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翼状胬肉的原因 怎么治疗翼状胬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3
/ 1

引起翼状胬肉的原因 怎么治疗翼状胬肉

黄永建

峨眉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峨眉山 614200

翼状胬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的眼表疾病,此病症的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准确的实验报告可进行证明,但较多的学者和医师发现,翼状胬肉多发生于户外劳动患者,其中农民和渔民是高发全体,因此认为翼状胬肉与环境因素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

翼状胬肉高发的区域位于患者的鼻侧的睑裂区,病症发作后会导致患者该部位的部分纤维血管组织出现异常增生,并逐渐地影响到其结膜和角膜,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对患者的视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影响。

当前研究显示,翼状胬肉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以下几项;

(1)紫外线因素,紫外线会与细胞和分子产生光生物反应,导致细胞和分子的结构发生变化,使得人体的弹性蛋白出现异常,当人体长时间的与紫外线接触后,其弹性蛋白质便会异常活跃,若出现在眼睑周围和角膜浅层时,便会导致患者鼻侧的睑裂区纤维血管增生和角膜周边的增厚,从而促使周围应激性的产生变化,造成纤维细胞代谢异常和纤维血管迅速增生。且随着时间的迁延,患者甚至还会出现钙化现象,进而发展为翼状胬肉,而户外工作者由于与紫外线的接触时间和概率较高,因此较为常发翼状胬肉病症。

(2)角膜缘干细胞影响,角膜缘干细胞在平常具有抵抗结膜血管入侵和结膜上皮细胞增长的功能,当其出现异常或受到影响导致活性下降,便会导致患者的结膜血管入侵和结膜上皮细胞增长抑制效果下降,从而使得结膜血管和结膜上皮细胞增生,当两者互相影响后,便会导致患者出现角膜结膜化,最终到至纤血管增生发展为翼状胬肉。

(3)细胞因子影响,细胞因子也是较为常见的翼状胬肉影响因素,其中碱性纤维细胞和细胞生长因子具有增殖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则会出现炎性介质影响,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正常患者中的睑裂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活性较低,组织中的碱性纤维细胞和细胞生长因子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而在翼状胬肉组织中,可明显的发现肿瘤坏死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活性提高,对碱性纤维细胞和细胞生长因子造成了一定的刺激。

另外诸如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入侵影响,强刺激性物影响以及过敏原、泪腺异常、营养缺乏等因素的都是重要的影响原因。

本病症的治疗方式有多种,其中多以抑制细胞生长和闭塞增生纤维血管为主。

主要的治疗方式有: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法分为射线治疗、激光治疗和冰冻治疗三种,射线治疗多采用β射线进行放射治疗,这种方式以减弱细胞活性为主,有一定的概率引起感染和白内障,因此在进行治疗时需要注意使用的时间和剂量;激光治疗则是通过对翼状胬肉的纤维增生血管进行切断,通过减少供血的方式使翼状胬肉停止发育,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治疗效果彻底;冷冻治疗的目的是直接使纤维增生细胞死亡(主要作用为细胞核),从而达到抑制翼状胬肉的目的。

化学方式,化学方式则多是对细胞的活性进行抑制,较为常见的是丝裂霉素等抗代谢药物,糖皮质激素等细胞活性抑制药物,以及具有抑制环氧酶活性的非甾体类消炎药,目的均是为了抑制细胞活性,降低增殖速度。

手术方式,手术方式有传统的胬肉转埋术、巩膜暴露法,常用的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其中胬肉转埋术将被剥离和结扎的胬肉埋入球结膜,巩膜暴露法则是用巩膜将球结膜和角膜缘进行人工隔断,这两种方式的效果一般,复发率加高,优点在于操作简单。

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原理类似,前者在胬肉切除后,利用羊膜将胬肉纤维细胞与结膜分离,通过羊膜的特性减轻炎症,避免纤维血管细胞受到刺激导致胬肉复发,优点在于治疗效果好;后者则通过移植自体的角膜缘干细胞,通过干细胞来抑制结膜血管入侵和结膜上皮细胞增长,是目前运用较频繁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