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7
/ 2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研究

丁 彬

威海热电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设备制造企业已经改变了以前的发展模式,向着重规模、重速度、重质量、重效益的发展模式进行细化,它必须满足供应需求的结构性改革,我们应该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端制造业,大力实施“三去一降一补”, 降低杠杆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建设项目往往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回收期长,投资规模对未来收益率、内部收益率等业绩指标影响较大,也是内外部监督检查的重点。可以说,如何更好地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全过程,促进投资成本的降低和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

1什么是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按照《工程造价术语标准》(GB/T50875—2013)的定义,“建设项目”是指“按照总体规划或设计建造的一个或多个相互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的总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指:(一)充分利用预算内的投资资金、专项建设资金和政府通过举债筹集的资金;(2)财政资金使用不到位,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超过50%,或低于50%,但项目建设和运营由政府实际控制。“审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一般指整个过程从项目设立、设计、招标、施工、竣工、决算项目的完成项目。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一般是指建设项目从立项、设计、招标、施工、竣工到决算的全过程。

2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服务内容

2.1内部控制体系的审查

国家法律法规、地方规章制度、建设单位的公司制度和建设项目的相关内控管理制度共同构成了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依据,而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依赖于健全的制度和制度的落实,因此,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服务应该从审查内控体系是否健全着手,与建设项目的各项活动有关的相关制度是否已建立息息相关,如果制度不健全或不适应项目的实际情况,应予以指出。内控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很可能由于项目的特殊性而发生部分事项没有制度可依的情况,这时,就应该有应对此类事项的处理程序。如果此类事项发生较为频繁,则应进行总结后视重要性决定是否需要增加针对性的管理制度。

2.2项目实施程序的审查

项目实施程序的审查包括对外和对内两部分。对外审查项目公司的外部行为,包括:其在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各项外部程序中所应具备的资料或文件是否具备(如项目立项、审批等文件),所应履行的程序是否履行(如相关公示、评审、招标等程序),时间节点是否符合项目实施的要求。对内审查项目公司的内部行为,包括:其内部的各项工作程序是否符合内控制度的相关要求,如:项目的重大决策是否按照相关制度履行了相应程序,各级管理层级是否在其权限范围内履行了审批的义务,有无越权审批的情况等。

2.3项目实施情况的审查

项目实施情况的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基本情况审查。主要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筑面积、建设内容等;(2)项目投资情况审查。主要包括:资本金组成及到位情况、项目总投资、项目概算及预算等、项目的成本变动情况、设计变更的审核、材料批价、项目的各项支出合理性情况等;(3)项目进度情况审查。主要包括:项目总体进度情况、项目实际工期情况、各项工作的开展进度(如:招标进度、签约进度、付款进度)等;(4)项目质量情况审查。主要包括: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的落实情况、采用的设备和材料是否符合要求、质量问题的责任划分和整改情况等;(5)项目其他实施情况审查。主要包括:项目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有无超标建设情况等。

2.4项目各参与方履约情况的审查

项目各参与方履约情况的审查包括:项目公司自身履约情况审查和与项目公司发生合约关系的另一方或几方的履约情况的审查。审查的重点是订立合约各方是否按合约切实履约。对于项目公司的履约情况审查,主要包括:其是否按合同约定提供了对方履约所应由其提供的履约条件,履约过程中是否按约定履行了审批、付款等义务等。对于其他的履约方,主要审查其是否按合同约定的工作范围、标准和进度提供了相应的服务或产品。

2.5项目竣工后工作

项目竣工后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相关竣工结算的审查;整个项目竣工决算的审查;项目后评估,对是否达到原本设定的目标进行评估;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总结,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跟踪审计的角度进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并对今后可能的改进措施提供建议,目的是为提升后续项目实施的管理水平。

3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3.1合理定位跟踪审计介入深度

只有对跟踪审计的定位和功能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对跟踪审计进行正确的定位。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审计,检查建设项目概算是否存在管理漏洞,进而堵塞建设项目的管理漏洞,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审计工作,不同于施工单位,其最主要的第三方,不需要对施工项目和施工管理负责。因此,施工审核员只需要监督和指导施工项目的具体实施,如建设、施工、监理等。通过这种准确的定位,可以有效地防范审计工作与建设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并以书面的形式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使审计工作不存在偏差和越位。

3.2完善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效率   建设工程审计要注意审计流程的规范化,工作人员对审计工作相关事宜做好审计记录,编制审计取证单与底稿并对底稿的真实性负责。当发现审计问题时要及时整改,重视审计建设的可行性。此外,做好项目数据搜集、整理;汇总结算审核与审计工作底稿、文书制作时学会利用计价程序帮助审计,生成电子文件档案进而提升工作水平。

3.3加大风险跟踪,健全管理制度   现如今,投资建设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违法乱纪现象仍然存在且手段更加隐蔽。基于国家审计角度分析,投资审计力量不足、审计人员组成不合理、审计规范化管理之后于发展从而增加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由多因素造成的,因而风险管理也要从多方面进行,加大风险跟踪、健全管理制度是根本。经过对行业的规范约束、行为制约并创建具体的审计质量考核评价制度,避免偏差,达到风险防范效果。

3.4对跟踪审计中细节性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此话甚是有道理,同样在跟踪审计工作中也需要重视细节问题。而有效解决细节问题措施如下:首先,需要对审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提升。在传统的审计机构中,在很大程度上对审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从而使此项工作的开展受限,鉴于此,有关部门要对相应的奖惩机制进行科学的制定,从而使审计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并有效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将传统审计模式为工作带来的束缚进行成功的打破。其次,需要使审计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实际审计经验的积累,更有利于跟踪审计工作的发展,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积极为审计人员创造良好的时间环境,进而积累实践经验。最后,审核员需要依照具体情况对定额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对定额中的多种问题进行准确的反映。通过对细节性问题的有效改善可以使跟踪审计工作的效果与质量获得显著的提升。

4结语

实践证明,加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全过程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建设项目管理的水平,有效促进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内部审计师应该积累新的经验,打开新思路, 在实践中探索新方法,不断解决他们遇到的新问题,寻求新的发展理念,并充分发挥后续审计的优势,赋予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杨师响.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19+152.

[2]卓和平.浅析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01):89-91.

[3]崔军.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若干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