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数学 ,用好数学 ——论小学数学的“实践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2
/ 2

学会数学 ,用好数学 ——论小学数学的“实践与应用”

胡耀昭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华侨城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进步,更多学科的教学工作需要得到创新,通过运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效率。小学数学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而且很注重学生的一些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如何开展创新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因为小学正是学生打基础的时候,教师更要引起重视,通过开展相关工作,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与应用知识的现状,提出创新的数学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数学;实践数学

一、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和应用,让学生学会观察数学数据,经过推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小学是学生培养形象思维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平台,提供给学生讨论的平台,提供给学生探究的平台,在课堂上,协调学生应用和实践知识的两个环节,把握好课堂的教学节奏,更有效率的开展教学工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与应用的现状

随着教育行业的改革,小学教学的模式和方法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课程的设置上也进行调整,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被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但教师在开展创新的教学工作的时候存在问题,比如教师在课堂上一直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没有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机会,这就使学生的思维无法拓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时教师会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探讨,但在课堂上学生却没有利用这个机会,反而用来谈论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内容,这种教学显然过于形式化,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没有得到实践的机会。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与应用的策略

(一)指出学生的错误

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出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解决。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抽问,了解学生的答案,对个别同学的答案进行分析,尤其是做错的学生,教师要分析学生做错的原因,以此调整评讲的策略。教师在课堂上发展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为了防止暴露问题就忽略错误的纠正环节,在课堂上留出几分钟时间,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警示和纠正,可以让学生今后在做题的时候多思考,防止学生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这样教师在课堂上随机的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抽查,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也能改善学生的概念混淆等问题。

(二)对教学进行反思

教师要经常对教学进行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确保课堂上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对学生起到很大的帮助。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对分数的概念进行讲解后,教师在课后就要反思自己是否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应用和实践技能,在讲解完分数的概念后,是否给出很多个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安排后期的教学工作,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后期学习和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重视对学生的引导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引导,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拥有良好的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比如教师在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教学时,因为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对稳定的概念进行认知。引导学生将铁丝弯曲出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图形状,再对铁丝进行适当的弯曲,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形状最不容易被改变,由此引出三角形的不稳定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拥有一个实践的过程,这就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多增设这些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为小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的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认知。比如教师在讲解认识平面图形的时候,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图形。比如橡皮、铅笔、尺子等常见的物体中就存在很多图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都很常见,而且有研究的意义,教师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周边的物体进行观察,这个过程能让学生进行实践,并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

(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理解知识点,也帮助学生拥有数学思维。比如教师在对圆的面积公式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对圆进行拆分,并拼接成一些常见的图形,这样能更快的得出面积公式。教师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对圆形进行裁剪和拼接,进行观察。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能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强化学生对即将学习知识的认知,也能更好的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由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和实践,通过增设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和实践知识的机会,也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拥有较强的数学技能。教师可以通过指出学生的错误、对教学进行反思、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等策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非常重要,教师要为学生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学习后面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周飞珍.探究实践生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60.

[2]孙秀芬. K市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周仁华. 小学数学四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