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氟米特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20
/ 2

来氟米特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闵济云

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安徽天长 239300

摘要:目的:分析来氟米特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2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额外给予来氟米特,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另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尿酸、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水平接近,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尿酸水平和疼痛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来氟米特风湿免疫性疾病;生活质量;血清尿酸

前言: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各类疾病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可能进一步恶化,导致脏器和健康组织受累,各地医疗机构多主张给予及时治疗。分析认为常规激素治疗有效率偏低,给予来氟米特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我院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中,选取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40-77岁,平均(62.5±3.7)岁。通风患者1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6例,骨关节炎患者14例,其他患者9例。观察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41-76岁,平均(62.4±3.8)岁。通风患者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例,骨关节炎患者15例,其他患者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符合《中国内科疾病诊疗指南》(2018)中的疾病描述标准,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用药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给予患者叶酸片、黏膜保护剂和维生素D族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激素治疗,每d口服甲泼尼龙0.5-1.0g,持续3d后用药28d,进行二次治疗,反复治疗三次。观察组甲泼尼龙用法同对照组,每d口服来氟米特,剂量20mg,持续进行12周治疗。

1.2.2血清尿酸测定方法

取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2.0mL,置入离心设备中,设备工作参数2600r/min,持续离心5min,提取上层清液,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尿酸水平的测定。取三次测定的平均结果进行统计,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次测定。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另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为有效。疼痛评分以VAS量表表达,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表达。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共54例,占比96.43%(54/56),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共41例,占比73.21%(41/4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0.335)。

2.2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疼痛评分、生活质量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为(518±106)μmol/L,疼痛评分(4.0±0.7),生活质量(75.6±5.9)。观察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为(521±104)μmol/L,疼痛评分(4.1±0.5),生活质量(74.9±6.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226、0.193、0.633)。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为(432±84)μmol/L,疼痛评分(2.2±0.3),生活质量(58.1±5.2)。观察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为(479±95)μmol/L,疼痛评分为(3.7±0.4),生活质量(66.1±4.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89.456、8.743、31.352)。

组间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药理作用上看,甲泼尼龙为合成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品,具有抗炎作用。作用于患者机体后,可快速转化为甲基泼尼松龙,半衰期较长,可发挥激素类物质作用,降低炎症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扰动,实现病情缓解,控制疼痛、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等问题[3]。来氟米特的作用机理与此不同,该药物属免疫抑制剂,具有抗增殖活性,能够选择性抑制患者体内的部分酶类物质,进而影响嘧啶的合成效率,降低其对淋巴细胞的影响。来氟米特口服吸收快,可经肝脏作用进行转化,生成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药物起效时间快,达峰时间约在10消失左右,半衰期可达到10天左右,能够在患者体内持续发挥抗炎作用。因来氟米特于甲泼尼龙的作用机理不同,且不存在结合物抢夺等药理上的冲突问题,共同作用于患者机体后,可进一步提升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理论。值得注意的是,因风湿免疫性疾病类别多样,药物治疗对病情的缓解作用虽然明显,但并未达到根治,患者仍可能反复受到疾病困扰。建议在后续工作中加强对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病因、危险诱因进行综合研究,结合研究成果实现疾病防治的一体化,降低疾病发病率的同时,改善治疗成效和患者预后。 也有学者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可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之一。

综上所述,来氟米特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理想,有效率高,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君,黄丽燕,黎声飞.来氟米特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21):24-26.

[2]陈丽珍.来氟米特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4):16-19.

[3]胡秋梅.来氟米特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