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3

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阮元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玉林市玉州区人民医院),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将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分别采取前列腺电切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切除组织重量比对照组高,术中出血量、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增生采取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患者患病后前列腺出现异常增大,压迫膀胱及尿道出口,造成患者尿频、尿急、排尿费力、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还可能引起血尿、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故本研究特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直肠彩超检查、直肠指检、尿流率检查均确诊为前列腺增生;②符合手术指征;③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膀胱颈部梗阻、膀胱过度活动症、逼尿肌无力、前列腺癌;②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③临床资料不全者;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将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最小年龄53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64.5±3.8)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程(3.1±0.8)年;观察组(40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62.5±3.4)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病程(2.7±0.4)年;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资料表现相近,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保持截石位,采取司迈SM10等离子双极电切电凝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电凝、电切功率分别为100W,160W,通过监视器对精阜、尿道、前列腺、膀胱颈进行观察;以精阜为远端标志,取膀胱颈6点方向至前列腺外科包膜作切口;从膀胱颈部到精阜,将前列腺两侧和膀胱颈部腺体切除;以精阜为界对前列腺尖部进行修整,将膀胱中碎屑清除干净,再进行止血。观察组采取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电切设备、体位、麻醉方式参照对照组;从精阜近端尿道黏膜至前列腺外科包膜切开,掀开前列腺中叶,并剥离至膀胱颈部;从精阜两侧叶至前列腺中叶切开,对前列腺外科包膜进行剥离,切除中叶组织,从前列腺增生两侧叶起剥离至膀胱颈部,纤维束使用电切环切开,切开膀胱颈部12点位置,分开前列腺前方中部,切碎膀胱颈部,并对前列腺尖部残根黏膜进行修整,将膀胱中碎屑清除干净,再进行止血。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2)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尿道狭窄、尿失禁、膀胱痉挛、出血)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结果数据经SPSS25.0软件分析处理,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卡方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切除组织重量比对照组高,术中出血量、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x±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除组织重量(g)

拔尿管时间(d)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40

117.82±31.52

184.23±22.75

43.15±7.50

3.61±0.59

4.23±0.67

对照组

40

102.43±32.14

243.96±35.28

29.59±6.38

6.56±0.82

7.98±1.17

t

-

2.162

8.999

6.697

18.469

17.591

p

-

0.034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尿道狭窄

尿失禁

膀胱痉挛

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3(7.50)

4(10.00)

1(2.50)

9(22.50)

对照组

40

3(7.50)

4(10.00)

7(17.50)

8(20.00)

22(55.00)

-

22.252

p

-

0.000

3讨论

前列腺增生属于常见泌尿外科疾病,据相关资料统计[2],泌尿外科疾病患者15%为前列腺增生患者。目前,关于前列腺增生患病机制临床尚无统一标准,可能与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细胞增殖凋亡失衡、种族、肥胖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表现为尿道感染、间断性排尿、排尿踌躇、排尿困难、肾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由于前列腺增多见于老年群体,患者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耐受力相对较差,因此,必须谨慎选择治疗方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前列腺电切术就已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通过临床不断改进,前列腺电切术已成为外科治疗常用手段,但由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偏大,手术操作困难,止血难度高,容易出现大出血情况,且电切手术温度较高,容易造成切面组织结痂,灼伤尿道,手术视野不清,还可能损伤前列腺包膜,造成尿道狭窄、尿液外渗、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4]。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借助电切镜鞘游离腺体,并切除前列腺腺体组织,其效果与开腹手术接近,但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小,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通过电切镜鞘辅助,前列腺腺体侧外科包膜组织剥离、切除更加彻底;②包膜腺体剥离时,可清晰观察到患者血管和出血点,止血更准确,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前列腺包膜完整性;③更好的保护膀胱颈完整性,降低尿道外括约肌压力,避免射精逆行[5];④遵从由远及近理念,将外括约肌向尖部推离再进行切除,可降低组织损伤,避免尿失禁;⑤不受前列腺面积及腺体大小影响;但如患者前列腺包膜粘连较为严重,在剥离过程中可能出现包膜损伤;如患者出血量较大,操作空间更小,处理难度更高,因此,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进行处理。

本研究观察我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切除组织重量比对照组高,术中出血量、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相较于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增生采取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万滨,张文圣,卢依刚,杨少鸿.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9,25(30):66-68.

[2]卢毅,俞凌,孟宏舟,林建喜,张晓,莫启旺.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05):905-907.

[3]章永坚,陈立红,张华平,吴坚.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7):139-140.

[4]叶韬,李成文,高加胜,李志坚.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剜除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8):104-107.

[5]赖永莉,王述蓉.索利那新预防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8):4495-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