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24
/ 2

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

房海波

临沂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十分的明显,绿色建筑更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任务。但是在实际的建设管理时期,其仍旧会存在比较繁杂性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国内建筑工程项目在构建时会显现出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筑垃圾量持续化的递增,其在光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层面所占据的比例数值也会比较大。建筑活动会损耗比较多的自然资源,其会和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相背弃,对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高度注重绿色工程管理理念的使用,尽可能的提升项目管理的绿色水平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绿色建筑概述

首先,绿色建筑设施的构建主要是为了提供给居住人员一个更为安全且舒适化的场所,虽然绿色建筑设施在构建时期会注重节能,但是其并不是以居住人员舒适度为基准进行构建,其会将重心过多的放置在资源能源使用效率的层面上,通过提升资源能源的使用率,使得其可以更好的达到项目建设的需求标准。其次,绿色建筑理念可以被投入到多种类型的建筑设施当中,其涵盖商用建筑以及民用建筑设施等。再次,绿色建筑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会比较显著,在实际的施工时期,其可以把建筑设施周围的社会环境等各类因素综合性的考量到其中,其所展现出的友好和谐特性十分的显著,并且所有产生出的建筑垃圾排放都会以有效处理方式为前提条件。最后,绿色建筑设施需要合理化的使用资源能源,调整好绿色建筑的施工工序,使得其可以高效的应用资源能源。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引入新型的产品以及施工技术,其初始时期的总成本费用会达到 10%,但是其在之后的实际性操作中,仅有 3/5 的运行费用可以节约,所以其最终所呈现出的经济环境效益会比较显著。绿色建筑就是以低碳为标准,降低废弃物质的产生,尽可能的减小汽车等的依赖程度,降低各类物资材料的实际使用量,充分的利用雨水,借助雨水去较好的补充地下水源,使得其自然环境可以较好的得到恢复,不能损伤到基础性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空间环境的使用需求,绿色建筑也可以称之为生态可持续性建筑。

2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环保意识相对较弱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是近几年才推广起来的新的施工管理形式,因而相关人员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对绿色施工管理认识不到位等现象,成熟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影响后续工作合理开展。另一方面,由于绿色建筑施工仍然是一项较新的理念,因而在施工成本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对时间和材料等的要求更高,但是其创造的效益却更多体现在建筑竣工交付之后,这就导致许多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有意识的规避与绿色建筑施工相关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进度,其发展受到诸多阻碍。

2.2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不健全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施工管理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绿色施工管理处在较为基础的阶段,对应的制度和体系建设工作还没有完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在摸索中寻找正确的管理模式,在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许多问题,

这也给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实际管理过程中会存在诸多约束。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市场对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认识不足,政府和承包商等在不同环节的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划分等方面并不完善,这就导致在后期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出现不同主体相互推诿的现象,随着施工的不断推进,绿色施工的比例将会逐渐缩小,与其施工初期的绿色建筑要求差异也会逐渐拉大。

2.3 企业重视程度不足

实际绿色建筑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单位受到技术和材料等的制约,为了协调施工成本,尽可能保证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缩小绿色施工所占的比例。对应地,其对绿色施工管理也不够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应用许多与绿色环保施工理念不相符的施工材料和设备,而该类设备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建筑竣工投入应用后的用户体验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实际上并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绿色建筑施工形象。此外,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这与绿色施工管理要求的“清洁生产”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绿色施工管理的推广发展。

3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策略

3.1 法律政策体系的完善

对于当前绿色建筑相关法律体系的缺失,在完善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对整个建筑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在绿色建筑项目管理中将相关的市场准入、运营与管理等各方面内容融入其中。而且在節能评估、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等方面需进一步明确,对于符合绿色建筑资格的可采取绿色建筑标志授予的方式。另外,在执法力度方面应不断加强,对于与建筑绿色技术标准、能耗标准、质量标准等相背离的建设单位应给予相应的惩处措施,确保各项标准能够落实到位。另外,对于激励措施不完善问题,可考虑给予绿色建筑施工单位相应的补贴与其他优惠政策。

3.2 评估体系的完善

评估体系在完善中首先应进行准入制度的落实,其应围绕建筑评价相关标准,对企业是否有能力进行绿色建筑施工进行分析,对资质不符企业应不予审批。同时,应做好全程评价管理工作,包括设计规划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等各工序都需进行合理评价。此外,相关监理人员也需做到全程监控管理,对不符合绿色建筑节能指标工序应及时指正。

3.3细化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为了减少相关单位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互相推诿现象,相关单位应当在施工之初就对不同责任主体的绿色施工管理责任进行划分,使其为实现各自的绿色施工管理目标努力,可以有效提高绿色指标的达成率。另一方面,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也要加强对责任分解工作的重视,通过将年度绿色指标分解到每个季度中,结合下属公司的经营范围等对其绿色指标进行进一步划分,使其认识到自身在绿色节能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各公司再将绿色指标划分到不同的项目和事业部上,明确其各自的施工标准,同时对其目标达成度进行等级划分,可以帮助各部门对其绿色指标和施工管理要求形成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将责任落实到人,对推动施工现场绿色管理工作合理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当相互配合,结合绿色指标和达成度要求,及时向相关单位反映施工情况,推动绿色施工管理方案及时完善并落实。在该方案的指导下开展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同时由企业安排专门人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和考评,可以有效调动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意识,对推动绿色施工和管理工作合理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3.4创新绿色施工技术并落实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对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在保证原有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充分利用已有的建筑施工资源和材料进行施工技术创新,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效率,变废为宝,减少建筑垃圾残余,降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绿色施工管理人员还应当推动相关责任落实,使其逐渐朝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逐步完善绿色施工的材料和工具要求,推动绿色文明生产技术创新并投入使用,继而打造更为健全的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体系,为后续工作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技术支持。同时,相关单位还应当加强对周边环境补偿措施的重视,利用绿色施工技术,将基坑的形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结束语

建筑业对社会发展重要重要作用,建筑企业在带来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引入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健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体系,创新绿色施工管理技术,实现新时期的绿色发展,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益龙.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J].智能城市,2017,3(8):116.

[2]张小丽.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解析[J].砖瓦世界,2019(2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