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几点思考

陈词贵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委党校 云南 昭通 65730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在望,精准理解这一判断的意义、内涵及应对措施,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意义深远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我国仍然面临来自国内外的诸多挑战:从世情上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从国情上说,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也带来了许多“成长的烦恼”。比如,我们告别了缺衣少食的短缺经济,却又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困扰。再比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从党情上说,当前,党的建设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四大考验”, “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如何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迫切需要给出新的前进指引。因此,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抓住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只有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和特点达成基本共识,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平衡的、充分的发展,才能推动主要矛盾的解决,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需要。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贯彻落实这些新要求新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使人民群众各个方面的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各个方面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出发点是更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将使所有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生活得到改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使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洁净水和优美生态环境的渴望逐步得到满足;加快发展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的需求。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新时代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心的需要。新时代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心就是集中全力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即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民生工作提升到重点工作,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通过开展各项民生的工作,一方面,让人民从各个方面感受到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对以往的政策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和发展。

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显示了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指出了影响全面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如果说过去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发展“量”的不足问题,新时代则向我们提出了发展“质”的提高问题。

为什么要把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呢?这主要是因为原来简单地提“物质文化需要”,主要想解决的是满足温饱和普通的精神需求问题。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全面小康也快要建成了,现在提“美好生活需要”,是与我们马上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向着现代化国家发展的要求相一致。所以,新时代我们定位的是“美好生活需要”,这个要求就比“物质文化需要”更高了,“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全面概括当前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的需要,人民对于物质文化的需要层次更高,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品质,追求更多的是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的表述,能够更加全面地表达人们不仅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不只有温饱需要,还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这样的表述,切合现在的实际,切合进入新时代的实际。

为什么要把原来的“落后的社会生产”改为“不平衡不充分”?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生产已经未必落后了,我们发展得比较快。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都进入了世界前列。现在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城乡间的不平衡;产业间的不平衡;社会文明、国民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优质教育发展不充分;住房资源普及不充分;医疗建设体量不充分;自主创造力不充分;精神文明发展不充分。这个提法上的改变,是根据当前的具体情况、发展的速度、变化的情况作出了一个符合实际,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判断。主要矛盾有了新的表述,我们在认识和行动上要有什么新要求、新变化呢?

必须认识到,从十九大召开之日开始,我们着力解决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美好生活的现实。

必须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没有改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还是要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我们可以有自信,但我们必须很理智,不能沾沾自喜。

3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应对措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绝不是喊喊口号、走走过场,而是要诚心诚意、实打实做,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这就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五位一体”方面综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释放更多发展潜能,积极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发展中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对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精神产品、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美的环境等方面的多元化期盼。必须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化解社会主要矛盾。

坚持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如同指挥棒、红绿灯,体现了我国当前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前几年,大家津津乐道的是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新四大发明”;现在,移动支付已经不仅仅是刷手机,用微信、支付宝来在扫码支付,而是刷脸,甚至连刷脸都不要,只要“刷脚”, “用脚支付,拔腿就走”。以后,别说钱包,就连手机也不用带了。这些历史性成就都是源于新发展理念。这五大新发展理念,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赋予其新的内容,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补足短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民生领域最突出的短板,想方设法补齐短板,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一要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在精准扶贫,分类施策时,要根据家庭和个人的致贫原因,长短结合,确保稳定脱贫。二要坚持大扶贫格局,将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社会保障有机结合,实现治标与治本的统一;将发展经济与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调整有机结合,实现局部与全局的统一。三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加强扶贫资金整合和绩效管理。四要推动市场化“造血”扶贫。以企业资金为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对贫困地区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投资。探索市场化的“造血”扶贫模式,最大限度地帮扶贫困地区发展经济。

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识、抓住、解决主要矛盾的转化,必须通过发展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让新时代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