过程中出现漏诊的情况较多,增大了病灶的错诊率,不利于后期治疗在细节上的处理[2]

MRI诊断是一种断层成像诊断技术,该技术与常规CT诊断有一定相似处,不过MRI技术能够获取任意方向上的断层图像,使得扫描并观测到的部位相较于CT诊断更多,该诊断方案能检查出如肩胛盂、关节盂等CT诊断难以成像的位置,进而提升诊断的整体敏感度和最终诊断的符合率

[3]

经以上研究可知,患者在应用MRI诊断后关节囊损伤(94.74%)、肩袖损伤(100.00%)及盂唇损伤(91.67%)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应用CT检查(52.63%、34.48%、9.09%),以上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MRI诊断肩关节创伤性疾病患者,其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诊断数据有利于患者后期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平荣.MRI检查在肩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医药,2016,7(10):261.

[2] 刘婷.MRI在肩锁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135-136.

[3] 库磊;张忠明;冯小琴;程晓燕;刘梁;.肩关节MRI在临床肩关节疾病治疗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